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饭回踩:一种反转型粉丝行为研究

2018-12-04 10:11李建伟王怡冉
新闻爱好者 2018年9期
关键词:粉丝文化把关人网络语言

李建伟 王怡冉

【摘要】“脱饭回踩”是指粉丝不再喜欢之前追随的偶像,并对他进行言语攻击和报复的行为。当偶像与粉丝间利益有所出入时,象征意义的断裂、消费动机的消失、长期英雄叙事的反弹或是“非理性”崇拜的理性纠正,都促使粉丝一反常态,通过互联网平台,采取“回忆—抱怨—解脱”的行为模式,对偶像个人隐私、职业素养等方面发表攻击性言论。在媒介文化娱乐功能越发突出的今天,粉丝话语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景观。以脱饭回踩为代表的反转型粉丝行为,虽然在经纪方的介入下流行周期短,容易被覆盖,但由于传播主体的特殊性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引爆舆论,对偶像个人形象和网络空间秩序造成重要影响,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脱饭回踩;粉丝文化;网络语言;把关人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1]在媒体娱乐功能不断发展的今天,粉丝日渐成为网络群体的重要一支,粉丝文化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媒介景观。

蔡骐指出:“在众多的同伴关系中,粉丝关系或许是最为奇特的一种——因为偶像崇拜,个体之间通过交流互动来确定伙伴关系,进而集结成各种粉丝社群。偶像崇拜在无形中也促使粉丝寻找到了一种新的身份,这种身份已然超越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划分,它取决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2]。杨寄荣认为:“粉丝对于偶像制造过程的积极参与,打破、超越了传统、单向的传播过程,开创了传受双方高度互动、相互融合的新传播格局”[3]。这些观点揭示了粉丝群体传播有其特定的群体规范和群体制约,行为表现具有独特性,值得研究。

就目前而言,国内研究粉丝群体行为的成果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关注粉丝叙事,主要对粉丝宣传和维护偶像的行为进行研究,如朱文毓从叙事学入手,认为粉丝叙事虽然情节不同,但都“最终通过英雄原型的隐喻来强调偶像对于粉丝的强大作用力,以此形成粉丝叙事‘隐形且稳定的内在叙事结构”[4];二是关注粉丝冲突性言语,主要研究不同粉丝群体间的冲突性语言暴力,如洪培琳《冲突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现象——浅谈粉丝微博骂战频发症候》[5]等。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一般都着眼于粉丝与偶像之间崇拜与关怀式的关系,多建立在二者态度一致的立场上,对粉丝与偶像之间发生利益、理念和情绪冲突时所呈现的语言表达则缺乏关注。

2017年10月8日,鹿晗微博@M鹿M于中午12时发布消息:“大家好,给大家介紹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该微博发布两小时后即获得46万+的转发量[6],浏览热度一度导致新浪微博服务器崩溃,相关搜索词也在实时热搜榜前十中占据七席之多。其后,实时拥有46万粉丝的鹿晗应援粉丝站@朝鹿FORLUHAN_鹿晗个站宣布脱饭,大批鹿晗粉丝跟随,#鹿晗掉粉#话题占据微博热搜。接着,社交网站上开始出现以“前粉丝”身份,内容涉及鹿晗人品、私生活等多方面的攻击言论,脱饭回踩现象就此发生。

鹿晗作为90后新生代偶像影响力较大,此次事件中的脱饭回踩现象也具有代表性。对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内容及行为模式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反转型粉丝行为发生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新媒体编辑快速把握同类事件发展动向,更加客观真实地进行内容选择和编辑,引导网络舆论,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粉丝话语反转力的生成动因

脱饭回踩,网络流行词,也称脱粉回踩、出坑回踩。[7]一般分为脱饭和回踩两个阶段,先是脱离某偶像的粉丝组织不再追随和崇拜他,而后对他进行抹黑、贬低等言语攻击和报复的行为。相比于粉丝文化中常见的以维护偶像为目的,发生在粉丝间的冲突性语言暴力,脱饭回踩是在特定事件的刺激下,粉丝从情感到行为产生180度转变的反转型行为。其主体为先前对偶像持续关注和支持的粉丝,有的还拥有前线拍照、接洽经纪公司等与明星在现实生活中的接触,等等。回踩言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易影响更多粉丝,形成规模效应,广泛传播。

(一)意义断裂后的情感发泄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8]在粉丝心中,偶像可能是他们的男/女友、朋友或者家人,年纪小的,他们日常也会以“女友粉”“亲妈粉”“姨母粉”等名称来称呼自己。这体现其与偶像间亲切关系的同时,也佐证了偶像成为粉丝的重要情感寄托这一事实。而当这种象征意义因为媒介事件发生断裂时,粉丝和偶像间的从属关系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鹿晗恋情的公布正是打破了与部分粉丝间“幻想情侣”的关系,“女友粉”们的幻想破灭,身份属性也就随之发生改变。多年积累的强烈痴迷无处释放,很容易在心理落差中异化,凝结成满腔的埋怨和愤恨。此时,网络宽松的言论环境,为她们排解负面情绪提供了通道。为了填补心理落差,曾经最痴迷也最了解的偶像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回踩攻击随即拉开帷幕。

(二)消费动机消失后,经济压力重回视野

近年来,粉丝作为消费主体的强大影响越来越为大众认可。以鹿晗为例,2015年其首次出演的电影《重返20岁》上映四天票房收入破亿元,保守估计鹿晗粉丝贡献数量即超过3000万元。为了给偶像贡献票房,电影上映三周前,百度鹿晗吧就宣布将携手全国26个分会,组织30场包场冲击首日票房,上映后自费观影活动更是从30市(县)变成了百城,活动规模不断扩大。[9]粉丝们包场贡献票房、熬夜刷音源播放、以偶像名义组织公益募捐等行为在当下早已司空见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偶像,风雨无阻,同甘共苦”[10]是大众对他们中不少人的真实写照。非理性的“热爱”消费下,隐藏着的是长期积攒的经济压力。往常,粉丝认为为了喜爱的偶像,花费再多金钱也是值得的,由偶像带来的精神补偿足以填补经济上的拮据。但当偶像行为难以令自己接受,立场由一致变为不同时,价值的天平就会发生偏移,追星曾经或正在给粉丝带来的经济负担就会被放大,成为脱饭的重要原因和回踩的潜在诱因。

(三)英雄叙事下的认知反弹

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并不止于对其表演、歌唱、跳舞等外在表现的欣赏,而是更加强调偶像身上的人格魅力,在意他们所带来的正能量。粉丝对偶像的叙事隐藏着指向一致的叙事模式,书写着粉丝心中的“英雄梦”[11]。在这种长期的英雄叙事模式下,偶像的形象被无限美化和修饰,日渐成为粉丝心中“完美”的代名词。他们不容许任何抹黑和诋毁偶像的行为发生,可以为了维护偶像和任何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但同时他们对偶像的心理预期也随之被提高,一旦偶像出现与粉丝心中形象稍有出入的行为,特别是当偶像行为触犯粉丝利益时,粉丝就会产生强烈的被欺骗感和背叛感,在对偶像失望的同时,记忆中那些曾经被痴迷美化和覆盖的各种细节会被召回。情感的失落和认知的落差很快就会形成反弹,大规模的脱饭回踩就此爆发。

(四)非理性崇拜后的“理性”纠正

粉丝群体常被视为现代文化工业下的“牺牲品”和“受害者”,大众认为他们对偶像的迷恋是病态的、盲目的、丧失理性的。[12]粉丝文化也常被认定为亚文化,不为主流文化所推崇,甚至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挤。对于“污名化”的身份,虽然粉丝们一贯表现得不以为然、离经叛道,但实际上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早已深受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熏陶和影响。比如,他们平时不在意主流媒体对自己偶像的态度,但如果偶像能够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或者出现在《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的节目画面中,他们一定会大肆宣传,并引以为豪。长久以来,粉丝内心都希望得到主流文化认可,向往早日可以实现身份的“去污名化”,但是现实却总不尽如人意。大众虽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粉丝的经济价值,但仍对他们疯狂的行為嗤之以鼻。因此,当偶像与粉丝利益发生冲突时,退去粉丝身份的同时,部分粉丝也急于摘掉“脑残粉”的标识。他们认为自己脱饭是因为看清了真相,已经摆脱了过去“非理性”的标签,回归了理性的社会公众身份。一时间“非粉”的优越感驱使他们感觉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开始将曾经受到的污名转移给那些仍未脱饭的粉丝,指责他们不明真相,把所有的愤怒转嫁给偶像,用过往的追星细节应和着网上的各种黑料,成为Anti粉和黑粉的帮凶。

三、脱饭群体的回踩内容

2017年10月8日,鹿晗微博@M鹿M于中午12时发布微博“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迅速得到广大网友关注。据统计,该微博的评论中,点赞数量超过500的热度靠前的评论共264条,正面祝福态度的仅30条,其中有10条为鹿晗的圈中好友所发。由此可见,对于其恋情,大多数网友的态度并不乐观。

感到震惊和背叛的粉丝陆续取消了对鹿晗的关注,宣布从此脱饭。8日当天,已经为鹿晗应援了六年的粉丝站@朝鹿FORLUHAN_鹿晗个站用其微博小号发表“五年了,很知足”的言论,并配图“分手快乐,祝你快乐”。次日,微博@朝鹿FORLUHAN_鹿晗个站清空了简介,宣告关站。此后,网上流出鹿晗8日晚在朋友圈发布的与关晓彤的合照。自此,以攻击鹿晗私生活及职业素养为主要议题的脱饭回踩开始爆发。

(一)攻击偶像人品和私生活

在传统冲突型粉丝言语中,Anti粉丝,即以攻击特定明星为主要任务的群体,一边以讽刺态度密切关注明星活动,一边对其进行抹黑和人身攻击。[13]而在以脱饭回踩为代表的反转型粉丝行为中,粉丝曾经的热切关注成为坚定鄙夷的合成材料,过去的追星经历细节成为言辞攻击的有力武器。他们以自曝过往前线经历等形式,就Anti粉丝此前对鹿晗抹黑的内容附和式攻击。鹿晗事件中,此类攻击言论主要集中于整容、上学时期打架被劝退、怒怼黄牛事件、相亲隐婚等内容……这些言论直指明星出身、私生活等敏感话题,对偶像的隐私权和名誉权造成很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攻击属性。

(二)攻击偶像职业素养,指责其忽视和消费粉丝

除对偶像本身的攻击外,回踩内容更多集中于指责偶像对粉丝的态度。鹿晗事件中,脱饭粉丝称鹿晗发售专辑、上映影片的时候,大张旗鼓“粉丝是家人”,以此获取更多粉丝的支持。但为了追求女友,接拍劣质电视剧,公布恋情后也未向粉丝好好说明,而是陪女友半夜打游戏,还在朋友圈秀恩爱,罔顾粉丝感受。同时,由于@朝鹿FORLUHAN_鹿晗个站关站后一段时间,无法通过搜索找到用户,不少粉丝认为是经纪团队为防止聚众“回踩”而进行的公关结果,开始指责鹿晗“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如,“@蠢蠢的火龙果:狠心还是你鹿哥哥狠心。朝鹿这种级别的站子,说公关了就公关了,也是替那位站长不值了,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这么多年的心意,独一无二也最感人至深。从出道就有的陪伴,不说尊重,至少感激是必须有的,这倒好,直接给别人屏蔽了,服气。对你鹿的认识在此上升了一个档次”[14]。这类言论,虽然攻击性不及前一类,但是因为直接与粉丝的利益相关,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扩大回踩规模。

四、脱饭回踩的话语模式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粉丝心中也就有一千个鹿晗。每一个粉丝当初喜欢偶像的契机和时间可能各不相同,对偶像寄予的情感也深浅不一,选择“脱饭”后,对偶像的回踩内容重点也可能不尽相同,但在这些看似不同的言语内容下,隐藏着的其实是大同小异的行为模式。由于鹿晗公布恋情事件有相关方面的介入,网络上的回踩言论不少已被删除,下面仅以知乎上的两则评论(知乎匿名用户A和知乎匿名用户B)为例进行分析。

(一)行为表现结构:回忆—抱怨—解脱

普罗普曾在《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将俄国的民间神话故事总结为多个功能序列,认为“神奇故事已知的功能项是有限的”[15]。有趣的是,时下粉丝回踩偶像的言论虽然不是在进行故事叙述,但是却也拥有很强的结构性。尽管回踩言论话语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大致都可以套用“回忆—抱怨—解脱”这一行为表现结构。

1.回忆:证明前任粉丝的身份,罗列为偶像的付出

回踩言论与其他粉丝型话语暴力最不同的即为粉丝身份的反转性,因此回踩的第一步往往是“亮明正身”,通过自言粉丝身份、自述追星行为、自陈追星心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从前对偶像的痴迷。如知乎匿名用户A说“作为一个在韩国时就喜欢他的老粉”,知乎匿名用户B说“再也不用每月拿着那点可怜的工资还要算计着拿出来多少买你那没有营养的专辑,再也不用担心哪天被曝黑料了”。

2.抱怨:认清事实,对偶像发表负面言论

亮明身份后,最重要的“踩”的行为开始进行。多年来为支持偶像事业,粉丝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前述的4种回踩动因的作用下,粉丝们开始发表对偶像的言论攻击。如知乎匿名用户A说:“鹿这个人吧,就是一个从小(在)家里放养,学上一半打架被退学……外面传的家世只不过是粉丝造的人设而已。”知乎匿名用户B说:“你知不知道粉丝辛苦轮博花钱不是为了看你接烂戏带着小女友打游戏到半夜的。恭喜你从躲在一个老女人背后成功变成躲在一个刚成年的女孩背后。也恭喜你少了一批臭名昭著的粉丝吧。”

3.解脱:告别偶像,“祝福”粉丝

回踩攻击部分结束后,脱饭粉丝往往会产生“认清事实真相”的解脱感和优越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一边告别偶像,也有对仍然崇拜偶像的粉丝冷嘲热讽的。如知乎匿名用户A说“886,解脱”,知乎匿名用户B说,“剩下的粉丝你好好对他们吧。祝你安好,四年,再见”。

经分析可以发现,以“回忆—抱怨—解脱”这样的三部曲式的行为进行表达,首先通过亮明身份博取了粉丝和普通网友的关注及信任,为传播效果奠定了信度基础,同时“抱怨”从功能作用的角度来讲,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这部分,回踩的“踩”也就不足成立,最后的“解脱”环节实际是对话语情感的进一步加强,充分表明了对偶像的态度,同时也暗示其他粉丝早日“清醒脱饭”。

(二)行为表现特点:主要通过附议传播,诉诸感性进行间接表达

粉丝型行为多通过网络进行傳播。网络的匿名性给了粉丝更宽松的传播环境,同时“偶像作为公众人物,理所当然被人议论”这样的认知,也使粉丝经常忽视偶像的隐私、名誉等个人权益。也正因为这样,粉丝言语中常有网络暴力发生,呈现出非理性、低俗化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粉丝语言,反转型行为更为婉转,通常是诉诸感性的间接表达。例如:“鹿晗,再见吧,以后请你花你自己的钱打造你的营销帝国,别再煽动你的粉丝为你买专打榜控评轮博了好吗,别再纵容一心搞那些肮脏的积分制坑粉丝和应援站的钱了好吗,别再默许甚至引导你的粉丝去辱骂别人好吗?别让我们这些曾经不清醒喜欢过你的人彻底厌恶你。”[16]代替低俗的辱骂,回踩粉丝的言论看起来更为中肯和稳重,实则具有更加强烈的杀伤力,藏有网络暴力的影子。通过回踩,粉丝将自己包裹在“弱势群体”的身份下,或是借助平和的陈述语气,强力对偶像进行曝光和抨击。

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冲突性粉丝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行为,如“爆吧”“刷帖”“微博评论点蜡烛”等,反转型粉丝语言暴力多采取“跟帖”“点赞”“转发”等附议性的“站队”行为,这与前述诉诸感性的表达侧重密切相关。语言主要依靠前任粉丝身份引起议题共鸣,建立信任基础,然后通过包装过的婉转语言,打造弱势群体形象,引发同情,进一步强化感召力,扩大传播规模。因此,粉丝反转型语言暴力在少有组织的情况下,具有更强的自发性和感染力。

(三)行为传播影响:流行周期短,容易被覆盖

传统冲突性粉丝语言影响很大,双方粉丝常常剑拔弩张,不依不饶,严重的甚至还会衍生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如2010年百度魔兽吧粉丝与韩国组合super〓junior粉丝之间爆发的“69圣战”[17]。但粉丝群体的反转型语言暴力则有所不同,由于是基于粉丝与偶像之间利益相悖的立场,回踩行为爆发的第一时间,就会引起经纪公司的关注,随后调用媒介力量展开危机公关。因而其传播常常是“昙花一现”。如鹿晗此次恋情曝光后,#鹿晗掉粉##关晓彤怀孕##鹿晗隐婚#等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但很快就被撤下,而10月8日当晚在网络上疯狂传播的各种回踩鹿晗的言论,也在第二天消失不见。相较于“69圣战”长达多日、多阶段的话语攻击,以“脱饭回踩”为代表的反转型粉丝语言暴力,更容易因为第三方的介入,覆盖议题,迅速终止。

五、结语

“鹿晗恋情公布”事件中,在偶像公布恋情后,长期崇拜性消费[18]建立的象征意义被瓦解,经济压力反扑,引起埋怨情绪,偶像和英雄叙事中的完美形象形成的落差也带给粉丝巨大的失落感,脱饭现象发生。不甘心的粉丝情绪激动,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回忆—抱怨—解脱”的行为模式,对偶像个人品行、职业素养等方面发表攻击性言论,继而产生回踩。这些言论通过点赞、转发、二次评论等附议式的方式传播,虽然在经纪公司的介入下迅速被撤销和覆盖,传播周期很短,但是因为其极具感染力的表达很容易动摇粉丝群体,损伤偶像的个人形象,也破坏了网络空间正常的传播秩序。

2016年,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9]粉丝群体是网络社群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粉丝行为也是网络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分析和引导粉丝行为,不仅有助于引导偶像与粉丝间的关系走向理性和正常,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也对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脱饭回踩是反转型粉丝行为的典型代表,是以经纪公司为代表的资本力量、商业媒体为主的媒介力量和粉丝围绕“偶像”进行意义构建和争夺的产物。在当下高付出型的粉丝文化中,虽然粉丝的崇拜行为仍“一心向偶”,但其语言攻击却随时都可能“反转向偶”。一旦付出得不到尊重或者与所得的精神回馈有所落差,就可能发生脱饭回踩的现象。此时,新媒体编辑如果不能迅速把握言论动向,仅仅为“蹭热点”跟风发布各种小道消息及不实言论,或者是将全部发言权交由粉丝和资本博弈,就会造成网络传播环境的混乱。因此,针对反转型粉丝行为,如何及时跟进热点,疏导粉丝非理性情绪,澄清事实真相,积极引导舆论,打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值得每个新媒体编辑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传播的叙事特征与编辑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6BXW019)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426/c64094-28303771.html.

[2]蔡骐.粉丝型受众[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4).

[3]杨寄荣,宋玉静.粉丝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

[4]朱文毓.粉丝叙事的特质与语境:以LEE周刊为例[D].苏州大学,2014.

[5]洪培琳.冲突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现象分析:浅谈粉丝微博骂战频发症候[J].现代营销,2018(1).

[6]@微博数据助手https://wfx.51wyq.cn/share/view/j3qLuwlKZ1m

DoQBJa

[7]百度百科.脱粉回踩[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脱粉回踩/22119162?fr=aladdin.

[8]劳伦斯·克罗斯伯格.这屋里有粉丝吗?[M]//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4.

[9]网易娱乐.《重返20岁》4天票房破亿,鹿饭贡献3000万[EB/OL].http://ent.163.com/15./0112/17/AFPBT2QA000333J5.html,2015-1-12.

[10]孙慧英.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J].现代传播,2006(6).

[11]杨寄荣,宋玉静.粉丝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

[12]蔡骐.论大众媒介对粉丝形象的建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13]唐乐水.Anti粉丝:被忽视的青年亚文化[J].新聞传播,2012(11).

[14]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u/3214022397?is_search=0&visible;

=0&is;_all=1&is;_tag=0&profile;_ftype=1&page;=10#1523085234571.

[15]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20.

[16]知乎.如何评价鹿晗公布恋情,粉丝脱饭回踩?[EB/O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399031.

[17]林溪声.青年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逻辑、表征及预警[J].当代传播,2014(3).

[18]甘雨鹤.粉丝文化下的崇拜性消费[J].现代营销,2018(2).

[19]人民网.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426/c64094-28303771.html.

(李建伟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怡冉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粉丝文化把关人网络语言
打破现实与幻想的壁垒
蜘蛛与海星
让荧光棒为自己挥舞
传播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印度电影“把关人”受贿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