关于提升校本研训成效的几点思考

2018-12-06 06:20陈永华张翼文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9期

陈永华 张翼文

摘 要: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学校应予以重视。校本研训要走向高效,基于主题和系统推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其中,如何激发参训者的主体意识是关键。简言之,就是要让研训主题更“规整”、过程更深化、内容更创新,不断提升参训教师的内驱力,使其可持续地“卷入式”参与到学校培训活动中,从而推动“培训力”向“生产力(教育教学力)”的转化,学校由此也可以逐步形成校本研训的长效运作机制,推动优良的教师成长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主题展开;系统推进;有效研训

作者简介:陈永华,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社主编,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张翼文,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 杭州 31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师发展规划课题“十三五”重点课题“问题导向 双轮驱动——L-C T-S(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体系)构建与推广行动研究”(课题编号:ZJSKTSB2017-2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5-0017-04

透视当下自上而下展开的系列教师培训活动,形式的丰富和过程热烈,是毋庸置疑的。从中也可以切实感受到各级组织部门的良好愿望,即渴望教师能通过形式不一的培训,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意识转变、行为跟进以及自我专业精神的丰盈。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众多“跑马式”培训的实效低下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培训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研训与设计初衷的间离感也现实存在,究其原因,参与教师的主题缺失和驱动模式的单一任务化是主要方面。要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有效性,首先应确立基于主题和系统推进的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应优化过程管理,不断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内驱力,让他们“有心、有意、有情”可持续地“卷入式”参与到学校研训活动中,并由此逐步建构良性的校本研训机制,推动优良教师成长文化的形成。

一、“规整”主题,夯实环节,以行动研究促目标达成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苏轼),意思是人做事心要专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变所左右。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也是一样,它需要一群有心人,用智慧与行动去践行目标、执行计划、调整过程、反思跟进。换言之,真正要让校本研训产生教学“福利”,这一定是一场“持久战”,这个过程需要有教育理想情怀的人的共同坚守,在执着坚守中还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经得起挫折。然而,大家都知道校本研训很重要,为什么难以坚守产生效能,形成校本研修的实质性内涵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校本研训活动看似很热闹与频繁,但实质上有些“随意”,主题的弥散和内需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要让学校校本研训形成实质性内涵,学校应因地制宜,确立以行动课例研究为载体的主题研修,通过对各类主题的梳理和“规整”,形成明晰的系统方案,并通过抓环节的落实将行动研究的目标落地。

例如,某学校结合区域校本研修目标即“说题比赛”对接设计了名为“一题一课”的主题教学研究活动,并把它作为一个阶段学校数学研训组校本研训主题活动重点项目来推进,直至生成系列的教学设计、典型课例、校本课程与重点立项课题成果等。这样的活动主题“规整”式设计,从校本研训制度上避免了“随意性”,并通过一个个环节的管理和落实保证了研训设计初衷目标的自然落地。

1. 问题导向定主题。要使每一次研训活动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活动背景,关键在于团队是否能从中提取适宜的问题和议题成为我们活动的主题。活动主题是影响研训活动实效的关键因素。不少研训活动沦为走过场的表面花式,很多都在于研训主题的适切性上存在问题,其突出表现为对“高、大、上”的过分追求。那么,衡量主题适宜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要看研究的问题是否具体明确,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即可操作性;二是主题所统领的内容是否贴近当下教师的发展水平、是否是一线教师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匹配性;三是主题所涵盖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系列性,并能使每一次的研训活动在大主题的观照下表现出阶段性和针对性的特征,即系统性。

2. 双轮驱动强动力。在“一题一课”教学研究活动中,每个成员在主题的引领下,通过团队的协助与支持,紧紧围绕一个或多个实践性任务展开活动,通过对所探索热点或难点问题资源的重组、重构、收集、修补等实践性活动,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最终能形成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实践性行动研究习惯,并逐步走向研究的自觉,从单纯的任务驱动走向任务驱动与内需驱动的并行。

“一题一课”教学研究活动目的在于把教材中“题”的研究与学生“学”的研究之间如何进行“无缝”对接,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教学行为,并成为一条较常态的教学路径。区域层面说题比赛,学校研究团队进行“一题一课”教学研究的个性化的探索活動,教师个体围绕“一题一课”典型课例的设计、磨课与展示,这三级层面的任务驱动,把区域层面的研训理念或研训方向,通过“一题一课”的教学研究活动产生的典型课例作为中介,把处于高位的研训理念或研训方向植入学校,以此帮助教师打开教学研究思路,拓宽教学研究路径,形成教学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团队的任务驱动和参训老师的内需驱动互为促进的过程,由此,研训的动力系统才能逐步构建起来。

3. 课例推动聚合力。一线教师的研训活动的方式有很多,而课例研究无疑是最具生命力的研训模式之一。“一题一课”研训活动除了能通过研究形成一个个典型的课例、形成显性成果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之外,其在整个研训活动中也非常重视两个环节的落实,即团队合作磨课活动和团队协作进行典型课例的展示活动。可以发现,由于研训本身具有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的特征,这也有助于发挥团队作用,形成合力。

4. 反思跟进出成果。为了进一步促进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思考和实践,每次研讨活动后及时对研训活动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提升十分关键。因此,及时梳理和提升活动的成果、积极扩大活动的受益面,也就逐渐地成为研训活动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把“一题一课”这样主题式教学研究活动背景下磨课过程中的种种“争议”“质疑”“迷惘”等作为磨课教师及团队专业素养提升的宝贵财富;其次,活动结束后,让每一位上课教师及参与者依据自己的磨课经历写出自己感悟深刻的一两点(即教学案例或片段反思)。同时,上课教师把教学过程物化为文字,并补充完整教学设想与反思。久而久之,让教师的教学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个性,这也就是一线教师的行动研究的过程。

通过反思和成果的梳理,可以让参训老师发现自身存在的新问题。学校也在这样的过程管理中,从新问题生成新主题,推动研训的深入开展。毫无疑问,这也正是校本行动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卷入”教师,深化过程,让磨课成效有效“溢出”

从效应理论的视角对校本研训的成效进行审视,是当下迫切需要建构的一种认知。所谓“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影响。学生与课堂的研究让教师安身立命,也可以说校本培训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引领不同层面的教师养成研究性学习习惯,逐步成为一名行动研究的智者。毫无疑问,课例研究与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主干道”。但是,综观各类学校的校本培训,普遍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在校本研训的“主干道”上自然会让一些老师“边缘化”,即成文或不成文规定,年长的教师只参与课例研究的听听、看看、说说环节,不参与具体的课例研究展示交流活动,也就是所谓年长的教师不参与课例研究的“下水课”环节,这样势必导致整个研修团队的凝聚力下降。同时,也无意中失去这些有着丰富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因此,如何让这些校本研训“边缘”的教师能自然“卷入”到校本研训的核心活动中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例如,某校在校本研训的实践探索中,摸索出了“四磨一理”的研训活动方式,对解决上述问题不无启发。“四磨一理”的研训新范式即对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的关注,通过四次教学预案的设计与实践,达成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与反思的梳理,教师通过对研训过程全程参入与研训成果的物化留痕,实现教师在研训活动中的专业能力提升与发展。

“一磨”从教师的独立备课开始,经历个体解读教材——参阅教学参考、经典案例等材料——同伴间的交流与碰撞过程,在个人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实现教师的第一次学习与成长。通过对教学预案的讨论与整合,确定“一磨”教学方案,并采用“抽签上课”的方式确定方案实践教师,其目的是减少团队中的“旁观者”角色,促进教师自主参与,体现研训活动的主体是每位教师。

“二磨”的过程与“一磨”相似,但议课、教学实践、教师课堂观察的侧重点会与“一磨”有所不同。“一磨”时我们关注的是教材和对学情的基于经验的分析,那么“二磨”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课堂上的表现带给我们对教学预案的重新思考。

“三磨”与“四磨”又会将研课的重心放在其他方面,力争组织教师从多角度观察课堂,设计教学。除了着力解决“一磨”“二磨”过程中教师遇到的瓶颈现象,这两个环节会重视借助专家智慧进行针对性指导,使磨课走向深入,并为团队成员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磨”的空间的内外结合和适时延伸,促使成员在“拉练式”磨课活动中慢慢成长。

“一理”强调的是对“磨课”历程中的理性思考与整理,这是区别于一般磨课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对磨课过程的理性思考和相关材料和成果的整理,进一步促使教师感悟实践、反思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思考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由此形成自身个性化的实践性智慧。

“四磨一理”的过程是集体议课、形成预案、教学实践、反思整理的不断循环往复(如图2),它是在不同主题的引领下,不同关注角度下的对课例深入研究的螺旋上升过程。在这一研训过程中,通过“抽签上课”的措施,将每一位教师“卷入”其中,通过自主合作、研训留痕等方式让老师的专业发展得到适时提升。“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磨课·磨人·出境界”也就是“四磨一理”研训新范式的立体型目标趋向。

三、促发“期待”,创新内容,让思维模式自觉开放

不可否认,校本研训作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普遍达成的共识,学校都很重视它。在现实中也能看到,学校推出的校本研训活动,形式是丰富的,展开也是热烈的。然而,活动丰富与热闹的背后,教师专业精神依然“惘然”的状态却也真实存在。在校本研训活动中,一些教师是随大众来“捧场”的,在活动中也许能感受到他们有那么一些许“欢快”,但是他们缺乏那种主人翁式的对校本活动的“期待”状态。往大的方面说,他们的专业自觉是仍旧匮乏的。这种匮乏从深层次来讲,有其心智模式固化的问题,而心智模式的固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其视野单一所形成的。因此,做好“融合与跨界”等一些主题校本研训活动,可以让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凝聚学校校本研修的向心力。

例如,“京东211限时达对教学研究的启示”的校本研训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步骤是:

首先,“211限时达”是什么?——就是当日上午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部分城市为上午10点前,涉及城市有:天津、深圳、重庆、杭州、东莞、福建漳州、昆明),当日送达;当日23: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次日15:00前送达。

其次,京东推出“211限时达”是怎么做到的呢?——教師集体观看《郎咸平谈经济——京东与苏宁大战给我们的启示》,京东配货团队通过消费者网上商店浏览点击量判断购买率大小预测。同时,通过对消费者网上商店浏览到下单的时间差的数据分析统计,然后利用这个时间差及时通知配送点进行就近配货,从而做到“211限时达”,也就是利用当下的大数据分析让常态中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最后,通过“京东211限时达”来龙去脉的了解,对我们教育教学研究有什么启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实现教育研究服务的标准化,必然需要教育管理动作的标准化。因为服务是靠人来执行的。教育正处于巨变的时代,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对各行各业进行改造,这种改造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教育研究的各个环节。

实践证明,如果能适机让教师跳出教育来看教育,一方面既促使教师用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当下教育,用更开放的胸襟接纳新生事物;另一方面能让校本研修的一些不可能成为可能,也就是校本研修中教师高原期的“惘然”能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使之对后续研修有所价值期待。这实际上不仅是解决参训的主动性问题,更是其专业成长的动力问题。

校本研训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发展,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校本研训需要有一个系统规划与阶段目标细化,并持续地进行自主反思性检测与评价,逐渐形成良好的系统的研训机制。要使校本研训真正意义上出效益,必须把校本研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抓反复,反复抓。既有自上而下的全面谋划布局,更需自下而上的具体操作,由此,逐步形成学校特色的研训文化,让学校校本研修活动逐步地形成长效的运作机制,才能真正意义上出“生产力”。

责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