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佳
(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MPDNA检查阳性为例20(40.00%),阴性为30例(60.00%)。本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12岁,平均(6.39±1.32)岁;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7~13天,平均(9.12±1.11)天。哮喘发作次数1~3次/周,平均(1.65±0.27)次/周。纳入标准:均取得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均无严重性心肺肾合并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拒绝参加实验者,患有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者、经1个月使用激素治疗者、合并血液疾病者等。本次探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组织审核批准。
收集每位患儿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咽拭子采集,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查所有患儿呼吸道分泌物,阳性判断标准为:以DNA拷贝数大于5×102为准。100例患儿阳性为例20(40.00%),阴性为30例(60.00%)。另外,采集所有患儿空腹静脉学5 mL,离心速度为2500 r/min,时间为12 min,取分离后血清,采用ELISA检测IL-4、TNF-α、IgE,检测hs-CRP使用免疫比浊法。
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儿各项指标均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和阴性患儿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和阴性患儿各项指标比较(±s)
肺炎支原体感染 例数 TNF-α(ug/L) IL-4(pg/mL) IgE(g/L) hs-CRP(mg/L)阳性 20 33.31±7.23 213.32±35.12 391.24±32.71 8.91±2.17阴性 30 16.94±4.12 102.31±39.21 279.22±21.21 5.02±1.54 t-10.19 10.22 14.71 7.42 P-<0.05 <0.05 <0.05 <0.05
本探究中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MPDNA检查阳性率为40.00%,阴性率60.00%,表明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有着一定的联系,是诱发哮喘发生急性进展的原因之一。由于患儿年纪较小,其免疫抵抗能力比成年人较差,极易遭受到外界致病病菌的侵袭,当其患上肺炎支原体感染后,Th2细胞就会激活IL-4细胞因子,使Th1/Th2分泌失去平衡,产生IgE、hs-CRP反应进而增加炎性因子分泌量,炎性因子则会粘附在呼吸道壁上刺激呼吸道产生剧烈反应,如咳嗽、咳痰等进一步促使炎性因子进入气道组织里,促使哮喘的产生[1-2]。
本探究中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和阴性患儿各项指标检测,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儿TNF-α、IL-4、IgE、hs-CRP均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对患儿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增加炎性因子变多,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