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人员配备研究

2018-12-05 10:59蔡雪辉
市场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校

蔡雪辉

摘 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定位目标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人才的合理配备是新时期高校财务发展的关键点。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人员配备的现状及问题,对如何优化高校财务人员配备进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人员配置;人员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182-02

高校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组织形式之一,是构成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关键因素。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深入,2017年财政部印发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各高校会计核算、预决算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绩效管理和评价等做出了新的要求,新老制度交替下,对高校财务人员的挑战更高,研究高校财务人员配备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校财务人员配备的现状及问题

(一)很大一部分高校仍未配备总会计师

从1988年的《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工作施行规程》到2015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期间国务院、国家教委、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多次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财务管理范畴逐渐扩大,承载的各项业务及功能愈加繁多,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难以跟上高校发展的脚步,亟须更为专业和经验丰富的财务领导者。但目前多数高校财务仍在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组织管理财务工作,而这些分管财务的校领导中,具备财经背景的屈指可数,更是难以具备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因对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及财务专业的“无知”而犯错的现象。

(二)高校财务人员规模不合理

高校财务人员规模不合理,总体上来说,表现在人员匮乏、编制不到位。

1. 高校财务人员数量匮乏

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高校学生及教职员工数量少,高校财务部门定位及功能相应较单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教职员工數量也相应增加,服务对象数量变多了,而高校财务部门的人员数量没有得到同比例的配备,除此之外,还要应对信息化带来的各项新增财务功能、高校不同时期对财务部门的目标及教育等主管部门新增的规范要求,高校财务部门愈感人均工作任务量吃紧。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对比境外5所高校和香港2所高校的财务人员占比数发现,美国马里兰大学财会人员占教职工数为1.22%,相应占比数在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锡根综合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分别为5%、2.35%、2.74%、2.7%、3.33%、4.55%,从乔春华的文献来看,江苏省省属高校财务人员该项占比偏低,仍然有很多高校在0.47%—1.5%之间。结合实际财务工作交流,发现很多高校的财务人才配备数量确实过少,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财务人员需要完成全部的工作,往往就只能“身兼数职”。但会计岗位的不相容性又限制了财务人员能“兼”的范围,而且“兼”的内容过多又容易影响本职岗位的工作精度,导致部门整体的财务管理效率下降,不利于高校财务的健康发展。

2. 高校财务人员编制规定过低

对高校财务人员编制有明确规定的是1979年教育部发布的《部署高等学校实施细则》,规定财务人员可按本校教职工人数的1%—1.5%配备,这一比例多年来未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实际中很多高校对财务部门的人员定额也是诸多限制,财务部门申请增加配备人员是困难重重。

(三)高校财务人员结构不科学

高校财务人员配备结构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科室岗位配置及财务人员的自身性别、学历、职称、履职能力的差异上等。

1. 关键岗位人员配置不足,服务性岗位“劳动力过剩”

国内高校的财务部门很多被定位为以服务为主导,完成会计核算。尤其是窗口部门直接服务面向全校师生,若是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影响师生业务办理的效率都会导致整个财务部门在各项考核体系中垫底。所以为完成财务部门的整体目标,有限的人员分配重心比较偏向服务及窗口部门,而关键核心的岗位如预决算上得不到足额的人员配备,往往是一两个人负责全校的预决算工作,他们还需做好预算日常编制、执行、调整等工作,很难再有精力对每年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分析。部分财务岗位人员缺失,一岗多人、有岗无人的现象大大限制了高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 财务人员自身的特质差异

纵观国内各大高校的财务部门,可以发现新老财务人员的学历差异较大,职称结构也不合理,大多数老同志都是中级职称,高级会计师以上职称偏少。老财务人员的优势是经验丰富,但以往手工记账的理念到如今电子记账,国库及网银支付、理财筹资、信息化等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年龄层次加上事业单位体制的原因,老财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新招聘的财务人员的年龄和学历看似更为符合实际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把握新旧制度、政策的能力稍显不足,经验的匮乏也是阻挡其创新改革的重要原因。此外,大多高校都存在着女多男少的现象,性别比例的严重不均衡也不利于整个财务团队的发展。最后,高校财务人员基本实行的是专业技术岗位,对应职称是专业技术系列,对此,国内学者的争议之一是高校财务人员应按管理岗位设置,岗位和职称的设定也是影响高校财务人员配备的重要因素。

二、 优化高校财务人员配备的建议

(一)扩大高校总会计师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总会计师机制

1. 各高校一把手应高度重视财务工作

目前,国内高校多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高校领导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结合教育部、财政部的《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根据高校自身发展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总会计师在学校财务管理决策中的地位及职级。

2. 借鉴试点院校的优秀经验

以江苏省为例,目前已有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配备了总会计师,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未配备总会计师。未配备总会计师的高校应积极加强与其他试点高校的调研交流,寻找本校财务管理存在的弊病,吸取总会计师制度下他校的优秀经验,为今后本校配备总会计师酝酿更好的环境。

3. 建立健全总会计师培养、选拔和监管机制

可在全省建立高校总会计师人才库,有针对性地集中培养,由省委组织部门结合各高校规模及特点进行选拔并考核,同时在地区、行业、背景等相同的条件下,定期轮换,配以相应监管机制来提高对高校总会计师的有效监督。

(二)建立健全针对高校财务人员配备比例的专门规定或制度

我国高校财务人员配备比例总体偏低,建议相应主管部门参考其他国家该项比例值作提高调整,尤其是借鉴财务管理水平高的国外大学的财务人员配备规定,再结合国内高校财务部门的实际情况,配备足额的财务人员,建立适应我国高校发展需要的动态配比制度。

(三)科学统筹高校财务人员的分配结构

1. 加强对关键岗位财务人员配置的重视度

高校除了对每个财务岗位的任职要求、条件、职责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还要根据岗位对应工作的难度、负荷及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等优化人员配备,着重加强对预决算管理、基建及结算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才配备,这些岗位人员必须要匹配足够的任职能力和数量。

2. 其他重要岗位辅以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优化业务流程和监督制度

高校财务部门的财务结算科室直接面向全校师生,是高校财务部门的重要窗口单位,尤其是报销岗位对财务人员的形象、灵活性、热情度、耐心、容忍力、抗压性等方面的要求要超越其他岗位,而专业性要求低于预决算等岗位,把握这些特性更有利于内部财务人员的科学配置。同时,报销岗位的业务季节性强,尤其是寒暑假或会计年度末时业务量骤增,所以高校财务报销岗位通常设置多人,建议人员数量紧凑的部门在不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政策的条件下,将财务部门其他工作内容分配给此岗位财务人员;另外借助引进财务机器人等技术手段来缓解由于重复长时间且低附加值的人工操作带来的财务效率的低下,这样,既能保证窗口部门的良好财务形象,也能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在配置各科室岗位人员的同时,还须将财务监督功能融入其中,一个财务部门的人员能力再优秀、结构再合理,如果缺乏了各岗位之间的监督和制衡,会不利于内部控制,增加财务风险。

3. 提升整个财务部门能力、素质、学历等结构

随着高校的发展扩张及战略性目标的不断调整,原有财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学历、职称、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财务部门的需求,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部门人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可以通过校外招聘、校内选拔等方式优选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来提升财务整体团队的实力;同时注重基层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完善的职称培养和考核激励等制度来促进部门现有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责任感的提升。

(四)借鉴国外高校经验,探索配备财务分析人员或在二级部门设置财务助手

剑桥大学的财务部门向每个院系派出财务顾问及分析人员,各院系还有自己的财务经理协助院长、院委会进行财务管理及相关资源分配,这与国内高校在二级学院的财务制度、政策宣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协调并理解部门之间的财务工作,国内高校可根据本校实情来试点探索这种财务人员配备方式是否能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满意度。

(五)完善并落实高校财务人员定期轮岗等财务制度

高校財务人员的配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例如,定期轮岗及继续教育虽然是一项基础性政策,但其对财务人员成长及部门整体风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定期轮岗,领导层可以更好地挖掘现有财务人员的优劣势及其最胜任的财务岗位,将每个财务人员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三、 结语

高校财务人员的配备要发挥最大效用,除了需要领导层面的重视、各项制度政策的保驾护航和内部结构的优化外,更需要各高校根据本校规模、特点来量体裁衣,按教职工的2%比例配备财务人员是比较合理的,只有配足、配强财务人员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根旺.现代高校财会队伍建设问题再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5(2).

[2]王晓燕.论高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合理配置[J].财经界(学术版),2015(6).

[3]吕幸丰.新内控制度下的高校会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8).

[4]乔春华.高校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配置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1(4).

[5]李丽.论我国高校总会计师队伍的建设[J].会计之友,2013(3).

[6]郁芬.江苏四所省属高校已配备总会计师[EB/OL].http:∥js.xhby.net/system/2015/06/29/025277993.shtml,2015.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