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蓝辉 叶红卫 张春柳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任何一个地区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当前,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已从办学规模高速扩张转变为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学校竞争力上,教师职教能力发展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一个关键因素,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如何描述、定义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构成,对提升职教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一、理论基础:教师专业化理论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教师专业化是指一个人在接受专业教师教育之后,具备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培养高水准、全方位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涵;建立一种基于职业需要的教师素质结构体系,则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与关键。
美国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就开始以“如何有效地成为一名称职教师”为核心问题探索和开发教师的专业化标准,并于1993 年成立專门的机构——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 ( 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Standards for Training,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来制定教师的能力标准模型。目前他们制定的教师能力标准不仅在美国当地作为教师遴选、聘用、能力的认证以及师资评价的重要参考,而且已经翻译为多种语言,成为国际教师认证的基础。
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的基本属性与特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究竟需要哪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应当形成怎样的职业素养结构,成为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和方向的根本问题。
所谓高职教师专业化,是指高职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各种专业的教育组织,通过长期乃至终身的专业训练,熟练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为依托,教师专业化主要由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对于强调“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而言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出发,对高职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进行了探析,以期促进我国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完善。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内涵
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基础是生来具有的脑和感官的解剖结构。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由此定义进行推理,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活动中,“职教能力”就是一个个性心理特征。从“能力”的产出结果考虑,“能力”具有一定的效率和质量取向。因此,“职教能力”可以进一步阐述为高职院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普遍的个性心理特征。
目前国内对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概念内涵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亦无全面系统的研究,但共同的认识是,这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较早提出了“职教能力”这一概念的研究者吴泽(2007)认为,这是一种将劳动、职业技术、教育等相关方面的常识和知识相结合形成的教师职业基础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整合各种知识,形成以基本教学能力、职业技术教学能力、自我发展教学能力和技术创新教学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能力。李耀麟(2011)、陶宇、任聪敏(2015)和张秋埜(2005)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着重传授职业技能,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工作过程或职业实践为导向,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来设计和执行相关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
职教能力是一种能力综合体,综合了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两个特性。一个是专业特性,一个是实践特性。同时又在教师的认知领域、教师的情感领域以及意志和行为领域发挥着作用,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认知积累、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指导方面的核心专业能力。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构成的研究现状
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构成已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戴士弘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的教师,职业教师要具备:(1)专业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同时掌握本专业的实践能力;(2)职业水平,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3)教学水平,懂得学习者的基本的认知规律、课程评价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4)整体素质,特别是社会活动能力等。吴全全(2007)、李耀麟(2011)、李畅、王国庆(2010)和徐国庆(2008)等学者认为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论与方法论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的实际操作能力。梁丹(2016)基于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理论,提出职教能力,即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的总和,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一线岗位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衡量高职教师的基本标准,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关于职教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者普遍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不仅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及实际动手能力等。虽然研究者们提出的能力构成要素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以下三个要素:专业理论知识、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于是,倡导高职教师要下企业实践,学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发展策略,这些不同研究之间正在形成一个系统的逻辑链条,有助于未来相关研究体系的形成。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构成的现实依据: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在教学要求方面,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除了要接受基础教育(文化修养、个人素质等)外,更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专业实践经验。注重实践动手能力,且具有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类型中的一种,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在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实施的“职业型”的高等教育,其特性表现为:
(一)“高等”与“职业”
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与初、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具有知识含量高、成熟度高、适应社会能力强等特点。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性人才,追求的是获得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强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追求的是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适应未来职业技术变化。
(二)“实践性”与“开放性”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体现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以能力为中心,选择教学内容侧重实践培养,实践、实训教学占整个教学的1/3以上。为满足社会多方位的需求,高职院校一般都会有实习、实训基地,办学形式比较灵活多样。
(三)“地方性”“行业性”与“市场导向性”
高职教育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服务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地方劳动市场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别、层次、岗位技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发展速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办学,时刻获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动向,以此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动力,专业计划和课程调整与当地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才能获得发展的持续动力。
高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即具有“双师素质”。2003年教育部《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提出“双师素质”的概念,并做出具体界定:“(1)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服务、管理本专业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并具有讲师或中级以上的教师职称;(2)既有讲师及以上的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3)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基础”。
五、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构成体系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具备多样的职教能力,而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职教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具有自身特点,在借鉴学者们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课程执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学生指导能力三种能力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
(一)课程执行能力
课程执行能力是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
1.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能力是高职教师在完成选择、整合、重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多变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特点都会影响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
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能力不只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的简单选择,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需要,对选择的课程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使之符合職业岗位需求,只有这样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最核心的能力是课程实施能力,包含课堂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学机智等能力,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教师的课堂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板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演示等能力。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清晰、准确、有层次地讲述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很好地调节讲课节奏。课程协调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协调、与学生的协调、与教学环境的协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非预定性的因素,预先制定的课程设计与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要具备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情况。
3.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教师之间相互的教学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检验教师的职教能力是否到达预定的目标。教学评价既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对所授课程和自身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通过积极反思课程内容、过程、方法、策略来提高自身教学品质,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评价包含了三部分的评价形式,分别是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校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学生采用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完成情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对教师采用自我评价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方式。
(二)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是指高职院校教师行业工作经验和实践活动能力。
实践是人类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也是一切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教师必须具备高层次的实践性知识,教学过程需要实践知识的支撑。吴全全提出:职业教师必须掌握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戴士弘认为,职业教师要掌握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和理论,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不再按照本科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模式培养人才,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能力为导向,教学内容紧贴专业的实际能力需求,突出“做、学、教”教学手段。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就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掌握专业理论,还是拥有一技之长的师傅;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拓展者,成为行业技术的引领者。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更要有专业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同时,教学水平要符合专业教学实际。要下企业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服务社会和企业,跟踪了解本行业发展方向,能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技能传授给学生。熟悉专业发展的要求,了解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学习企业解决在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问题的流程、问题的分析,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辅助。获取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具备对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的能力。这也是职教能力的特色和个性。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开展教学和技术服务的能力,树立市场观念,理解企业文化,提高专业技能,促进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这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职教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学生指导能力
学生指导能力是指高职教师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实训、技能竞赛、实习和做好职业规划。
实训、技能竞赛、实习和就业是培养高职学生技能和能力重要的一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满足几方面的要求:(1)学生获得专业的素质和技能,在就业中能发挥谋生的效用。(2)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再学习能力,有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架构,具有获取更高一级技能的能力;(3)在人文素质、做人做事方面、终身学习等方面,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提出,教师应致力于学生及他们的学习;教师具备要教的学科知识以及知道如何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教师应是学习社会中的一员。“高等”和“职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雙重属性,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同时,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架构和发展动态。
职教能力是一种能力综合体,综合了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两个特性:专业特性和实践特性。同时又在教师的认知领域、教师的情感领域以及意志和行为领域发挥着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教师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和更新。准确把握职教能力内涵、界定职教能力构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支持、鼓励教师的职教能力发展。
[基金项目: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校级立项课题“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构成研究”(2017_jy06)。]
参考文献:
[1]梁丹.论CBE模式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借鉴[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04):90-96.
[2]徐国庆.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分析与提升路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96-99.
[3]吴泽.高职专业教师职教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4):57-59.
[4]李耀麟.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48-51.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刘金桂.史秋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43-44.
[7]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80.
[8]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02.
[9]吴全全.论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2):9-11.
[10]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21.
[11]张洪春.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要素关系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