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市场调查与预测》具有操作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课程内容包括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方法、市场调查的方式、问卷的设计、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市场预测的方法以及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采集和整理信息数据,更重要的是要对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通过评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而甄别企业可能面临的市场机会与威胁,有针对性的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对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这门课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所以说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以及如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是这门课程教学中亟待思考的问题。
《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性主要体现在市场调研方案的结构以及注意事项、市场调研的方式和方法、问卷设计的结构和技巧、定性市场预测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以及时间序列预测和回归分析预测等。
实践性具体体现在收集资料的方法上,特别是二手资料的收集以及一手资料收集中的询问法,都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真正去动手操作,只有操作了,才能真正领会理论的真谛,并能就在操作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再次认真思考,不断的回头查阅理论知识,达到对理论认识的进一步认识。对于收集资料中需要的技巧,也需要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总结,这是课本的理论知识所不能普及的,因为不同的人在实践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经验。
实践性还体现在问卷的设计上,问卷设计的技巧只在课堂讲授,学生不能深切的体会,只有让学生亲自设计一份问卷,然后针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出问卷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问卷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充分理解问卷设计的技巧。当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的时候,学生还可以认识到试调查的重要性,以及问卷还需要不断的修改,才有可能取得有效的数据等。
总之,《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指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设定的预期是理想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教学模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不高,对于教学内容只是被动的接受,虽然在教学中也会穿插案例,但是有些案例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节严重,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不会在案例中吸收所学的理论。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也会让学生就所学知识点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惰性,往往让这种讨论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建设性的观点,只是浮于表面的应付。
现在教学所采用的教材,由于内容并没有及时的更新,导致许多知识点严重滞后,比如资料的收集中的询问法,教材中还是将入户访问、邮寄调查等方法作为主要内容,很显然与时代脱节,学生没有兴趣,但又鉴于可能是考试的内容,所以只是在应付表面的知识,应对考试,而不愿意深入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将来走出校门,将面临自己所学与企业所需人才不吻合的境况,以至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
《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课的课时是40学时,实验课为8学时。实验课的内容安排是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挖掘。实验课的安排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这时学生已经完成市场预测的学习,而实验课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所以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理论课的内容,出现时间上的脱节。
另外SPSS软件,学生第一次接触,单就软件的认知,就需要2-4节课的时间,还未涉及到数据高阶段的分析,课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学生对软件的学习只是处于认知阶段,只会简单的做图和做表,而这些内容用EXCELL操作起来也较方便,导致学生认识不到软件的强大功能,便认为与之前所学软件无差别而丧失兴趣。学生在数据分析和挖掘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性分析、因素与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logistic等知识,学生还没有接触到,以至于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是不能深入的分析。
上课的时候用的数据,并不是学生自己采集的数据,实验课之前已经布置学生去采集数据,但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收集,老师的监管力度也不强,导致实验课时,学生拿不出一手资料。迫于时间的安排,实验课只能用老师准备的数据,这样的结果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学生的兴趣不大,仅仅是为了完成实验报告,甚至还会导致实验报告撰写的抄袭现象,也就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
现在很多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案例的把握只是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由于没有亲身的经历,讲解的过程很难精彩。对于实践中的很多细节问题,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或者说有时候也会忽视一些细节,只是浮在表面上,不够深入, 与企业真正的需求也会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中三种能力的培养,认真贯彻实施教学大纲,将培养目标印在教师的脑海中,不能懈怠,完成的标准决不能缺斤短两。教师在课堂中穿插的案例,一定要大量查阅资料,要确保案例的实时性和完整性,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学中用的课本,教师应尽可能的用规划教材的最新版本,对于课本中一些较陈旧的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对一些陈旧知识进行替代,力争做到知识的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知识的时效性,让学生学习到最前言的理论,以便于学生很好的用于实践。
通过成绩体现出培养目标所需要培养的能力,加大平时成绩的力度,并且平时成绩的取得需要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讨论、动手实践以及报告的撰写等。对于课堂的讨论,教师要进行精心的准备,提前布置给学生,并进行合理地分工,提高讨论的效率,达到讨论的目标,通过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实践课的作用,首先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可以将实验课延长至16学时,这样的调整,实验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仅包括软件的操作,还可以增加一些如问卷的设计等内容,增加学生的参加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实验课的排课也不要都集中在理论课结束之后,可以灵活安排在理论课之间,例如讲授完问卷的设计这一章,可以直接进行实验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设计问卷,针对问卷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展开试调查,从而进行问卷的修改,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问卷的设计。
对于SPSS软件操作需要的数据,在开课伊始需要老师想好选题,根据选题的数量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学生根据选题的内容,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从搜集二手资料开始,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到实验课时,学生需要完成数据资料的收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监管工作,不能让学生随意的伪造数据。学生学会了软件操作后,就可以对自己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自己实践能力的完善,通过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例如去一些市场调研公司、营销咨询公司等,真正参与调研与策划,丰富自己的调研技巧,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在指导学生的实践中,更加有的放矢。另外教师也可以积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创业类的比赛,通过情景模拟,积累比赛经验,让学生在比赛中进行锻炼,也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