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院校工科教育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让“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的要求得到满足。文章主要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培养能力OBE培养模式的目标、应用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高校;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
所谓地方高校,主要指的是一些隸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通高等院校(区别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工科”建设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制定的新型高等院校工科体系发展战略。“新工科”建设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工科人才教学模式建立以后,以“学习产出教育(OBE)”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这一教学模式在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有助于我国高等院校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的目标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推动因素。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以能力导向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及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开始得到了地方高校的关注。OBE培养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要求高等院校在对学习产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反向设计。此种教育模式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实用性;二是,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注重高等教育的实用性,是OBE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以一些地方高校构建的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为例,与之相关的国际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内容: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二是,根据预期学习产出结果,回溯现有的课堂教学体系。三是,对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可以从课程教学内容、知识及能力的培养要求入手,完善教学体系。
二、“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的应用措施
社会及职业的需求,是地方高校在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根据教学反馈回溯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等内容的基础上,地方高校需要在相关领域强化自身特色,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构建基于OBE培养模式的“双路径”人才培养模式
“双路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地方高校提升国际人才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可行措施。在基于OBE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需要在制定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学生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明确,进而在构建分享式课堂教学目标(基础能力目标与拓展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出于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需要,地方高校可以对以下内容进行关注:一是,语言基础知识的输入;二是,输出技能训练;三是,语言文化知识的批判性理解与反思。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构建基于OBE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措施。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并要为学生提供相对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谐化的课堂氛围的构建,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发挥,也可以让学生在准确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也需要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知识学习语言学习之间结合,也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可行措施。
(二)构建以实践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国际人才的实践能力也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过程中关注的内容。在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是提升国际人才实践能力的可行措施。
就OBE培养模式的实际应用需求而言,教师自身能力也可以被看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地方高校需要从人才就业能力与从业能力入手,对英语教师教育的专业特色进行强化,进而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结合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认知能力进行强化。一般情况下,在教师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地方高校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关注:一是,教师的认知能力;二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三是,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
OBE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高校国际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同样要求地方高校优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根据“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高校需要对以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习产出理念进行强化,并要借助专业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产出能力。
(三)创新教学团队建设
出于提升OBE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的需要,地方高校需要在构建“课程组教学团队”与“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以便在对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完成课程群的构建。以“课程组教学团队”及“课程群教学团队”为依托,构建新型国际人才培养团队,要求地方高校借助实用化的师资引进机制与专职教师学习交流体系,强化师资团队建设。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地方高校在教学团队建设创新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检验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作用。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的建设需要,地方高校需要对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如在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地位确立以后,地方高校需要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视为根本工作,并要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本科专业课程培养为例,在基于OBE培养模式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与课程群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可以在对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以教师自我约束、相互促进及相互监督的监控机制进行完善。
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以我国某地方高校为例,该校在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项目等方面入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能力进行强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根据该校OBE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该校国外研修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会议的教师及在学术领域继续深造的教师的人数有所增加。2014年以来,该校采用了以课程组为单位的教师教改工作,在改革过程中注重指导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以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也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出了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的作用。
(二)教学环节质量的有效控制
出于监控教学质量的需要,该校主要从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两方面入手,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该校构建了以期初评价、期中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学生考核体系改革过程中,该校对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进行了强化。如在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该校通过英语朗读比赛、演示文稿制作及课堂小组活动等方式,构建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师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出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需要,该校也借助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质量控制措施实施以后,該校国际人才的英语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三)实践教学效率的提升
根据前文论述,OBE培养模式具有重视学生学习产出结果的特点。在学生实践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该校从专业竞赛、社会服务等课外时间活动入手,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根据该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情况,在新的教学体系应用以后,学生创新项目的项目质量与成果形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OBE培养模式建立以后,该校有14名学生赴国外大学访问学习,在学生访学期间,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一结果也验证了OEB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
OPE培养模式与地方高校国际人才培养之间的结合,可以在促进语言技能训练、语言文化知识吸收与语言实践能力的结合的基础上,提升国际人才的综合素质,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桂灵.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英语广场,2018(09):95-96.
[2] 武雁飞.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9):79-81.
[3] 孙昕翃.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J].校园英语,2018(28):18.
[4] 董月琳.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校园英语,2018(28):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BC1317043。
作者简介:钱清华(1980- ),女,蒙古族,辽宁抚顺人,哈尔滨华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