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逐渐实现。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并未伴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及高校争创“双一流”的目标设立,怎样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成为高校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教师发展的主要实施机构,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就设立了教师发展中心,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出现了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引人注目的高校评估运动;二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本科教学改革专业化运动。[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趋于完善,而国内教师发展中心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的机构设置、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其在教师发展和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研究阿爾伯塔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模式,必将对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阿尔伯塔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经验
阿尔伯塔大学成立于1908年,是加拿大G13大学联盟成员,与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高校一起稳居加拿大研究型大学前五位,全球排名前百位。阿尔伯塔大学是加拿大最早设立教师发展机构的高校之一:教学与学习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以下简称”CTL”),该中心的设立为阿尔伯塔大学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在3M教学优秀奖中,阿尔伯塔大学已有23位教师获此殊荣,是全加获此殊荣最多的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即CTL设立的目标,通过各种项目为教师提供教学领域及专业领域的服务和支持,为教师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帮助,为新教师提供适应性帮助,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规划及针对性的培养项目,建立友好型的激励环境,帮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者和教育者。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CTL中心有自身独特的经验与做法。
(一)组织机构设置完善灵活
CTL中心虽然独立于各学院,但在学校各学院中均设有专人与中心对接,从而保障了中心运行的独立性及灵活性。CTL中心由分管教学的教务长主管(教学副院长),由主管专业与教学的副教务长具体负责,是独立的职能单位。除此之外,学校各学院及教学辅助单位如图书馆均设有专员,负责所属二级单位与学校教学发展中心之间的联络及协作。中心通过参与学校的各专业协会的活动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摆脱常规行政单位明确的职权划分带来的限制。同时,中心设通过各种工作坊、协会等灵活的吸纳教师参与到中心活动中,使中心组织结构既完整又有一定灵活性。
(二)以支持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本
戴蒙德认为教学中心是“院校变革的推动部门”,开展的工作要以改革为主题。[2]阿尔伯塔大学CTL中心的各项工作,均体现了一切以支持教学为中心的思想。中心的所有项目均服务于教师个体发展,从而实现支持学校教学活动。中心通过对教师个体的职业规划、技术支持、教学咨询、资助奖励等,全方位支持教师发展。
一是提供教学咨询及教学资源,既教师入职关,又为教师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中心设有丰富的教师培训项目,包括强制性培训和自愿型培训。新聘教师入职后,在半年内需按照规定完成强制型培训并通过考核。自愿型培训则面向全体教职人员,教师可根据自身意愿及需求选择性参加,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强制性与自愿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中心还为教师组织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关于教学、教育技术、科研、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讨会或工作坊,中心设立了教学协会,为协会的各类活动提供场地和服务,为教师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中心聘有专职的技术人员,建设了校本教学资源库,教师可免费使用资源库中的各种教学工具、多媒体资源等。中心设有专门的教学顾问岗位,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担任。教育专家要求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高校的工作背景,为教师提供更具综合性的咨询和辅导。教育专员不仅承担咨询工作,为教师提供个体咨询、专业建议、课程设计、混合教学法指导,制作示范项目供教师参考借鉴等,还承担评价工作,通过对教师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评价,特别是没有教学经验的新聘教师,保障了教师的基本授课质量和水平。发达国家在使本国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开,以促进学术、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和协作的同时,更注重在本土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全球大学生。[3]
二是实施必要资助及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心对不同阶段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发展项目,并设有专项资金,资助和奖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活动,为新教师发展为终身教职提供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中心通过对教师的评估及考核,给予教师发展建议,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助教,资助教学研究团队等方式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三)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
CTL中心设立专门的小组开展对新教学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为教师混合式教学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中心设有混合式教学支持小组,由技术支持小组及课程开发小组构成。技术支持小组特别注重对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先进且稳定的通讯及网络设施,提供先进的媒体技术支持;课程开发小组负责为教师提供混合教学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如MOOC等。还通过资助多个教学研究团队,资助和激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及研究,形成良好的教学发展氛围,促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二、对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启示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发布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将教师发展提到了一个空前高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内部分高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心致力于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和支持,搭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讨、交流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将教师教学职能和教师发展结合起来。[4]2011年以来,部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全国来看,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中心建设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高。
笔者分析了国内首批示范教师发展中心,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多数定位为教师培训、资源发布、组织学术讲座等,相对单一,而类似阿尔伯塔大学等国际院校,他们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则更加系统全面。阿尔伯塔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设定多以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教师个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来设置,即提供教学资源、教学交流、先进教育技术等常规支持,为教师提供个体咨询、研究资助等针对教师个体的服务。教师发展中心不仅扮演了服务者的角色,同时还作为质量监控者,对教师的发展情况进行剖析,从而实现对教师个体教学质量提升的“靶向治疗”。这种方式的职能划分相较于我国教师发展中心目前的职能划分,更加完整也更具有针对性,形成了一个“培养——评估——再培养”的完整体系。对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样本。通过对阿尔伯塔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研究,笔者认为,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应从如下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中心全覆盖。借鉴阿尔伯塔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成功做法,国内高等院校也应设置相应的领导机构,可考虑由一名副院长牵头负责中心的全面建设。其他相应部、系领导作为组员,在教师发展中心担任相应的非专职领导,确保教师发展中心的范围能做到全覆盖。
二是搭建教师发展中心体系,提升服务的质量效率。
(1)搭建教师发展体系:依据教师职业发展规律,设计符合教师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兼顾强制性与灵活性的培训体系。为新晋教师设计以教学能力、教学技能、职业道德等为主的强制培训项目,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与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育技术、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及研讨活动,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参与。
(2)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位评估体系,建立教师评价及反馈机制,依据教师评价结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规划和建议。通过评估体系引导教师主动提升技能。
(3)设立教育专员岗位(兼职):聘请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担任教育专员,为教师发展提供指导、解答,组织教师学术交流活动,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技术、教学质量评估、教师职业发展、教师科研等方面有序的开展培训、指导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
(4)设立技术支持中心:建立技术小组(兼),引进先进教学工具,设立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5)设立教学奖励:设立专项资金,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申请。在制度设计上,将教学质量及教学成果作为教师晋升及薪酬调整的因素,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实施。
(6)完善教师档案管理:建立教师学习档案,记录教师的学习、考评、研究、职位发展等情况,通过大数据等工具,为教师培育提供支持。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教师个人档案信息,协助用人部门建立教师个体职业发展计划,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7)建立教师服务信息平台:搭建现代化的符合教师交流习惯的信息平台,促进教师线上的学习交流。通过信息平台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在线服务,提升教师服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汪霞,崔军.本科教学质量: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J].江苏高教,2013(1).
[2]康斯坦斯·库克.提升大学教学能力——教学中心的作用[M].陈劲,郑尧丽,译.杭 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6,143.
[3]SheeLippel1.Creativity and medical education [J].Med Educ,2002,36(6):519-521.
[4]韩丽.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A].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術:应用与创新[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1-396.
责任编辑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