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性的公共艺术研究

2018-12-05 08:38赵楠高峰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适应性雕塑变化

赵楠,高峰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我国公共艺术现状及普遍问题的具体表现

城市的不断繁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自守的思想不断摒弃,走出家门,融入和谐社会大家庭,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然而城市结构复杂,人群类型更是多样化,再加上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共艺术的创新性、适应性以及互动性成为当今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形式结构单一,雷同严重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主导了人们的生活。工业化预制件及相关技术也出现在了公共艺术当中,虽然缩短了公共艺术的制作时间,但缺少了对公共艺术自身文化内涵和所处环境变化的考虑,导致了形式结构单一,缺少变化,内涵空洞,雷同严重。难以实现公共艺术、环境和人的和谐共存。

以公共艺术雕塑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城市广场还是在商业空间甚至是居住区空间都能看到变形金刚雕塑(如图1),这种形式结构雷同的雕塑不仅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也没有将其所处环境和人的需求考虑其中,且以铁为材质的高大雕塑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因生锈而折断,给人们带来潜在危险。“在公共艺术领域大张旗鼓公开的抄袭,显示了艺术权利意识的淡薄和创造力的稀缺。”[1]

图1 苏州工业园区变形金刚雕塑

1.2 功能上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传统的公共艺术一经定型,就如建筑一般屹立在场地空间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功能上难免捉襟见肘。“公共艺术建设的整体性和长期性规划的缺乏,是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中较为普遍的问题。”[2]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共艺术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若不能以长远和可持续的眼光对于公共艺术功能加整体性的规划,在实际生活中不仅不会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阻碍。

1.3 缺乏对环境变化的考虑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协调着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自然环境变化莫测,对于一成不变的或者只适应某一种环境的公共艺术来说是难以生存的。不仅影响整体空间的美观,更产生了浪费和破坏。如人们为了借用水面的效果,而在水中建造公共艺术雕塑(如图2),然而水面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高低不同,当水面升高时,公共艺术雕塑会被淹没,而枯水期水面下降的时候,又会露出水面以下的结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台风、冰雹、暴雨、闪电等等灾难性天气对于公共艺术来说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考验。因城市发展而匆匆建设的公共艺术更是有了“速生短命”的悲惨结局,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3]

图2 水上运动雕塑

1.4 缺乏交互性

传统的公共艺术主要以美观或者表达某种精神上的意义为主,人的参与性基本上是以一种固定被动接受的状态存在的,甚至有些公共艺术盲目追求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作品内容和形式单调、生硬,用冰冷的材料表现意象中的科技与文明,却忽视了普通人的心理感受,与大众生活毫无关联,导致公共空间缺乏活力。[4]交互主要体现在活动交互和情感交互两个部分,活动交互就需要公共艺术的结构对人的活动作出适应性的反馈。情感交互主要针对人情感体验的互动,人的情感会随着环境氛围的改变而改变,这就要求公共艺术能够创作出良好可变的情感氛围,使人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与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的要求也不再仅限于固定的一层不变的,而是一种多元化的,多功能的,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的,以及能够在情感上产生互动的公共艺术。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功能并将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历史人文文化融入其中,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在这种要求之下,传统的公共艺术显得不太适应,这就需要一种极具适应性的动态可变的公共艺术。

2 可变性公共艺术的内涵

“可变”是相对于一成不变的“固定”而言的,是在某种需求之下表现出来的一种阶段性稳定的动态反馈表现形式。可变性公共艺术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艺术固化的表现形式而言的,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说,“没有生命,就没有艺术”。可变性公共艺术赋予公共艺术“生命力”,使物——境—人三者和谐共存。[5]例如拉尔方索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公共艺术雕塑作品“风中之舞”(如图3),利用风和重力的双重影响,形成一种阶段性动态平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可变性公共艺术的典型代表。它独有的动态适应性和互动性,令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独善其身,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和表现形式。“可变”意味着形态、结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做出改变,目的在于提升公共艺术多元化的适应性和互动性。

图3 拉尔方索动态雕塑“风中之舞”,北京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公共空间不断压缩,相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公共空间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下具备更多的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传统的公共艺术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显得力不从心。可变性公共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应运而生,通过自身可控的形态、结构、空间的动态可变,实现多功能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成为城市用地紧张与人们生活品质之间矛盾的调节剂。

从艺术审美角度看,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传统公共艺术一层不变的形态结构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变化,从而走向没落。可变性公共艺术根据人们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对公共艺术审美的不同要求,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化,形成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未来也能体现出其相应的审美价值,同时避免了因替换而带来的资源浪费,还能留住一份历史的情怀。

从精神内涵来看,传统公共艺术固定不变的外在表现形态,始终表达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精神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可变性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结构,空间的改变,形成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表达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同时还能在人们的需求之下做出相应的互动反馈,不仅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外在审美趣味,更提升了公共空间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相得益彰,共同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可变性公共艺术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它能“感知”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反馈,使“物—境—人”三者合一,进一步探索了东方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是一种公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动态可变的形态、结构、功能;②多元化的适应性;③智能化的互动性;④独特的地域性;⑤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3 公共艺术如何“可变”

公共艺术动态可变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结果,具有其必然性。造成公共艺术可变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二是人力的改变。气候、时间、化学反应等自然环境的改变造成公共艺术自身的改变;人力的改变包括人在与公共艺术互动时,人力改变公共艺术的外部形态以及人们所制定的某种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导致公共艺术被人为改变、迁移,甚至是拆除。实现公共艺术“可变”可以从以下四点来具体展开。

3.1 以动态适应性为主要目标

可变性公共艺术最主要的目标是达到一种对于所处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包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人的需求的适应性。在传统公共艺术的创作中,我们往往考虑到的是人的适应性,很少对于公共艺术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进行考虑,从而导致公共艺术缺乏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环境所破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可变性公共艺术的适应性,是一种以技术为基础,以结构、空间的可变为实现途径,具备多元化功能,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一种可持续的适应性。[6]这种适应性能够使公共艺术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从容不迫,如调整自身结构,吸收雨水;调整自身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大风对于自身的破坏;调整自身的形态,为人们遮风挡雨等等,以达到更加适应环境和人们的需求。不同环境对于公共艺术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使公共艺术具备更加契合的适应性,可变性公共艺术即是以此为目标。

3.2 以新材料新技术为基础

可变性公共艺术是一种基于高新技术的理念,只有技术才能使公共艺术在物质层面实现可变。当然,可变性公共艺术不仅是对高技术的运用,而且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考虑科学技术的融入。[7]在国内公共艺术的实践中,将高新技术运用至公共艺术的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对于现有技术的运用。高新技术融入公共艺术是对于公共艺术一种科学理性的探索,是公共艺术实现可变的基础。

公共艺术离不开材料,高新材料是高技术发展的成果,材料的发展必然导致公共艺术的发展,在现如今的材料发展中,其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低碳、可持续,同时更好的适应环境,其中不乏针对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可变性材料,如感温粉等感温变色材料,水立方所运用的ETFE膜自洁材料等等,高新材料的运用能够使公共艺术自身内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从而更加适应环境。高技术在可变性公共艺术中的另一个体现是工程技术的运用。无论是自身材料、结构、空间,还是人为外在的可变,都离不开工程技术的支持。合理的运用高新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将会使公共艺术更加多元化。可变性公共艺术提倡的更是一种多学科的动态交流。

3.3 以结构、空间、功能的可变为主要实现途径

形态结构的变化包括旋转、折叠、伸缩、重组移动等。举个例子,就如同变形金刚,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之下进行汽车和机器人的形态切换,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在建筑、家居领域早有了一些尝试,如智能化的建筑,可移动的建筑,组合建筑,智能家具等等,是一种基于结构的变化。[8]公共艺术的形态结构也可以以这样一种理念出发,实现可变,从而满足更多的需求,适应不同的环境。

公共艺术在空间上的可变表现在多样空间的可变组合形式,不再是静态的,单一的空间,而是动态可变的空间。空间的可变性是基于结构可变基础之上得以实现的,能够满足人们对功能的需求,同时与人和环境能够有很好的互动和适应性,以一种最适合的形态出现,从而与人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系统。空间是一个基于技术、需求和审美的领域,不同的条件之下形成不同的形态,这即是可变性公共艺术的空间可变性的表现。

公共艺术的功能性与建筑的功能性在本身存在的意义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可变的多功能布局,不仅能满足当下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也能对未来的可能的需求做出一定预测和规划。[9]可变性公共艺术通过设计之初对未来可能性的规划,从而满足当下和未来不同功能的要求。它相对于传统的公共艺术而言,具有一种动态灵活性,具有一种空间重构的能力,来实现多功能化。

在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多功能可变案例,如城市中的下沉广场,是平时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而当需要举行大型活动时,又可以作为舞台和室外观演集会空间,以适应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可变性公共艺术可变的功能性就是要起到这样一种塑造功能的作用,满足空间的多功能需求。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中,这种可变的功能性,或者说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公共艺术,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引导着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4 以互动可变性为发展方向

公共艺术可变性理念最核心的观点是以公共艺术的适应作为设计观念,而公共艺术的互动性是公共艺术对人的适应性表达。交互式设计,是指的人和人造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反应的方式设计,是以人的使用为基础的。[10]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设计体现在设计过程中以人的活动需求和情感变化为基础,使公共艺术能够与人进行彼此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交互系统。由于人的需求和情感是不断变化的,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设计也应具备可变性。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使公共艺术由机械化的互动反馈转变为类人化的人工智能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动态可变的公共艺术互动系统。如芝加哥千禧公园的LED雕塑,以四面LED屏形成的立方体作为雕塑艺术,不断变化的LED显示内容营造不同的环境从而影响人的情感,而LED屏也能根据人的情感做出一定的反馈,同时从屏幕中流出来的水仿佛连接了虚拟与现实,水打在人身上又使人与公共艺术之间有了更好的接触性互动(如图4)。当然这只是智能互动可变公共艺术的初级阶段。试想,如果一件公共艺术能够随着的人的需求随时进行形式、结构、功能上的不断变化,以一种类人的智能型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这样的公共艺术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好朋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种智能可变性公共艺术已离我们不远。

图4 芝加哥千禧公园中LED材料四面体可变性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对公共艺术本身对于环境的适应和人的需求的考虑。可变性公共艺术利用可变的形态结构调整自身,以解决环境、人、公共艺术三者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基于可变性的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在设计之初通过融入这种理念,并以功能、结构、空间、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可变为途径,实现公共空间的功能多样化、互动多元化、使用率最大化、以及适应性最佳化,从而让公共艺术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人的需求,使人、环境和公共艺术三者在公共空间中和谐共存、相互影响、又相互做出最佳的反馈,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提高公共空间的价值。在可变性公共艺术的设计之中,离不开跨专业多学科的高新技术的支持,更提倡一种独特地域性、人性化、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可变性公共艺术,不仅是对我国公共艺术现存问题解决方式的探索,也是对未来公共艺术多元化发展方向和趋势的一种积极尝试。

猜你喜欢
适应性雕塑变化
巨型雕塑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我的破烂雕塑
从9到3的变化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写实雕塑
这五年的变化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