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始终坚持以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能力立意,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政治学科主观题,往往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强调在既定情境条件下,根据设问要求分析和解决问题,对考生思维的综合性、逻辑性、辩证性、探究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具有较大难度。某省2018年高考阅卷工作结束后,对文综试题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表明,全国Ⅰ卷政治试题主观题满分为52分,全省考生平均得分为25.44分,难度值为0.49,主观题得分不高,俨然成为考生得分的“拦路虎”和“重灾区”。因此,如何答好主观题,已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其实,高考政治主观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其答案就在试题的材料中,就在必备的学科知识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断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们以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第38题为例,谈谈如何巧用材料信息,合理生成主观题答案。
(摘自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第3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 100场。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 900场。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 35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
本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情境分析和探究类主观题。从材料的选取看,试题以近年来国内掀起的马拉松热为背景,将“重视消费,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热点问题隐含其中,体现了高考政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政热点的命题特点。从试题的设问看,题目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但并没有给出答题的具体知识范围,而是把知识的考核寓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之中,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材料分析问题,在材料中寻找解题的线索和角度,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合理生成、组织答案,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本题也凸显出了近年来高考全国卷《经济生活》试题的一般特点,即淡化学科知识,突出能力考查,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创新设计,引导考生分析材料、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生成答案。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8题(材料略):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2018年全国Ⅱ卷第38题(材料略)第(2)问: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2018年全国Ⅲ卷第38题(材料略):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这些试题均具有上述特征,解答时要牢牢把握“答案因材料而生,材料为答案而设”的原则,学会从材料中生成答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解题思路,即解题的方法技巧。没有思路,没有方法技巧,解题就会变成一条“死路”。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就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思路错误,方法不当,就会“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尤其是对于情境分析和探究类问题,解答时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方向正确、落点准确、逻辑性强。我们主要以上面所举的2018年文综全国Ⅰ卷第38题为例,谈谈在解答《经济生活》中情境分析和探究类主观题时,应注意的一些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本题的思路如下:
由于高考时间非常宝贵,解题不妨先从审读设问开始。本题的设问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主体——我国;客体——马拉松;知识范围——经济生活;问题指向——驱动因素(属于原因类问题);答题要求——结合材料和经济知识(教材)分析问题。
仔细审读材料,提取和整合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材料通过列举相关事例和数据展现问题情境,属于基于事实逻辑分析问题。其次,材料涉及的角度和层次较多,既有我国经济的发展,又有国家政策,既有近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情况,也有马拉松赛事带来的影响,分析时,要找准关键词句,整合相关信息,分析其与马拉松热的内在逻辑联系。本题的材料信息主要包括:第一段主要讲的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掀起了马拉松热;第二段主要讲的是,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由此可见,“马拉松热”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消费需求热和产业热。这里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政府的因素。从市场角度看,包括居民收入增加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巨大利益驱动供给增加;从政府角度看,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马拉松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对本题材料的具体分析如下:“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这表明“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增加”;“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这表明“国家政策影响马拉松赛事的供给(生产)与需求(消费)”;“马拉松赛事涉及领域广,给主办方和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收益”,这表明“需求(消费)拉动马拉松赛事的供给(生产)”;“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这表明“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业(生产)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体育需求和供给的增加”。
对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用下图来表示:
结合材料得出相关结论后,还需要结合教材想一想,看看这些信息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与哪些学科知识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如从经济发展带动马拉松热,可以回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消费结构升级”等教材知识;从马拉松赛事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可以回扣“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等教材知识;从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可以回扣“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等教材知识;从国家推进全面健身战略,可以回扣“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教材知识。
最后,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材料信息与教材观点有效对接,合理有序地组织答案,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语言精练。
本题的参考答案如下: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