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吓霞,王欣,段芮,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社区的景观环境条件,追求和谐舒适、自然宜人的社区活动空间。国外对儿童活动空间的研究较早,也有专门的立法、资金、规划与管理等,如今的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要求居住社区中必须有儿童活动场所[1]。我国对儿童活动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理论多是从规划角度出发,关注点集中在游戏空间或儿童的教育意义;研究场地多集中于幼儿园、游乐园、公园广场等地,相对忽略了社区内的儿童活动场所的研究[2]。国内的社区儿童活动空间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次研究尝试对儿童的感官体验进行分析,并结合社区内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要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促进优质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
景观感知是指人在景观环境中受到身边事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经过头脑的认知处理升华为情感反应。景观感知含括视、听、触、嗅、味五种感知。味觉感知在景观中的研究与运用较少,在此对该感知要素不做分析。
城市居住区,多被称作社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社区儿童活动空间是指在居民区内,可供儿童游戏、锻炼、娱乐、休息等功能的开放性外部环境空间。
一个优秀的社区儿童活动空间是能够吸引儿童自发进入,并较为持久地进行玩耍的场所。李宇宏等提出城市儿童游戏场所空间是由边界、领域和中心三大要素构成[4]。因此,为提升儿童对社区活动空间的景观感知,从而提高该空间的使用率,本文从边界、领域以及中心三大要素入手进行分析。
边界是将场地按照功能进行划分的一种围护形式,它不仅将活动场所与外部空间分割开,还使内外部的景观因素相互联系。边界可由道路墙体、栏杆、植物等围合而成,也可通过地形高差与铺装的形式进行分隔,在视觉上形成开敞、半开敞或封闭的空间[5]。首先,边界保证了儿童活动的安全性,与主干道分隔可防范不安全车辆与人群的进入;其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噪音、尘土等干扰因素;最后,边界也可与地形、植物相结合以引起儿童的兴趣。
领域即儿童在玩耍时所占有的空间范围,主要按照不同的活动类型进行划分。因为儿童对空间领域的界定与认知不够清晰全面,因此在进行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时,建议使用半开敞的形式,让儿童控制自己所处的空间领域,并能较好地过渡到其他空间领域。
中心要素起着主导与支配的作用,是三个要素中最能体现活动景观特色与最具吸引力的场所。儿童活动空间的中心应营造一种生动、友好、和谐的活动氛围与景观效果。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活动心理与环境感知度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并对福建省福州市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依照社区的建成时间流线,最终选定较为典型的社区为研究区,分别是年代较久远的社区坡下新村、中期的社区融信宽域、年代较新的社区万科金域榕郡。研究区概况详见表1,研究区景观现状照片见图1、图2、图 3。
表1 研究区人口与交通概况及景观现状表
3.1.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与查阅互联网平台上的相关资料,对于景观感知、社区儿童活动行为及不同感知对儿童社区活动空间的影响等有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分析与整理,掌握其影响因子及相应景观优化原则,对比不同感知度下的影响率,为本文提出优化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图1 坡下新村“边界-领域-中心”三要素情况
图2 融信宽域“边界-领域-中心”三要素情况
图3 万科金域榕郡”边界-领域-中心”三要素情况
3.1.2 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通过对福州不同社区儿童日常行为活动直接观察,总结其各种感知行为特点,对比各空间的活动使用率,分析不同感知系统对景观空间的体验情况,进而判断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体系。
3.1.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实地走访各代表性社区,访问不同年龄段儿童对活动空间的景观感知体验。从得知的数据中应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满意度分析,进而了解不同方面的景观需求,为本文探究优化策略提供实际依据。
本次实地调研对研究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针对四个景观类型,调研社区居民对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的满意度。问卷分析部分,本研究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按照被调查人的满意程度赋予1、2、3、4、5 分值即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及非常满意。平均值为该次调研的最终满意度{P(非常不满意%)*1+P(不满意%)*2+P(一般%)*3+P(满意%)*4+P(非常满意%)*5[6]}。受访人群基本情况分析如表2所示。
本次调研在福州市三个样点社区随机选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社区居民的活动频率及活动时长,使调查更加全面化。男女性别比例差距小,一定程度上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受访者来儿童活动空间的频率较高,且活动时长多为0.5-1小时左右,针对影响其使用频率及时长的景观感知要素,归纳整理本次满意度调查情况如下,详情见表3。
本次调查基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四个感知角度对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现状进行评估。针对儿童对景观的视觉感知,从植物色彩、铺地样式、游戏设施样式及标识牌美感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可见,目前社区儿童活动空间中植物美感、铺装样式和游戏设施存在的问题居多。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人为后期管理以及设施设置传统化。对于标识牌的视觉感知满意度表明目前情况较好,但也应进行合理优化,以达到更协调的景观效果,增加景观趣味性。
表2 受访人群基本情况
表3 社区儿童活动空间景观感知满意度评价
针对儿童对景观的听觉感知,从自然声景观和人工声景观两方面研究,大部分儿童对大自然的风、雨声与植物搭配营造的声景观表示满意,还可继续通过下面提出的策略进行优化,以营造更具吸引力的空间。由表得知,仍有较多人对活动空间周边水体声景观表示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认为水体声景观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还应结合人工改善增添景观活力。
通过从植物的触觉舒适度、铺地地形和材质以及游戏设施的触觉舒适度,对儿童进行触觉感知空间行为评估,其满意度偏低。仅有少数表示对游戏设施可参与度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游戏设施的简陋单一化覆盖社区活动空间,影响了儿童的活动行为,降低空间使用率。大多数人认为与周围环境缺乏互动机会,难以实现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改善优化触觉可感知景观来满足大众需求。
针对儿童对景观的嗅觉感知,调查儿童对社区活动空间的植物香味、食物香味和大自然泥土清香的满意程度可得,大部分人对植物香味表示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是在于养护管理不易,居民们对营造芳香环境的意识较差,还应结合适当的植物搭配,给社区儿童一个季相分明、芳香怡人的活动空间。至于食物香味和泥土清香两个要素有待改进。
对各社区不同人群调查结果研讨可知:大多数人对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感知表示不甚满意,影响人们对其使用情况,导致对该空间的使用率降低。因此,为提高对该场地的使用率,需着手优化其景观空间。本文将从景观感知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对优化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从儿童活动空间的领域设计方面来说,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度与探索欲强。因此笔者建议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铺装与设施主色调宜采用红、橙、黄等暖色调,再辅以小部分冷色调起到和谐烘托作用,利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强化不同空间的功能差异[7]。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儿童的活动空间的色彩要避免过于艳丽,造成儿童视觉疲劳,宜采用清雅、贴近自然的色彩为背景。
通过实地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群对游戏儿童活动空间的中心,即游戏设施较不满意。对于此方面,笔者建议采用时下流行、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来达到吸引儿童游戏的目的。不同造型、质感的游戏设施可以为儿童带来不同的感受,此外可适当种植造型奇特的树种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使其更加亲近大自然[8]。
声音的吸引力对社区儿童活动空间使用率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地考察的三个社区中,儿童活动空间的声景观设计普遍欠缺。建议在进行领域要素设计时,在自然声景观方面需注重植物配置之间的关系,结合自然气候营造出诸如雨打芭蕉、鸟语花香的优美意境,在场所周边可适当配置喷泉等水体,产生悦耳生动的水流声[9]。
调研发现,多处社区周边都在施工,施工产生的噪音给社区带来了声音污染,吵杂的游戏环境会使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厌烦带儿童出门游乐的几率也有可能增加。为了减少噪音污染,可以在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边界多种植一些高大密集的植物。
保障儿童安全是进行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前提条件。基于活动空间的领域要素,空间游戏场地的铺装材质应选择具有防滑、耐磨等特性的塑胶地垫防止儿童滑倒摔伤。调查显示,儿童对游戏设施的触觉满意度普遍不高,认为游戏设施过于单一,因此笔者建议进行设计时,可利用地形条件为儿童的活动空间营造趣味感与神秘感,如草坡滑梯、迷宫、涉水池等,同时可运用部分植物的可攀爬性吸引儿童,增加儿童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为使儿童在娱乐活动时更贴近自然,感受泥土的清香与植物的芬芳,笔者建议在配置芳香植物的选择上需注意几点:首先,要满足儿童不同季节的嗅觉需要;其次,注意香气浓度的控制,以清新淡雅为主;最后,合理布局芳香植物的位置,宜配置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尽量布置在儿童活动中心的上方向[10]。笔者通过收集分析大量芳香植物资料,结合儿童身心特点,推荐10种适用于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植物[10],具体内容如表4。
社区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其使用率必先重视社区活动空间的质量。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前提下,选择福州市不同时间流线的三处社区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实地考察所呈现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景观优化策略。视觉景观感知方面,可得知儿童较喜欢暖色调的活动空间;听觉景观的营造上要更注重自然声景观的塑造;触觉景观营造可以在游戏设施的形式上多加思考;芳香植物的配置是嗅觉景观感知提升的重点。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研究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知识学科的综合课题,其使用率的影响因子包含其他诸多繁杂因素。而本文仅基于景观感知,以三个社区为样本进行探讨与研究,这也意味着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完整性。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氛围营造不仅体现在设计层面,更需要儿童、家长及社会的关注,其优化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界的长期努力、共同奋斗。
表4 社区儿童活动空间芳香植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