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18-12-06 04:59◎文/路
天津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试验区京津冀天津

◎文/路 璐

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概况

2015年 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其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总面积119.9平方公里,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天津港东疆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原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天津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大陆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背景下设立的,它依托自身实体经济、港口等方面的优势,明确重点实施行政管理、投资、贸易、金融和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五个方面的试点内容。其战略定位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由此,可以看出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至今,经过了三年多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一定能够成为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制环境规范、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必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示范效应。

二、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

(一)天津港东疆片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

1.河北省与天津港口资源整合实现重大突破

2016年7月18日,唐山港集团与天津港集团正式签约,合资组建唐山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由唐山港集团控股。合资公司将逐步收购唐山港集团旗下的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和京唐港区集装箱泊位的资产,把京唐港区集装箱运营业务整合到一起,以避免同一港区内的同业竞争。此举标志着两港开启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之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港口与天津港口资源整合的重大突破。

根据“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多元投资”的原则,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东疆港区建设开发的主体,正在按照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口岸服务环境,全面推进东疆港区功能开发,推进东疆二岛起步工程开发建设,加快推动京津冀海港物流园建设,着力打造金融贸易产业聚集区、航运物流产业聚集区、邮轮游艇产业聚集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物流产业链聚集区。唐山港京唐港区位于唐山市东南80公里处,1989年8月开工建设,是唐山市最早开发建设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综合能力位居全国港口第14位。京唐港区地理位置显要,自然条件优越,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唐山港集团将以建设集装箱港口、物流港口、金融港口、数字港口、低碳港口为路径,助力京津冀协同,服务一体化发展。以深水化、专业化、集装箱化、园区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以港口装卸、集装箱、港口物流、港口金融“四大业务板块”为核心,发展港口产业链经济,努力增强港口的活力、魅力、竞争力,努力把唐山港京唐港区打造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作高效、业绩优秀、环境优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综合型国际化大港。

今后,内贸航线以及日韩、东南亚航线将是京唐港区重点发展的航线。在欧美干线上,京唐港区将积极配合天津港北方航运中心,运往欧美等地的货物将通过其支线运到天津港,然后从天津港上船。合资公司成立后,已在2016年启动3号港池北岸的集装箱化改造,到“十三五”末,京唐港区集装箱泊位将由目前的4个增加到10个。届时,京唐港区将成为京津冀地区对接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出海口,为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企业提供一条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新通道。

2.无水港带动京津冀地区通关一体化进程

无水港,学名称为 “陆港”,顾名思义是指“无水的港口”,实际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随着现代产业供应链形式的发展,现代港口成为供应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运作效率不仅取决于港口环节的效率,还取决于相关所有环节的运作效率。这就要求沿海港口从供应链的角度优化自己的物流系统,内陆地区货物的集散效率是重要的一环。“无水港”在物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预先集中货物,其实质是港口功能在内陆的延伸。由于内陆无水港与沿海港口之间一般采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形式,沿海港口将港口的装箱、拆箱、保管、中转甚至海关及检验检疫的功能向无水港延伸。

天津港集团在京津冀区域的无水港建设正在进入扩容升级阶段。港口的交通、口岸、保税等丰富功能和服务向京津冀区域更深更广泛地延伸,密切三地的经济联系。无水港是港口功能向内陆地区的延伸,有助于加速内陆地区企业更迅速、更便捷地“走出去”。河北衡水、唐山、廊坊,天津静海、武清、北京朝阳6个无水港已于2014年先后开工建设。天津港集团已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5个区域营销中心和25个无水港,基本形成了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腹地的物流网络,均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以石家庄无水港为例,其业务范围涵盖了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运输、仓储等;在京津海关实施区域通关后,企业可以一次报关,货到港口即可放行,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其中,货物核销退税的周期由以往的1~2个月缩短到1~2周,加快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未来无水港有望覆盖整个京津冀,从而推动整个区域形成网络式布局、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3.河北省保定市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9月8日,河北省保定市政府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和创新平台。同一天,保定市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战略合作,莲池区政府与卓正控股集团、天津津贸公司三方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进口商品保定直营中心项目揭牌仪式也在卓正控股集团举行。此次的成功合作标志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进口商品保定直营中心项目正式落成营业。

依照协议,依托天津东疆片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双方在保税展示、保税维修、国际贸易、商贸物流、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对接合作,以共同推进位于保定市内的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启动天津自贸区保定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天津自贸区(保定)保税仓等载体项目建设。共同组建 “津保自贸区政策研究中心”,推动自贸区政策在保定落地。搭建两地企业投资合作洽谈平台,促进两地企业对外交流合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两地将不断探索区域联动的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推动两地投资和经贸发展,将两地合作打造成为京津冀合作的新典范。此次津保携手打造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保定充分利用好天津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意义重大,将推动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合作,对保定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天津机场片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

1.天津机场服务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加速度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天津东丽区,距天津市中心13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距北京134公里,南至津北公路,西至东外环路东500米,北至津汉公路及京津高速公路,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强的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等综合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完善,市政能源配套齐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代理国内外客货运包机业务,并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为各航空公司提供地面代理业务。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奥凯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银河货运有限公司。

天津机场主营业务包括:飞机起降服务、航空地面服务、广告业务、房屋场地租赁、停车场服务、省际包车客运、市内包车客运等。天津机场现有跑道2条,第一跑道3600米,第二跑道3200米,飞行区等级4E级,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航站楼面积达36.4万平方米,货库7.4万平方米,具有管制二次雷达、卫星通信终端、机场数据传输网络等先进的导航通信设备及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天津机场一直以来,将自身发展与落实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反应快、行动捷、见效实,通过不断丰富完善航班航线网络、优化建设地面集疏运体系、创新优化服务产品,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各地旅客、服务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

近年来,天津机场不断丰富完善航线航班网络,使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实现从2012年 814万人次,到2013年突破千万。2017年,天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101万人次,增速为24.5%,在全国千万量级机场中位列第19位。从2014年5月天津机场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启用至今,天津机场“空铁联运”产品越来越成为京津冀旅客主要出行方式之一。为全力打造进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缓解首都机场运送旅客压力,天津机场重点营销国内干线航班,通过打造“空中快线”,同时加密拓展二三四线城市客运航线航班等方式持续创新优化航班航线网络。

天津机场致力于加强航空与地面交通的无缝衔接,辐射京津冀三地的地面交通运输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天津机场2号航站楼于2014年8月28日正式启用,与之配套的地下交通中心同步投用,天津地铁2号线机场延伸线也同步启用。旅客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航空、地铁、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2号线直达天津机场后,天津机场作为首都北京第二空中通道的效应日益显现,实现了与京津冀鲁辽等多地的空铁联运,地面综合交通能力显著提升,优化地面集疏运体系,来津乘机越来越便捷。2017年京滨高铁、京津城际、地铁M2线、C2线引入机场交通中心及高铁换乘站,形成覆盖京津冀区域及天津全市域的 “地面交通1小时行程圈”,外部通过津秦客专、津保客专、津沧城际、京沪二线等铁路网衔接。货运方面,天津机场将逐步增强区域枢纽作用。随着总面积达7.5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区的建设,机场货站建筑总面积将达到40万平方米,集中建设的海关监管查验中心、检验检疫查验中心、快件监管中心、海关监管库等设施将实现一站式通关功能,使天津航空物流产业拥有广阔的产业空间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形成集聚效应,实现与周边大型机场的差异化发展。

2.天津机场与石家庄机场共同承担疏解北京首都机场航班的任务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京津冀三地将加快推进民航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全面提升京津冀区域航空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为加快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将加强北京新机场运营初期的市场培育,加大国际航线和航班时刻的投放。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北京“双枢纽”建设的航权分配、航班时刻、市场准入、差异化收费等政策,合理引导航空公司运力投放,促进京津冀机场资源合理、高效使用。同时,鼓励“三地四场”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实行枢纽化运营,支持天津机场发展航空物流,支持石家庄机场发展低成本航空。简化“三地四场”24小时直接过境程序,在符合海关监管条件的空港运行通程航班业务。实施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地方政府积极协调口岸检查检验机构和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联合提升航空口岸服务水平,实现航空货运7×24小时通关服务,实现京津冀空港通关一体化,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为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要,首都机场将向外逐步疏解航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亚洲最繁忙的机场,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579万人次,已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繁忙机场第2位。首都机场在提升国际旅客比例、中转旅客比例等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上,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成效并不显著。按照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对首都机场的规划,2017—2019年将逐步疏解航班总量的6%,疏解的航班将被引导调整至石家庄正定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进程中,充分发挥疏解首都机场非国际枢纽功能,努力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为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天津机场不断争取政策支持,在航线申请、延误治理等方面,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申请适当放宽条件,努力提高航线网络建设和航班正常性。在承接地面管制的同时积极争取独立的放行权,缓解地面保障压力。

(三)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

1.以金融租赁互惠京津冀协同发展

金融创新是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特色。随着天津市政府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工作方案》的批准,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包括民营银行、离岸金融、融资租赁等方面。截至2018年6月底,总部设在天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为1827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7.2%,其中绝大多数注册在滨海新区;本市融资租赁总部企业注册资金达到约7858亿元,比上年底增加了1129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4%;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21200亿元,比上年底增加600亿元,占全国的33.4%。天津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注册资金、业务总量均继续领跑全国。2015年以来天津自贸区引进的内资中有43%来自北京和河北。许多企业在天津自贸区落户之后,又以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反哺当地。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战略和三地现实基础,京津冀应达成合力构建中国和世界最大金融聚集区的共识。在京津冀金融聚集区建设中,租赁业的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金融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独特优势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另外,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在积极搭建中国天津租赁平台和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两个平台将根据资产交易、流转、登记以及融资租赁的相关中介服务等功能进行设置。可以解决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效率低的问题。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港片区注册的租赁企业中,有一大批来自京津冀地区,中铁建、中海油、中船重工、中远、中铝等央企,津能、天士力、物产集团、轨道交通集团等天津本地企业,还有来自河北省的河北钢铁、河北京西钢铁、河北新澳集团等主营业务分部在制造、能源、航运、交通等第二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利用东疆保税港区的租赁业创新平台设立租赁公司,将产业布局延伸至第三产业,利用金融工具服务自身产业升级。

2.天津自贸试验区逐渐成为京冀知名企业的战略落脚点

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区不断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在建设成为京津冀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尤其是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之后,更是大大激发了北京市与河北省等周边地区企业落户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的热情。为吸引京津冀企业投资,天津自贸区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项举措,比如在京冀地区设立无水港、建立跨省市税收征管纳税统一服务平台、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 “通报、通检、通放”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模式、“一口受理”审批服务模式等。这些举措既大大增加了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又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更好地安心经营创造了政策红利。

此外,天津自贸试验区也日益成为京津冀民企的掘金地,多个京冀民企项目落户,显示了强大的投资诉求。同时,京津冀协调统筹发展也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收获更多红利。如来自北京的“全牌照”大型金融集团——鼎典资本控股集团决定将总部迁至空港片区;奇虎360与北京市新媒体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从事新媒体、自媒体平台项目运营的北京时间股份有限公司也决定投资10亿元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全资子公司。

3.中心商务片区用大数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为了将京津冀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国家大数据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天津方面将以滨海新区、武清区和西青区等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大数据发展和产业支撑体系。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充分发挥京津冀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开放共享、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打破数据资源壁垒,发掘数据资源价值,在数据开放、数据交易、行业应应用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努力将京津冀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国家大数据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其中,天津将依托天津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推动航运、金融和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创新应用。

三、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

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取得上述丰硕成果,但对京津冀的整体带动作用仍然较小,仍需要在自身发展和制度创新上进一步深入,其带动效应需进一步扩大。为此,笔者建议:“三片区”实现更为明确的差异化发展,以期全方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是东疆港片区,应进一步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便利化措施,加强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加强“京津冀自由贸易港”探索,持续推动高层次政策服务创新,对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全面深化租赁业改革,深入落实各类金融改革创新制度,打造 “东疆租赁2.0版”,探索融资租赁企业财税政策,在离岸租赁和出口租赁等细分领域持续发力。二是天津机场片区应积极争取航空维修产业扩大开放,在支线和通用飞机维修领域争取外商独资试点,在疏解首都机场拥堵的同时,对河北省内机场的发展给与技术支持。三是中心商务片区需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产业联动、人才互补、交通的运达性以及通关的便利化等。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建设京津冀总部集聚区,以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依托商务区各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承接首都央企、民企、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总部疏解,力争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建设成为体制先进、机制灵活、高度开放、环境优越、功能完善、产业高端的京津冀总部集聚区和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猜你喜欢
试验区京津冀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天津卷
《天津之眼》
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案例
《天津之眼》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