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朗读对外语习得及文学素养的提升作用

2018-12-06 07:40杨刘莉许静华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0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朗读语感

杨刘莉 许静华

摘 要:外语的学习过程包括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朗读是衔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手段。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包含着语言学习所需要的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更内含着语言背后深邃的思想文化。横山纪子等教育学家(2015)在《二语习得研究与日语教育》中介绍了日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出理论,指出日本文学的摄入是日语习得的重要因素,而将输入转换为输出则是语言习得中尤为重要的一步。文章以朗读对语言习得以及对文学素养的提升作用为题,结合广外南商“鹿鸣朗读社”的实践成果,探讨朗读对这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朗读;外语习得;文学素养;语感

语言除了表面的语言现象之外,背后都有庞大的文化背景,因此,学习一门语言,除了掌握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之外,还需要感知其文化。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对学生的语言习得及文学素养的提升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车文(2011)以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为主题,从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具体措施等方面论述朗读的重要性。章明(2010)以日本文学为切入点,论述了日本文学在日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陈德俊(2017)提到,朗读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能更好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更能在语言和声音的共同作用下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文章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朗读对语言习得及提升文学素养的影响。

一、作为外语习得手段的朗读

俗话说“言为心声”,作者将思想情感记录于文章中,读者在阅读中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理解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思想感情。而朗读则可以将平面的文字展现成立体的声音,将单纯的文字阅读转变为言语交流。在朗读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有助于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语感。朗读的过程,也是牵动全身器官一起记忆的过程,在外语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日语系以学生为中心成立了“鹿鸣朗读会”,旨在进一步推动日语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下将结合“鹿鸣朗读会”的实践经验,探讨阅读对外语习得及文学素养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朗读强化词汇、语法的习得

朗读是衔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手段。横山纪子等教育者(2015)在《二语习得研究与日语教育》介绍了日语学习中的输出理论,指出二语习得是一种以意义传达为中心的语言活动,并验证了以小组形式进行语言输出练习这一学习方法的高效性。朗读不仅是将词汇,句子,文章念出来,而是通过运用声调起伏将文章情感表达出来。同时,文学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词汇和语法内容,而大量朗读文学作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摄取并强化日语学习中的词汇和语法。

例如,“鹿鸣朗读社”选读的文本中有夏目漱石的经典名作《吾輩は猫である》,其中出现了大量重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彼は身動きもしない。双眸の奥から射るごとき光を吾輩の矮小なる額の上にあつめて、御めえは一体何だと云った。大王にしては少々言葉が卑しいと思ったが何しろその声の底に犬をも挫しぐべき力が籠っているので吾輩は少なからず恐れを抱いた。しかし挨拶をしないと険呑だと思ったから「吾輩は猫である。名前はまだない」となるべく平気を装って冷然と答えた。然し此時余の心臟は慥かに平時よりも烈しく鼓動して居った。彼は大に輕蔑せる調子で「何、猫だ?猫が聞いてあきれらあ。全てえ何こに住んでるんだ」隨分傍若無人である。「吾輩はここの教師の家に居るのだ」「どうせそんな事だろうと思った。いやに瘠てるじゃねえか」と大王丈に氣焔を吹きかける。言葉付から察するとどうも良家の猫とも思はれない。(夏目漱石:2003.24-25)

以上短短一段引文,出现了「少なからず」「剣呑」「冷然」「平気を装う」「声の底に…力が籠る」「心臓が烈しく鼓動する」「氣焔を吹きかける」等词汇及惯用语,以及「もしない」「ごとき」等的语法点。可见,朗读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对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朗读促进语感的形成

《辞海》中“语感”被定义为一种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根据长期的训练获得的。学习一门语言不仅需要理性的分析,更多的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积累。

(1)朗读能通过对语境的把握,在具体的文脉中理解词、句的用法。

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读者能直接地感受文章的情感色彩,对文章的字、词、句,乃至全篇的思想感情都有所感悟。长此以往,逐步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尤其是对课堂中未曾接触过的词语、复杂的长句的把握,都有助于朗读者养成边读边分析词义以及句子结构的习惯。

(2)日语中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对日语学习者而言是个难点,通过朗读能更直观地感受其用法,提升语感。

“鹿鸣朗读社”选读的文本中有《笠地蔵》、《お茶のポット》等儿童文学,通过朗读这一类作品,除了能充分感受到节奏、韵律之美,还能在适当的语境中把握拟声拟态词的用法,形成良好的语感。夏目漱石的《吾輩は猫である》中也出现了许多拟声拟态词。

吾輩は猫である。名前はまだ無い。

どこで生れたかとんと見当がつかぬ。何でも薄暗いじめじめした所でニャーニャー泣いていた事だけは記憶している。吾輩はここで始めて人間というものを見た。しかもあとで聞くとそれは書生という人間中で一番獰悪な種族であったそうだ。この書生というのは時々我々を捕えて煮て食うという話である。しかしその当時は何という考もなかったから別段恐しいとも思わなかった。ただ彼の掌に載せられてスーと持ち上げられた時何だかフワフワした感じがあったばかりである。掌の上で少し落ちついて書生の顔を見たのがいわゆる人間というものの見始めであろう。この時妙なものだと思った感じが今でも殘っている。第一毛をもって装飾されべきはずの顔がつるつるしてまるで薬缶だ。その後猫にもだいぶ逢ったがこんな片輪には一度も出会わした事がない。のみならず顔の真中があまりに突起している。そうしてその穴の中から時々ぷうぷうと煙を吹く。どうも咽せぽくて実に弱った。これが人間の飲む煙草というものである事はようやくこの頃知った。(夏目漱石:2003.1-2)

上述引文中出现的「じめじめ」「ニャーニャー」「スー」「フワフワ」「つるつる」「ぷうぷう」等,都是口语中常见的拟声拟态词。读者在朗读时可以体会到拟声拟态词的传神之处,并且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经过了一年半的朗读实践,鹿鸣朗读社的成员们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本,真切地体会到朗读对语感及读解能力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做到声情并茂的朗读,“鹿鸣朗读社”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會了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巧用气息,利用语音语调语速的高低、轻重、快慢、虚实的变化,来凸显文章及朗读者的个性。

(三)朗读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即文章创作,是外语综合能力中重要的一环。朗读能将书面文字具象化,例如,老舍先生的《龙须沟》中,为人物配置了生动形象的语言,看着文字会不自觉地想出声朗读。如果将作品视为作者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媒介,心动而笔行,那么朗读就是读者开启作者情感世界的重要手段。

张颂(2010)在《朗读学》中指出,很难去硬性规定一篇文章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次数,只有长时间地读,才能了解文章的情趣、味道和深意。朗读时间越长,越能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烂熟于心,掌握更多的词汇,深入了解语言材料的内涵,熟悉文章的脉络结构,了解文章的创作方法,熟悉文章的句式语言。“劳于读书,易于作文”——心未动,笔先行,言谈举止皆是文章,便能掌握文章创作的精髓。

如上所述,通过朗读可以运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更有效地积累词汇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英国语言学家Blackmore S.提出著名的模因理论,即“对语言产生而言,更具基本意义的,是模仿能力”。保持朗读的习惯,慢慢的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并在日常的语言运用中着意模仿,则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能受益匪浅。

二、朗读对文学素养的提升作用

俗话说“诗靠七分读”。崔亚丽(2012)认为,很多诗歌和文章的理解难度较大,多读和熟读可以让读者熟悉文本内容,这种潜意识的熟悉会对文本内容形成一种模糊的理解。只有熟悉和理解文章,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的朗读文章。机械性的阅读并不会引起情感共鸣,只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朗读可以带动人的思想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读会让人理解文章情感的变化,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因此,优秀的朗读可以带动听众和读者的感情,实现作者、听众和读者的情感交流,这是一种神秘的情感渲染力。

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同样的文本材料,照本宣读和有感情的朗读,会收获完全不同的效果。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音的强弱和情感的转折,构成朗读独有的韵律之美,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或细腻婉转。富含情感的朗读能充分调动朗读者的想象力,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进而提高朗读者的审美能力。

“鹿鸣朗读社”的朗读训练基本以经典日本文学著作或世界经典文学日译作品为文本,在朗读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如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日译文本充满哲思和唯美的词句,给朗读者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朗读通过充分调动视听感官,能促进朗读者更细腻地品味文学作品,理解作品中精妙的用词、生动的创作手法、严谨的逻辑思维、有层次的段落配置、动人的场景设置等等,进而提高朗读者的文学鉴赏力及文学素养。

三、结语

朗读是衔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广外南商“鹿鸣朗读社”的朗读实践,分析了外语习得过程中朗读所起的重要作用。首先,朗读有助于积累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以及语感的形成,进而促进外语综合运用水平的提升;其次,通过朗读文学作品,能有效提升朗读者的审美意识及文学素养。

“鹿鸣朗读会”成员多为日语专业二、三年级的学生,在每周一次的朗读实践中,通过朗读经典日本文学作品,不仅使语音语调得到了改善,形成了较好的语感,更加强了学习日语的兴趣;通过指导教师的指点,学生对文学作品普遍有了更深的理解,文学鉴赏力得到了提升。诚然,一周一次的“朗读会”仅仅是个狭窄的交流平台,而朗读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工程。为营造出更好的朗读氛围,“鹿鸣朗读会”开辟了公众号,方便学生上传优秀朗读作品,同时为日语朗读爱好者推荐优秀读本,以起到相互借鉴、分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横山纪子主编.二语习得研究与日语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张颂.朗读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 夏目漱石.吾輩は猫である[M].新潮社,2003.

[4] 陈德俊.浅谈朗读训练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7(08).

[5] 车文.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J].群文天地,2011(18).

[6] 崔亚丽.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促悟[J].课外阅读旬刊,2012 (05).

[7] 章明.浅析日本文学在日语学习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 2010(100).

[8] 赵凌志.模因理论与二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相关性研究[J].科教文汇,2013(12).

作者简介:杨刘莉(1997.01- ),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日语专业。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朗读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