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9号的选育

2018-12-06 08:48齐海英
中国蔬菜 2018年12期
关键词:鲜食区域试验淀粉

杨 春 齐海英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8)

山西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马铃薯育种研究,育成的晋薯系列、同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因产量高、抗旱抗病性强,在中国北方一季作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山西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拓展,对马铃薯品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用化,相应的育种目标也随之调整,从单纯的高产、鲜食向多样化、专用型发展。其中,高产、抗病、高淀粉、白色薯肉的淀粉加工型品种也是山西马铃薯的育种目标之一。

任何马铃薯品种都可用于淀粉加工,但用不同淀粉含量的马铃薯作为原料时,淀粉加工成本差异很大。一个年产万t的淀粉厂用淀粉含量16%的原料比用14%的原料可节约8 000 t左右的原料;用18%的原料比用16%的原料可节约6 000多t的原料(谢开云 等,2002)。同时还可节省大量的人力、运输、贮藏、水电等费用,减少废水排放量等。另外,相对于白色薯肉,其他肉色马铃薯加工出的淀粉白度差,影响淀粉品质,所以淀粉加工商更喜欢白肉马铃薯。

目前国内育成的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不少,但是淀粉含量和产量稳定的品种不多。一些马铃薯品种在育成地淀粉含量较高,但种植在其他地区淀粉含量和块茎产量都会下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马铃薯育种课题组从2004年制定育种目标,经过多年的筛选鉴定选育出高淀粉品种同薯29号。

1 选育过程

同薯29号原代号05-43-1,是利用有性杂交及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及淀粉加工型品种。其父母本均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自主育成的品系材料。

母本9905-1是高淀粉材料,1998年用9201-59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9年培育实生苗,经过5 a(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生育期120 d(天)左右,生长势强,薯形圆,芽眼较浅,黄皮淡黄肉,淀粉含量18.9%,抗病抗逆性强。

父本9333-10是中晚熟鲜食材料,1992年用K312-4和8825-20杂交,1993年培育实生苗,经过7 a(年)的系统选育和鉴定而成。生育期100 d(天)左右,株型直立,干物质含量23.2%,淀粉17.5%,粗蛋白2.51%,抗PVY、PVX,中抗晚疫病,商品薯率85%以上,产量高且稳定。到目前用9333-10已经育成了晋薯18号、晋早1号、大同里外黄等马铃薯新品种。

2004年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5年播种,收获实生薯;2006年进入无性一代选种圃,选择单株;2007年进入株系圃,编号为05-43-1,表现长势强、抗病性强,5株产量4.5 kg;2008年进行品系鉴定,05-43-1淀粉含量19.3%,每667 m2产量1 623 kg,入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9~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3 a(年)平均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8.2%~32.9%;2013~2014年在大同市浑源县沙圪坨镇三阴山村、广灵县南村镇卧羊场村、广灵县望狐乡刘庄村、朔州市怀仁县毛皂原种场、大同市新荣区西村乡碓臼沟村、大同市南郊区小南头乡东王庄村进行多点比较试验;2015~2016年以晋05-43-1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表现高产稳产;2018年6月通过品种登记,定名为同薯29号,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8)140064。2017年以来已在大同、朔州等地累计示范推广66.7 hm2(1 000亩)。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系比较试验 2009~2011年在本所试验地进行品系比较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 20 m2,每小区播种100株,对照品种为晋薯14号。试验结果表明:同薯29号2009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511.2 kg,比对照增产32.9%,差异显著;2010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561.8 kg,比对照增产22.6%,差异显著;2011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435.7 kg,比对照增产18.2%,差异显著。

2.1.2 多点比较试验 2013~2014年在大同、朔州的6个试验点进行比较试验,以晋薯16号作对照。小区面积300 m2,不设重复,全区收获计产。试验结果表明(表1):同薯29号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2 264.9 kg,比对照增产13.3%。

2.1.3 区域试验 2015~2016 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华北组中晚熟区域试验,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 m2,每小区播种100株,以紫花白作对照。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按小区测产。2015年7个承试点,有5点计产,同薯29号平均每667 m2产量2 823.3 kg,比对照增产22.7%;2016年8个承试点,6点计产,同薯29号平均每667 m2产量3 289.1 kg,比对照增产33.0%;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3 077.4 kg,比对照增产28.5%,两年均居鲜食组第3位(表2)。

表1 同薯29号多点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表2 同薯29号国家区域试验结果

2.2 稳产性

2015、2016年华北组区域试验中,对参试各品种的产量进行Shukla 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在11个参试品种中同薯29号的静态稳定性分别排在第2、第3位。表明同薯29号具有较好的稳产性。

2.3 品质

2016年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同薯29号块茎干物质含量27.0%,淀 粉 19.40%,VC 189 mg·kg-1(FW), 还 原 糖0.15%,粗蛋白2.80%;对照晋薯16号干物质含量22.3%,淀粉16.57%,还原糖0.45%,粗蛋白2.35%;对照紫花白干物质含量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VC 144 mg·kg-1(FW)。

2.4 抗病性

2015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同薯29号中抗马铃薯X、Y病毒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0.5、22.8。

根据国家区域试验田间调查结果,同薯29号在2个试点发生花叶病毒病,发病率23%,病情指数7.1;1个试点发生卷叶病毒病,发病率20%,病情指数5.0;无环腐病发生;晚疫病仅在1个试点有零星发生;4个试点发生早疫病,发病率76.7%,病情指数14.6;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较抗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中抗早疫病和晚疫病。对照紫花白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高于同薯29号。

3 品种特征特性

同薯29号为中晚熟鲜食及淀粉加工型品种,出苗至收获105 d(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少,枝叶繁茂,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天然结实。株高78 cm,单株主茎数2.6个,单株结薯7.0块,平均单薯质量138 g。结薯集中,薯形圆,黄皮白肉,薯皮麻,芽眼深浅中等,商品薯率77.8%,蒸煮开花,食味好。块茎干物质含量27.0%,淀粉19.40%,VC 189 mg·kg-1(FW),还原糖0.15%,粗蛋白2.80%。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高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可达4 000 kg以上。中抗马铃薯X、Y病毒病。适宜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南部、陕西北部马铃薯一季作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一季作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前20 d(天)将种薯出窖,剔除病、烂薯后,在16~20 ℃散射光条件下催成短壮芽。播前拌种,防治土传病害。用2.5%咯菌腈(适乐时)种衣剂100~200 mL拌100 kg种薯,阴干后播种;或每100 kg种薯用3%丙森锌(大生M45)可湿性粉剂+2%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5%的滑石粉混合剂1 kg拌种。每667 m2种植3 500~4 000株。生长期间,保证植株生长的水分供应,避免出现旱涝不均的情况,促进块茎均衡一致的发育。增施钙、锌、硼等中微量元素,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能;增施钾肥,减少空心发病率。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田间管理,封垄前高培土,增加结薯层次,防止薯块外露变绿。遇连续阴雨天气要及时喷药防治晚疫病;50%以上茎叶枯黄时及时收获。

5 讨论

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受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影响较大,同一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条件和不同地区种植,其淀粉含量不同,有些品种可能更敏感一些。因此在引进高淀粉马铃薯品种时,一定要进行适应性评价。

同薯29号在全部9个试验点中,大同、张北、五寨、正蓝旗、乌兰察布、坤元太和6个点的淀粉含量在17.5%~19.5%之间,而且两年的结果比较稳定,所以同薯29号作为高淀粉品种适宜在这些地区种植。正丰和围场试点的淀粉含量较低,但每667 m2块茎产量超过2 000 kg,显著高于对照,可以作为鲜食品种种植。榆林试点产量高,但是没有进行淀粉含量测试,如果作为高淀粉品种引进,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价。

猜你喜欢
鲜食区域试验淀粉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