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宁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 7300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极大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坚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社会主要矛盾、协调发展等理论对正确理解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既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又要注重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双管齐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生产力方面,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从生产关系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从生产力层面分析,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的粗放发展导致一些传统行业和重化工行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同时企业融资成本高、税负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造成无效或者低效率供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能够使社会生产力以在其他制度下所没有的速度得到解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就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指向是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直接从生产力层面上入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当前除了继续推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外,还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全面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供给水平。习近平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是指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以实物形态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发达国家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靠工业化推动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当务之急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工业设计等创新活动,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提高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领域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抢占产业制高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要切实减轻实体经济主体企业的经济负担,出台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文件,形成把主要精力、优势政策、优质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各类市场要素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聚集的导向。三要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在这方面,除了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体系,改善专业设置和导向,加大实用性人才培训,加强企业内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外,还要特别注意培养企业家、工匠和劳模。建立与供给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储备,使二者结构和总量平衡,为供给效率提高提供保证。
坚持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供给侧改革不能仅局限于生产力这个层面上。马克思指出,要不断完善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持久的动力。从生产关系层面分析,在我国还存在一些体制因素和制度障碍,如资源配置方面政府管理的不当、人员资本等要素流动的不畅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供给抑制,影响了供给潜力的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改善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因此,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生产关系来推动供给侧改革。一要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行行政管理改革。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政府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就是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一大步。三要深化各项配套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投资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基础性领域改革,重点深化国企改革,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本条件,增进供给效益。总之,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往往有不同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这一矛盾主要体现为供需错位和供需错配,从供给看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发展不平衡。从需求看,人民群众的诸多需求远远没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要求。当前所表现出的产能过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唯物辩证法认为,抓住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有效促进各种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都是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做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就是要把发展重点放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好补短板,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尚没有满足的诸多需求。补短板一要补短,首要任务就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就是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进行相应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补短板二要推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的创新进程,促进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新增长点培育。总之,抓住主要矛盾,要培育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合理产业结构,使供给模式从生存型、数量型向更高层次的享受型、质量型转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有:社会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必须保持平衡的比例关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保持协调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综合谋划,全面考虑市场运行背后的各种结构和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整,统筹推进两大部类和四个环节的协调平衡,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从两大部类关系看,马克思认为,不论是简单还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必须保持平衡的比例关系,才能处于市场出清状态。就第Ⅰ部类来看,我国生产资料产品存在供给过剩、供给冗余的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手段,减少这方面的无效供给。从第Ⅱ部类来看,我国消费资料产品存在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我们要通过降成本、补短板、提升产品质量等方式,培育新增长极,适应和引导新的消费增长点。
从四个环节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从生产环节考虑,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优化重组等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帮助企业妥善化解产能过剩,同时做好人员安置,保持企业生产稳定,通过减税、减征、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减少制度性成本和资金成本,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真正自主决策,按需定产,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分配和流通环节考虑,要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生产流程、供应链方式的改造提升,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销售渠道、物流体系中,一方面继续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可以使企业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了解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更加快捷、方便地服务消费者;从消费环节考虑,树立以人为本的导向,继续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小收入差距,增加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缓解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