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 郁
人类文明源于土壤和农耕;土壤的利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土地农产品产出率的高低;农耕的本质,就在于对土壤的科学激活与利用。而现有的耕作层已经经过人类数千年耕作与利用。现代土地的生产能力经过良种化种植和几十年化肥施用的“掠夺式”耕种和利用,已经很难进一步增强。
相较于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的高产田(第一粮仓),以中低产田改造为目标的“第二粮仓”工程更具增粮空间,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希望工程”之一。
有道是:“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如今,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实现农业的飞速增产,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粉垄技术”发明人、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韦本辉的认识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化解潜在的衰败甚至灭族风险的可能,这既来自于国外敌对势力,又来自于国内生态环境、国民生活生存环境,尤须防患于未然。为此,经过不懈的探索,韦本辉终于发明了行之有效的“粉垄”技术,给土壤施展了一个“空间魔法”。
粉垄是一项顺应自然、内涵丰富、简单易行的绿色农业战略平台技术,能使作物增产10-30%,品质提升5%以上,效益增加15%以上,贮水量增加100%。在中国,如推广10亿亩,可新增1.5-2亿亩耕地生产能力、节省化肥500万吨、增存农业用水300亿立方(相当于增建大型水库300座及其灌溉系统),增产粮食可供2-3亿人食用。
“粉垄深旋耕技术具有广阔的示范推广前景,建议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让这项科研成果在全国多地生根开花,造福百姓。”粉垄深旋耕技术发明者、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如是说。
据悉,粉垄深旋耕技术可根据不同作物种植需求,利用“螺旋型钻头”耕作工具垂直入土30-50厘米,高速旋磨切割粉碎土壤并激活土壤速效养分,一次性完成传统耕作的犁、耙、打等作业程序达到播种或种植作物的整地标准,3-5年能持续保持耕层相对深松状态。深松耕技术,是用“深松铲或凿形犁”等,深度虽可达20-40厘米,但拖拉机耙碎整地在机械反复碾压下深耕不易保障深松;拖拉机“横轴旋耕”为浅层型耕作,深度只有10-15厘米,对保水和作物再增产不利。
记者通过采访获悉,粉垄“大科学”,一是活化了对人类和科学带来巨大贡献的自然新定律:松土增加2-3倍、土壤速效养分增加10-30%、氧气增加1倍、土壤增温约2度、淡盐20-40%、保水增加约1倍、作物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生物量提高20%以上、空气湿度和固碳减排5%以上、粉垄一次可持续3-5年利用、作物增产10-50%”;二是首创发明了“螺旋型钻头”粉垄机械、水稻环保高效粉垄栽培法、旱地作物雨养高效粉垄栽培法、盐碱地粉垄物理性改造法、退化低产草原粉垄聚水生态丰草法,在世界上创造了“1+4”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即“粉垄耕作工具+农田(旱地、稻田)、盐碱地、退化草原等的粉垄耕作整地与作物(牧草)生产”的体系;三是发现的粉垄自然定律和创造的“1+4”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其综合效应,可极大丰富科学理论宝库和驱动人的发展理论、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粉垄在全国21个省20多种作物试验和示范表明,在不增加化肥农药、灌溉用水和人工投入情况下,使作物增产10-30%、高的达50%左右,后效持续明显,且减施化肥20%仍能增产提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绿色提质增产增效农耕新技术。
实际上,粉垄应用多年来在农业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上非常显著,尤其在我国农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挤压、“红灯”和“黄线”双重约束下,“粉垄可深刻地改变我国目前耕地生产能力提升存在‘天花板’效应的被动局面。”韦本辉表示。
韦本辉介绍,在淮北易旱多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砂姜黑土地区,粉垄深旋耕改良砂姜黑土中低产田成效显著,抗旱减渍、持续增产增效。应该在砂姜黑土等中低产田地区进行大面积深旋耕示范推广,这将在我国中低产田改良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袁隆平,及刘旭、山仑、张洪程等10多位院士对粉垄给予了肯定的评价。粉垄为第四代农耕模式(前三代为人力、畜力、拖拉机耕作),“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已被中国农业部列入2017年主推技术。
粉垄技术用于西北裸地生态重建、部分低产草原改造等建设绿色屏地,还可改善北京等华北地区环境气候,会带来粮食和生态乃至国民身体健康的安全;在全球,如有三分之一耕地应用推广,也同样可给世界粮食、生态乃至和平带来全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