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生态重点保护片区评价及其规划引导研究

2018-12-05 08:38张袁孙桂正雷鹏杰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青岛市片区要素

张袁,孙桂正,雷鹏杰

(1.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2.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巢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在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城乡规划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重城市轻乡村、重发展轻生态的发展模式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约束性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生态空间的总量、性质与功能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空间作为规划的主要研究对象,这对于控制城市无序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方面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青岛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青岛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71.53%,三次产业的比例达到3.71%:41.56%:54.73%,在农业比重急剧下降,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情况,加强对市域生态空间的保护,是青岛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本文以青岛市为主要研究区域,构建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生态重点保护区保护策略,不但能为青岛市生态重点保护区的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而且能为将来促进生态重点保护区的现状评价和有效管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 研究现状

生态空间规划的思想始于上世纪60年代,杜能、韦伯、格迪斯和芒福德等均对此做过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在我国,马世骏等学者在1988年进行了我国首次生态规划——大丰县生态规划[1]。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各地生态空间规划实践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层出不穷,如著名的珠三角绿道体系规划通过六条区域绿道,解决了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与生态保护体系的缺失问题;又如四川眉山非建设区控制规划以“生态、生产、生活、设施”为切入点,剖析绿色环境区生态保护和发展利用面临的困境,为居民营造合理有序的生活体验;还有上海郊野公园、成都198地区控制规划等也把城市生态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规划研究。

而生态空间评价的概念出现较晚,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近十年,目前生态空间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单一因子生态空间评价研究,其中河流、草地[2]、林地、湿地、湖泊水库等生态空间评价研究一直以来受到较高的关注度,研究方法与成果也较为成熟[3];第二是区域生态空间的健康度评价研究,研究者通常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评价整个区域的生态格局;如张远景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区,识别研究区生态源"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生态基质,分析生态网络连接度强弱的空间分布情况价[4];又如彭建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弹性和服务指数,研究深圳市近三十年的生态系统健康度变化情况[5]。第三是生态空间综合评价研究,如王静雅基于用地现状情况评价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本底[6];然而生态空间不仅提供生态方面的服务,也有农业生产、旅游休闲等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统筹各类发展要素的更为综合的生态空间评价体系[7]。而本文便是基于此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合单一因子、区域生态空间的健康度等研究内容对区域生态空间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山东省的生态空间规划工作正处在初期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有体系的生态空间保护性规划。对于青岛市的生态空间,目前也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在综合考察现有的实践和有关论述后,笔者试图梳理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以青岛市为例,进行青岛市生态重点保护片区评价及其规划引导研究;由此,将这若干个重点保护片区作为参考对象和典型片区,为青岛市全域的生态空间提供一个良好发展方向的参考;这填补了我国生态重点片区保护性规划中对于片区评价及其规划引导策略方面的空白。

2 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策略目标及思路框架

由于青岛市生态空间分布广泛,在分析生态空间的过程中,笔者首先通过分析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本底,划定全域生态空间的重点保护区域,继而在重点保护区层面,考虑到重点保护区不仅有生态方面的作用,也有游憩与农业生产的作用,为综合评价各片区,本文加入了生产与景观两个方面的要素,与生态层面共同构成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保护片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以期对未来生态重点保护片区的生态空间引导,功能产业布局,城乡景观营造提供规划依据。

图1 青岛市全域-片区层面规划体系框架示意图

2.2 研究区域的选取与划分

根据青岛市域的用地现状图,可以明确看出青岛市全域的林草地和水域等用地的分布情况,选取绿底大片和连片的林草地生态斑块,以镇域边界和主要道路为选择片区范围的边界,划定保护片区;以此为标准选取了六片区:大泽山、城阳、崂山、小珠山、大珠山、胶南保护片区。

2.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本文重点研究市域的生态空间发展情况,为综合评价市域保护片区,本文加入了生产与景观两个方面的要素,与生态层面共同构成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3.1 生态环境方面各指标选择依据及评分标准

(1)生态环境方面各指标选择依据

生态环境一般包括人工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在生态重点保护片区中指农田,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基质与动能两大因素,其中基质因素主要由林草地与水系两个要素构成,而动能要素为气候因子,由于青岛市各片区气候特征差异不大,在本次体系构成中忽略不计。

图2 青岛市生态重点保护片区分布图

(2)生态环境方面各指标评分标准

对于农田要素,由于农田占总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大,且各片区农田用地的生态情况差异不大,因此笔者由青岛市2014年用地现状图,基于农田占总用地比重对各片区进行评价。

对于林草地要素,由于各片区林草地质量参差不齐,故而综合用地现状与实地调研情况进行评价。水系要素以2014年谷歌地图上水网和水库分布情况作为评价标准[8]。

2.3.2 生产空间方面各指标选择依据及评分标准

(1)生产空间方面各指标选择依据

生态重点保护区中的生产空间主要指农业生产空间,基于基质与动能两大因素分析:其中基质因素由片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决定,而动能要素由片区的交通设施情况决定。

(2)生产空间方面各指标评分标准

农业条件要素以片区内有无经济作物、特色农作物以及休闲农业等情况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资料对各片区进行分析。

交通设施要素参考青岛市2014年的交通现状图,分析各个片区有无国道、省道、县道等道路以及道路的分布数量和密度等,比较出各个片区的交通可达性的优劣。

2.3.3 景观风貌方面各指标选择依据及评分标准

(1)景观风貌方面各指标选择依据

生态重点保护区中的景观风貌方面由自然景观与人工资源组成,其中人工资源主要由村落与文化资源两方面构成。

(2)景观风貌方面各指标评分标准

自然景观要素主要通过观察保护片区中有无破坏景观的要素,如墓地、农田中乱堆乱放的杂物、年久失修的烂尾房、随意建设的看护房等。

村落要素是基于现有的特色村庄,根据特色村庄分布在各片区的类型进行评价。

文化资源情况基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提供的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进行统计,根据每个片区的范围内有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遗产的数量进行评价。

2.3.4 城市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以上评价标准,城市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生产、景观三个方面选取八个要素作为评价片区得分的指标,构建体系如下表:

本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产、生活及生态三个层面共八个要素的情况,其中生态环境方面占35分,生产空间方面占20分,景观风貌方面占45分,总计100分。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在综合考虑各个片区整体情况的基础上,评价其生态发展情况,为其后期开展保护性规划提供依据。

3 分析结果

3.1 综合分析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现场的实地调研,确定各个片区以上所有要素的基本情况,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要素所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得出各个片区的得分情况。

由表2可知崂山片区的综合得分最高,其自然景观、村落、农业、文化资源方面均为各片区最高,片区发展较为综合,距离青岛中心城区较近,现代化水平较高,但农田现状较差,需在后期对农用地加以保护。

表1 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各保护片区得分情况一览表

大泽山、大珠山片区综合得分情况良好,这两个片区生态特色明显,生态基底状况良好,但同时距离城区较远,短板也十分突出,需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片区发展重点的挖掘。

胶南、小珠山、城阳片区综合得分情况较差;其中小珠山生态基底情况较好,且距离城区较近,但目前过于注重发展而导致生态空间破坏较严重;胶南片区位置较偏,现代化水平较低;而城阳片区紧邻青岛主城区,生态空间特色不突出,基础生产设施落后。各片区的发展策略将在下文对各片区生态-生产-景观三个层面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后具体提出。

3.2 各片区生态-生产-景观分析

通过分析片区生态-生产-景观三个层面的得分状况,可以直观的了解各片区的优劣势,明确片区发展现状。

由图3可以看到胶南片区的生产与生态层面得分较高,这是由于该片区农田及水系要素得分较高,通过实地调研得知胶南片区果树种植业发展较好,然而整个片区的农业体系较不健全,农业生产较为独立与松散,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与系统。

大泽山保护片区的生态与生产层面现状发展较好,由表可知该片区的农田、水系、自然环境、交通设施以及农业要素得分较高,大泽山片区紧靠山体并有发展良好的果树种植业,主要种植葡萄和樱桃,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体系:从葡萄的种植到葡萄观光采摘园再到大型的葡萄批发市场发市场,已初步形成了葡萄产业的产业链。

图3 青岛市生态重点保护片区各类得分分布图

小珠山片区的生态与生产层面现状发展较好,这是由于片区内包含小珠山风景区,该片区的农田、水系、自然环境、交通设施以及农业要素得分较高;小珠山的农业产业主要有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果林花卉苗木和渔业养殖业,农业本底情况较好。

大珠山的生态与生产层面现状发展较好,该片区的农田、林地、水系、自然环境以及农业要素得分较高;其中生态层面为片区最高分,生态环境基底优越。由于大珠山片区内包含着大珠山风景区,片区的生态及景观价值较高,同时片区初步出现一些低端休闲农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城阳片区的景观与生产层面现状发展较好,该片区的自然景观、村落以及文化资源要素得分较高。片区紧靠青岛市主市区城区,现代化水平较高,片区的农业种植类型也比较丰富,有粮食、蔬菜、花卉等,是一个综合发展的片区。

崂山片区的景观及生产层面现状发展较好,该片区的农业、交通设施、自然景观、村落以及文化资源要素得分较高。其中生产与景观层面均为片区最高分,片区的综合得分也为最高,生态环境、生产空间以及景观风貌水平均十分出色。由于片区紧靠主城区,片区边缘已经处于市区,同时片区内包含崂山风景区,借助崂山片区现有的农业优势资源,农家宴等农业转型形式正在兴起。

4 片区引导策略

4.1 各保护片区功能定位

经过对各个片区进行的综合评价,可知胶南、大泽山、小珠山、大珠山片区生态与生产层面发展较好,而崂山和城阳片区景观及生产层面发展较好:

其中胶南与大泽山片区都紧靠山体并有大面积果树种植,大泽山片区主要种植葡萄和樱桃,而胶南片区主要种植桃子、梨等,这两个片区可以借助现有优势发展果树的体验式观光农园产业,建立果树农业示范区,农业文化展览园,延续果树种植的优势,打造成果树精品农业,这两个片区可定位为观光农园片区。

大珠山保护片区和小珠山保护片区生态与生产层面发展较好,这两个片区内包含着大、小珠山风景区,可以借助风景区的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景区周边的休闲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提升现状低端休闲农业的形式,这两个片区可定位为休闲体验农业片区。

崂山和城阳两个片区都紧靠青岛市主城区,片区边缘已经处于市区,可以借助这部分区域发展都市农业,并逐步向中心市区发展,提升城市绿化和生态质量。同时崂山片区依托崂山风景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借助农业种植和近海养殖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宴、渔家宴等农业转型形式;这两个片区可定位为都市农业片区。

4.2 生态-生产-景观空间引导策略

基于上文对片区进行功能定位后,本节对总体的引导控制内容进行细化,以便更合理安排“生态、生产、景观”三个方面的资源关系,确定各类用地的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和景观风貌的优化。

4.2.1 生态空间引导策略

片区的生态空间的引导控制需采取管控、防治、修复三线并行的措施,完善片区内部生态红线布局,保障发展基底。在生态空间管控方面,采用分级管控的方式,将生态红线分为一级生态红线管控区和二级生态红线管控区,对生态红线底线进行管控,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在生态空间污染防治方面,取缔高污染的行业,识别重点片区内的高污染企业,控制其进行拆除或者改造,并加强对水、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治理。在生态空间修复方面,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比如水土流失等修复工程,优化片区生态功能。

4.2.2 生产空间引导

生产空间的引导主要分为:定位、布局、升级。基于片区的功能定位:农业的布局以“依托特色、差异发展”为原则,形成“北中南”三片片区级农业格局:北部(大泽山片区):以葡萄、樱桃等果树种植为主,辅以种植蔬菜粮食,打造高效的现代观光农业;中部(城阳、崂山片区):以蔬果种植为主,依托崂山风景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南部(大珠山、小珠山、胶南片区)以桃、梨等果树和粮油花卉为主,打造体验式休闲农业。农业产业升级需要深挖特色资源,依托资源发展休闲农庄、农家宴等,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充分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形成“生态体验、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等乡村旅游类型。

4.2.3 景观风貌引导

景观风貌的引导可以采取整治、协调、营造三线并行,保护乡土景观风貌,营造和谐的田园景观;对片区内农田、林草地、村落、水体四个方面进行总体的引导;结合青岛的建筑特色、文化风俗、自然环境进行风貌的协调统一;建设景观视廊、景观廊道、绿道等,营造良好的景观风貌。

5 结语

目前,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处于被动与滞后的状态;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往往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环境保护,在当前建设“两型”社会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对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青岛市生态重点保护片区评价及其规划引导策略的研究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填补了我国生态重点片区保护性规划中对于片区评价及其规划引导策略方面的空白,所提出的生态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普及性,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助益。本文借鉴各地生态空间规划先进方法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提出的评价系统与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然而设计的片区生态发展评价体系有一定主观性,较适用于同功能定位片区之间的比较,对于不同类型片区的比较存在误差。此外,对于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研究,包括规范生态空间的定义和类型、协调城市各类空间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有关政策法规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规划理念上:要从“以发展为主”向“发展与保护相和谐”的方向转变[9]。

猜你喜欢
青岛市片区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