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圣咏研究之现状及网络资源

2018-12-05 07:42:18余志刚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世纪手稿仪式

余志刚

在欧洲中世纪音乐的研究中,对仪式和圣咏的研究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十年来,无论是对仪式手稿和片段的编目和重建,还是对它们的研究都有了相当大的进展。正如这个领域的一位专家所言,“对圣咏研究来说,这是一个特别有希望的时代”。*参见Barbara Haggh-Huglo, “Salutation”, Cantus Planus, 2002。

一、辞条

中世纪圣咏的研究现状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2001年版)*“Plainchant”, in Stanley Sadie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Seco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2001, vol.19, pp.825-886.中有很集中的反映。在1000多条中世纪条目中,近80个最大的条目都是关于拉丁圣咏和仪式的,其中的“素歌”(plainchant)一条又是对这一领域的总体论述。下面就以这个条目为例,从2001年版(下称“新版”)和1980版(下称“旧版”)的对比中,观察研究的进展。

新版中“素歌”条目篇幅有了很大的增加,旧版只有44页,而新版则有60页,而且主要是条目正文后的参考书目增加了一倍多,原来只有12页,现在则占了27页。旧版中,这个条目有两个部分:1、东西部圣咏(作者肯尼斯·莱维,K.Levy);2、西部素歌(作者约翰·A·艾默生,J.A.Emerson)。*“Plainchant”,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in Stanley Sadie ed.,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1980, vol.14, pp.800-844.第一部分有6节,第二部分有11节。而新版的条目没有再分两个部分,而是整合成一个部分,有12节(见表1)。

表1.“素歌”条目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两个版本中的标题对照

1980年版2001年版第一部分 东西部的圣咏1.早期历史和仪式家族2.传播3.音乐的仪式4.调式5.简单的诗篇调6.圣咏的作曲第二部分 西部素歌1.引言2.曲目与传播:(1)西方仪式(2)仪式书(3)基本的格里高利圣咏曲目(4)写本和分布(5)记谱法(6)中世纪曲目的规模3.风格的考虑:(1)旋律(2)曲式(3)表演实践(4)调式4.到10世纪的历史5.中世纪圣咏:(1)附加段(2)无词花唱继叙咏Se-quentia(3)普罗苏拉(4)继叙咏(5)表演(6)中世纪日课(7)仪式外圣咏cantio6.修道院教团中的圣咏7.北欧和东欧的圣咏8.拉丁美洲的圣咏9.特伦特会议的改革和新高卢圣咏10. 19世纪重建的企图11. 20世纪的发展1.引言:东部与西部的圣咏2.到10世纪的历史:(1)早期的几个世纪(2)格里高利圣咏的起源(3)素歌记谱法的起源3.原始资料:(1)仪式书的常见类型(2)写本:日期、起源和分布4.基本曲目5.风格:(1)旋律(2)曲式(3)调式(4)表演6.曲目的扩展:(1)附加段(2)普罗苏拉(3)花唱(4)继叙咏(5)孔杜克图斯、短诗曲、仪式外圣咏(6)Rorate圣咏(7)仪式剧,悲歌(8)中世纪日课7.宗教教团的圣咏(1)克吕尼(2)其他教团8.北欧和中欧的圣咏:(1)概述(2)丹麦、挪威、瑞典、芬兰(3)波兰(4)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5)匈牙利(6)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9.拉丁美洲的圣咏10.从1500年到1800年的发展(1)特伦特会议的改革(2)新高卢的改革11. 19世纪的重建和改革:(1)法国的早期改革(2)德国的塞西莉亚运动(3)英格兰和爱尔兰(4)索莱姆的改革版本12. 20世纪的发展

新版中,第一节是引言:东部和西部的圣咏,由莱维*Kenneth Levy(1927-201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音乐教授,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音乐史的专家,长于拜占庭和西方仪式圣咏的研究,著有《格里高利圣咏与卡洛林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8)等,他还是《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的执行委员会成员。根据他在旧版的第一部分修订而成。实际上,他大大压缩了原来的第一部分,只保留了稍加补充的第一节。第2—11节的作者署名除了艾默生,还加上了简·贝林厄姆(Jane Bellingham)和大卫·希利(David Hiley)*David Hiley, 中世纪圣咏专家,德国雷根斯堡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教授。,新作者们实际上对旧版的文字做了很大的调整、增补和改写。总的看来,新版除了增加了不少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外,在整体框架上也似乎更为清晰,如旧版的“到10世纪的历史”只作为第二部分的第四节,而新版则把它作为第二章节,并分为三小节论述:(1)早期的几个世纪,(2)格里高利圣咏的起源,(3)素歌记谱法的起源。不仅在文字上是完全重写的,而且在篇幅上也有成倍的增长,旧版只有两页半,而新版扩充到了将近六页。

旧版第二部分的第二节是“曲目与传播”,分为五小节,而新版则把它分为两节来叙述,分别是第三节:“原始资料”和第四节“基本曲目”。旧版的第五节的标题“中世纪圣咏”在新版中改成更为明确的“曲目的扩展”,增加了花唱、孔杜克图斯、短诗曲、Rotate圣咏(一种波西米亚圣咏),以及仪式剧和悲歌等新的内容。在谈各个教团的圣咏时,新版将克吕尼和其他教团分为两小节,在第八节谈东欧和北欧的圣咏时,改为按国家分成六个部分来叙述,第十和第十一节也增加了内容,这些都使论述显得更加清晰。值得一提的还有,新版第十一节的第三小节“英格兰和爱尔兰”是新增加的部分,由艾默生与本内特·索恩(Bennett Zon)[注]Bennett Zon, 英国达累姆大学音乐教授,著有《英国素歌的复兴》(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等。联手完成。总之,这个条目整体结构的重组和新内容的加入,使得修订的幅度相对较大,体现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

二、专著

在近些年出版的圣咏研究方面的专著中,有三本书我认为是很值得推荐的。

第一本是现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工作的英国教授大卫·希利写的《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70页),该书虽然是以一般读者为对象而写的,但却是对圣咏研究状况的一个非常好的总结。在同类著作中,它是一本最有可读性,同时又综合了格里高利圣咏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的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什么是格里高利圣咏,它从哪里来,它服务于什么目的,它的形式和特征是怎样的等很多问题。作者描绘了圣咏在其中演唱的教会仪式,带领读者贯穿整个教会年,对使用的拉丁语词句做出解释。他还以英国伍斯特大教堂作为例子,描绘了圣咏在其中歌唱的建筑。对圣咏历史的追溯也写得很好,从基督教最初的几个世纪,通过中世纪,直到16—17世纪的改革和19—20世纪的复兴。他使用了大量的谱例,展示圣咏是如何被创作出来和被记下谱来的。这是一本对格里高利圣咏感兴趣的人来说不可或缺的指南。

第二本是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教授T.F.凯利(T.F.Kelly)编辑的《安布罗斯圣咏在哈佛》(AmbrosianaatHarvard,哈佛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400页),这本论文集收录了10篇论文,是凯利教授于2007年10月在哈佛组织召开的研究安布罗斯圣咏的会议的成果。会议集中在哈佛大学的善本图书馆——霍克顿图书馆收藏的三部安布罗斯圣咏手稿上。安布罗斯仪式及其音乐活跃于中世纪的米兰地区,在天主教会企图推广现在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的罗马仪式及其音乐后,在当地残存甚少。三部手稿都经过了仔细的研究,有两部是最近才得到的,其中之一可能是现存最老的安布罗斯圣咏原始资料。而第三部手稿,在该图书馆的插图本手稿中已收藏很久,但最近才被确认为安布罗斯圣咏。收入本书的论文作者既有资深的专家,也有年轻的学者,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了这些圣咏手稿,并把它们放在米兰的城市和历史的环境中,以及中世纪欧洲、意大利和米兰的音乐和宗教环境中加以考察。

第三本是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的教授玛尔戈特·法斯勒(Margot Fassler)写的《沙特尔大教堂的圣母:用仪式和艺术创造历史》(TheVirginofChartres:MakingHistorythroughLiturgyandtheArts,耶鲁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32页)。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探索了11—12世纪法国沙特尔大教堂的圣母崇拜现象中的历史积淀。作者集中在沙特尔大教堂的主要圣物——圣母的长袍和圣母诞生的节日上,广泛运用了各种历史证据,包括地方历史、信件、讣告、圣咏、仪式的原始资料,以及对奇迹的报告,并把读者引向对大教堂西门立面的详细解读。这是一本跨学科的精彩的研究专著,对研究宗教、政治、音乐和艺术的历史学家来说是极有价值的,对一切有兴趣于沙特尔大教堂的历史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一般来说,中世纪以后各个时期的历史编撰通常主要集中于传记资料和风格描述,而对中世纪音乐的讨论却不容易离开它的社会背景和仪式功能。而且,由于中世纪文献通常比后来的时期更加稀少,研究者经常必须结合间接的证据,比如文学、档案或图像资料,来进入其音乐文化。以上谈到的三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可以说,中世纪音乐的研究(圣咏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头戏)似乎是天生就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的。

三、网络资源

中世纪音乐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对圣咏写本的数字化整理和编目。

庞大的圣咏写本的编目工作仍在继续。在国际拉丁古文字学委员会的支持下,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士等很多国家的写本数据库编目已经得以出版。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很多数字化的写本和目录现在都可以在网上得到,下面推荐几个重要的圣咏数据库。

首先是“全球圣咏数据库”[注]Global Chant Database,网址是http://www.globalchant.org/,这是一个格里高利圣咏的旋律和歌词的数据库,是在中世纪原始资料和新版本中搜寻圣咏旋律的在线工具。目前包括25000首圣咏的开头,并提供词曲、体裁、调式等信息。它由布拉格查理大学音乐研究所的扬·科拉切克(Jan Kolácék)在2009年创建。该数据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国的研究者和学生都可以在上面做研究。

Cantus[注]网址是http://www.cantusdatabase.org是另一个很有用的数据库。它做了拉丁圣咏写本和各种资源的目录,共有140多份写本和早期印刷的书籍。这些可搜索的数字档案包括了中世纪欧洲的《应答歌集》和《祈祷书》为主的目录,它们是拉丁仪式日课所唱音乐的主要来源。这个项目的最初创建人是吕特·斯泰纳(Ruth Steiner,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目的在于帮助学者研究日课中的圣咏。它由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的音乐部创建和维护,资金来自加拿大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和西安大略大学。它的工作人员和撰稿人遍布全球,目前已有368000多首圣咏和130多部手稿入库。可以免费进入网站浏览,只要输入想要查询的圣咏的开头几个字母,或6位数的圣咏ID号码,或圣咏所在的仪式场合(节日)等信息,就可以下载手稿的索引甚至全部数据库,使用分析工具还可以对圣咏做对比研究。目前的项目主管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大学的德布拉·拉卡斯(Debra Lacaste)。

与Cantus 并行的还有一个弥撒和日课圣咏的在线目录,叫做圣咏索引[注]Cantus Index,网址是http://www.cantusindex.org。它的特点是把很多中世纪音乐在线数据库都通过唯一的圣咏识别号码(Cantus ID number)联系在一起。从2012到2018年,已有12个来自各国的圣咏数据库或网站与“圣咏索引”并入整合。此数据库也可免费进入,它的目标是与国际音乐学协会的圣咏研究组相一致的。

在美国,最近的研究项目有“数字化抄写室”[注]The Digital Scriptorium,网址是www.scriptorium.columbia.edu,也是关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抄本的图像数据库。它由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主持,是图书馆数字项目部的一个科研项目。目前已有5300份手稿24300个图像在线。它从很多机构整合了资源,做成了一个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的工具。通过对样品的图像制作和广泛的而不是集中的编目,它在众多的使用者和图书馆的有限资源之间架起了桥梁。在它的主页上,还有一个“精彩样品”(Highlights of DS)可以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更多的中世纪写本的精彩样品。

在英国,大英图书馆的《插图本手稿的数字化目录》[注]网址是www.bl.uk是一部该馆馆藏的所有西方插图本手稿的可以查询的目录,使用这个网站可以找到和看到该馆馆藏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写本的图像和对它的描述。这部分收藏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收藏之一。这个网站中还有一个《插图本术语词汇表》可以查询。它来自一本书《理解插图本手稿:一部技术性词汇的指南》(伦敦,1994),作者是米歇尔·P·布朗(Michelle P.Brown)。只要在这个网页上输入和点击“Music Manu ̄scripts”便可得到很多古老乐谱的信息。

DIAMM[注]网址是www.diamm.ac.uk是另一个重要的英国网站,它的名称是“中世纪音乐数字信息档案”(The Digital Image Archive of Medieval Music)的缩写。它由牛津大学音乐部创建,提供大量资源和版本,目前已有图像55407个,写本记录3938个。此外,它还承担损坏写本的数字修复工作,出版高质量的摹本,并提供专家咨询。

在德国,一个叫做“德国中世纪圣咏手稿资源”的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它的目的是要搜集德国图书馆的所有仪式手稿资料的基本信息。这个项目是由德国国家研究机构资助,并由雷根斯堡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大卫·希利教授领导的。德国的“拜耳国立图书馆”简称BSB,它的“数字化收藏”包括了数字化手稿、参考书、百科全书、杂志等。“慕尼黑数字化中心”[注]网址是www.bsb-muechen.de/Digitale_Sammlungen.72.0.html,简称MDZ,是个数字化图书馆,由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资助。

在法国,一个叫做MANNO的研究项目历时三年,已经结项。它是对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带有法国纽姆谱的手稿进行了数字化编目。项目完成后,还出版了几卷图书,并在法国的瓦约蒙(Royaumont)召开了一次有关早期记谱法的会议。此外还有一个中世纪音乐的法语网站[注]网址是http://www.musmed.fr,可以链接很多相关的数据库。

瑞士的圣加尔修道院收藏着重要的中世纪圣咏的乐谱。这些乐谱目前都已和该修道院图书馆的其他珍贵馆藏一起数字化了。“圣加尔修道院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站的建立[注]网址是www.cesg.unifr.ch/virt_bib/manuscripts.htm是想通过一个虚拟图书馆,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接近圣加尔修道院图书馆的中世纪写本。目前,已有398种写本放在网上,并将继续进行升级和扩充,其核心是8到11世纪的收藏。

除了上面这些,下面的三个网站也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个叫做CAO-ECE[注]网址是http://www.zti.hu/earlymusic/cao-ece/cao-ece.html,这是匈牙利科学院的音乐学研究所主持的一个网站,它对东欧个别的主教管区的日课仪式进行了分析,列出了100多种资料,包括图片。各种文件都可以在网上查询,有些已经以书的形式出版了分卷。这个数据库也是建立在对中世纪资料的准确译谱和分析的基础上,并想进一步对教会习惯的仪式实践和地方传统做出定义。网站的数据可以被用来:1、研究特定教会和传统与资料;2、对比不同中心的中世纪仪式(也探讨其流变和影响);3、确立或查询抄本和片段的来源。这个项目的研究原则是由已故的著名匈牙利民歌和圣咏专家拉斯洛·多布扎伊(Laszlo Dobszay)制定的,这些原则以他长期对匈牙利圣咏的研究方法为基础。

第二个叫做RELICS[注]网址是http://quod.lib.umich.edu/r/relics/index.html,这是一个关于1601年以前印刷的仪式书的信息数据库,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发,并得到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密歇根大学的资助。主持这个项目的专家包括密大的三位教授和马里兰大学的芭芭拉·哈格-于格罗[注]Harbara Haggh-Huglo(芭芭拉·哈格-于格罗)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音乐教授,长期从事圣咏研究。2016年11月我院举办的“古乐西来中国首届西方早期音乐节”曾邀请她来做了两次讲座,其中的一篇讲稿《普瓦提埃的圣希拉里日课与圣母玛利亚纪念日课——中世纪早期与晚期圣咏的比较研究》由祁宜婷翻译,已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上。,目标是帮助在这一领域的同事们找到能够加强他们研究的书籍。目前这个数据库已包括了139992条以上的信息。近9000本仪式书大部分来自美国的一些重要的图书馆,也有一部分来自一些欧洲城市。一些附加的信息则来自出版的书目和图书馆的目录。

第三个叫做Cantus Planus[注]网址是http://www.uni-regensburg.de/Fakultaeten/phil_Fak_I/Musikwissenschaft/cantus/index.htm(拉丁文,意为圣咏),这是大卫·希利2014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建立的网站,他在网页的前言中写道:“欢迎到雷根斯堡的数据池来研究格里高利圣咏”。网站上的互动数据库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厄尔兰根(Erlangen)大学的微缩胶片档案,圣人的日课,降临节的应答圣咏,死者日课的应答圣咏,五旬节后的交替圣咏,CAO网站的搜索,圣咏的参考书目,英国图书馆的仪式手稿,德国图书馆的仪式手稿,法国图书馆的祈祷书,数字化的微缩胶片档案,奥古斯塔圣咏,五旬节后的阿里路亚。数据库的文件包括:来自圣咏研究的已故老专家米歇尔·于格罗(Michel Huglo,芭芭拉·哈格-于格罗的丈夫)的升阶经和记谱的弥撒书,罗马升阶经(索莱姆,1957),沙特尔弥撒书,穆斯堡升阶经,约克升阶经,继叙咏的歌词,交替圣咏和祈祷书,交替圣咏的歌词,应答圣咏的歌词和赞美诗的旋律等。大卫·希利在雷根斯堡大学还领导了一个项目叫做Antiphonaria,目的在于对所有现存的交替圣咏进行识别和编目,并找到有效的方式来研究它们的内容。此项目在这个网站上也有描述。

Cantus Planus实际上是国际音乐学协会(IMS)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网站。这个小组的名字也叫Cantus Planus,是应IMS理事会的要求而建立的。它在每次IMS大会上开会,从1984年起独立开会。[注]笔者应邀出席了2011年8月21—2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音乐学协会圣咏研究组(Cantus Planus)的第16届大会。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展示了圣咏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议题涉及“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拜占庭圣咏”“奥地利圣咏研究”“复调时代的圣咏”“特伦特会议以后的仪式音乐印刷”“素歌与政治”“圣人的日课”以及圣咏的理论、原始资料、体裁和记谱法等方面的问题。其中还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孙晨荟提交的论文“格里高利圣咏在西藏”。除了论文宣读,还有一些展示会很有意义,展示了圣咏研究网络化的最新进展,如“圣咏的数字版本—进行中的工具”“圣咏唱片的新网站”“视觉的纽姆谱识别项目”等。历届主席包括这一领域的著名专家海尔姆特·胡克(Helmut Hucke)、大卫·希利、吕特·斯泰纳、查尔斯·阿特金森(Charles Atkinson)和芭芭拉·哈格-于格罗。小组成立的目的是在东西方教会圣咏传统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行合作,如举办会议、出版活动报告、做联合项目等。1984年在匈牙利举行了第一届会议,由布达佩斯的音乐学研究所主办。随后也在那里举行了多次会议。小组开展了很多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CAO-ECE、CANTUS、RELICS等,为圣咏的研究提供了共同的资源。他们参与的其他项目还有: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大学的“中世纪音乐数据库”;加拿大中世纪音乐研究所出版的“Historiae”系列(仪式日课的各种版本);牛津大学的路易斯·巴尔顿(Louis Barton)等人开发的东欧和西欧圣咏手稿数字化译谱的研究项目“NEUMES project”;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安娜丽莎·多奈达(Annalisa Doneda)领导的拜占庭和古斯拉夫圣咏记谱法的数据库;英国达累姆大学的迪克·沃特森(Dick Watson)主编的《新赞美诗学词典》和可以网上搜索的“赞美诗曲调索引”,它包括到1820年为止的所有赞美诗;由马克斯·鲁埃托夫(Max Luetolf)编辑的八卷《德国圣咏》的第二部分《德国中世纪圣咏》也已于2003年在卡塞尔出版;还有一个由很多Cantus Planus小组成员参加的新项目“Sapientia.Eloquentia”,它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为基地,研究中世纪仪式诗歌功能的转变及其和音乐的关系。

在众多的网站中,还有几个值得一提,例如米歇尔·伯恩哈德(Michael Bernhard)在德国拜耳科学院领导的“拉丁中世纪音乐辞典”(lml);托马斯·马蒂森(Thomas Mathiesen)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领导的“拉丁文音乐宝库”(tml),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格里高利圣咏主页[注]网址是www.music.princeton.edu/chant_html/。这个研究格里高利圣咏的网站是链接以上各种资源的一个有效的入口。它的创立人是Cantus Planus研究小组的一个成员彼得·杰弗里(Peter Jeffery)。

这个研究小组的成员还进行有关圣咏研究的杂志的编辑工作。这主要是指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杂志《圣咏与中世纪音乐》,它由大卫·希利于1978年创刊,每半年出版一期,起初叫做《圣咏与中世纪音乐协会杂志》,圣咏研究的书目会定期出现在这份杂志上。网上可以看到每一期的目录和文章摘要。

对以前比较忽视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档案的收集工作也有了新的开展。例如波兰的克拉科夫在2001年出版了《11—16世纪波兰史料中的乐谱》;葡萄牙的里斯本在1994和2001年出版了两卷《16世纪的插图手抄本》(出版得到葡萄牙文化部和国家图书馆的支持),其数字化的成果已体现在“葡萄牙早期音乐数据库”这个网页中[注]网址是http://pemdatabase.eu/。

低地国家、瑞典和丹麦等国也都发现了音乐史家感兴趣的中世纪手稿片段。例如,丹麦的一个网站[注]网址是www.Liturgy.DK就包括了对丹麦中世纪仪式片段的最新研究成果。

总之,国际上对中世纪圣咏和仪式的研究已经和正在产生一些高质量的成果,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这项研究得到了很好的促进。而国内,至今对此还几乎无人问津。对于圣咏这样一个西方艺术音乐的重要源头,国内的研究者理应给予更多重视。但由于这项研究在国外是以个案的实证研究居多,中国人参与的可能性较低。但至少我们应该从了解国外都做了些什么开始,而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便是我们进行了解的最便捷的途径。希望今后的国内学者能够积极地了解和参与,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改变中国人在这一研究领域冷眼旁观和长期空白的局面。

猜你喜欢
中世纪手稿仪式
中世纪城堡
作家手稿
绿洲(2022年3期)2022-06-06 08:17:22
作家手稿
绿洲(2022年2期)2022-03-31 08:37:08
中世纪欧洲艺术
家教世界(2022年4期)2022-03-23 03:50:28
丢失的手稿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38
十岁成长仪式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仪式感重要吗?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手稿
作品(2017年2期)2017-02-23 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