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博物馆藏明代火器

2018-12-04 07:20王全福
文物春秋 2018年5期
关键词:火器炮口外径

王全福

(1.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2.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 100038)

明代是中国军事史上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火器类型不断创新,同时吸收外来技术,融合发展,在世界火器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了30余件明代各类火器,基本涵盖了明代火器的各个时期的主要类型。本文将这些火器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分述如下。

一、洪武时期:火器的探索与创制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进行了20余年的统一战争,火器作为新型武器得到重视和发展。军事博物馆藏洪武时期火器可分为重型火器和轻型火器。

(一)重型火器

洪武五年碗口铳。铜质,通长36.5厘米,重15.75千克。合范铸成,有明显铸接范线。铳口呈碗状,口壁较厚,内径11厘米,外径13厘米,可以发射较大的球形弹丸。铳膛呈直筒形,前后有两道箍,铳壁刻铭文“水军左卫,进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后刻“韩”字。药室为球形,尾銎外侈(图一,1)。此铳是水军左卫用的中型火铳,史料记载,洪武三年(1370)七月“置水军等二十四卫,每卫船五十艘,军士三百五十人缮理”[1],这些水军战船都装备了碗口铳。明何汝宾《兵录》记载:“碗口铳用凳为架,上加活盘,以铳嵌入两头,打过一铳,又打一铳。放时以铳口内衔大石弹,照准贼船底艕,平水面打去,以碎其船,最为便利。”[2]制造机构为宝源局,元末明初主要铸钱,洪武时期也是重要的造铳机构。

图一 洪武时期火器

(二)轻型火器

1.洪武六年铜手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通长44.5厘米。铳口有箍,内径2厘米,外径3厘米。前膛较长,膛壁刻有铭文“……洪武六年正月吉日,宝源局造”。靠近药室位置有一道箍,药室呈橄榄形隆起,壁上开有一个小火门,药室前后有箍。尾銎为喇叭形,中空,可安木柄,便于发射者操持,銎口有箍。铳身有明显的范线痕迹,铸造工艺粗糙,铸成后没有经过仔细加工修饰(图一,2)。1962年河北宽城县城关发电厂曾出土一件洪武六年(1373)铭的铜铳,形制与此铳类似[3]。

2.洪武十年铜铳。1971年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墙出土。通长44厘米,铳口内径2.5厘米,外径3.5厘米。前膛较长,药室呈橄榄形,药室两端有两道箍。尾銎呈喇叭形,中空,壁上刻有铭文“凤阳行府造,重三斤八两,监造镇抚刘聚、教匠陈有才、军匠崔玉,洪武十年月日造”。铳的口沿、铳膛、药室前后以及尾銎口沿共铸有五道加强箍(图一,3)。铭文“凤阳行府造”表明,除了中央火器制造的机构外,地方府卫也建立了制造火器的机构,采用“物勒工名”的方法加强质量监管。各卫所制造火器多以镇抚为监造官,教匠是火器制造技术人员,军匠是制造军器的军籍工匠。

洪武时期火器制造体系比元代扩大,前期主要由宝源局统一制造,后期开始允许地方府卫生产;类型更加丰富,创制出口径更大的碗口铳等中重型火炮用于海战,表明洪武时期造铳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铳身铸有加强箍,工艺更加精细,铳壁厚度均匀,膛壁光滑,火铳各部分尺寸日趋合理。

二、永乐至弘治时期:传统火器的繁荣

图二 永乐至弘治时期重型铜质火器

永乐朝进一步加强火器制造的规范管理,逐渐制式化和标准化,一直到弘治时期,中国传统火器制造技术日渐成熟,走向鼎盛。主要分为重型铜质火器、重型铁质火器和轻型火器三类。

(一)重型铜质火器

1.永乐七年“克字二三七五号”铳。通长56厘米,铳口有箍,内径9厘米,外径13厘米。前膛为直筒状,有一道箍,药室呈灯笼状隆起,药室前后有加强箍,尾銎较为平直,銎壁刻有铭文“克字二三七五号,永乐柒年九月日造”(图二,1)。永乐时期,火铳铭文样式简化,只有编号和制造年、月两个内容。《明史》记载:“(永乐)七年,置调军勘合,以勇、敢、锋、锐、神、奇、精、壮、强、毅、克、胜、英、雄、威、猛十六字编百号,制敕调军及遣将,比号同,方准行”[4],其中包含“克”字编号。这是一件中型火器,口径较大,可以发射较重的弹丸,随军携带。

2.弘治十八年碗口铳。由碗口、前膛、药室、尾銎四部分构成,通长26.5厘米,比洪武五年(1372)碗口铳短。壁厚,铳口似碗形,内径7.5厘米,外径11厘米,碗底有一道箍。前膛筒状,膛壁上刻有“弘治十八年奏准,胜字号”铭文。药室呈圆球形,上有引芯孔。尾銎前细后粗,微呈喇叭形,銎壁刻有“徐”字(图二,2)。明中期,碗口铳依然在大量装备,《大明会典》记载:“弘治以前定例,军器、鞍辔二局三年一造,碗口铜铳三千个,手把铜铳三千个。”[5]619碗口铳存在很多缺陷,戚继光认为“碗口炮腹小、口大、项短,药少子重,发出无力,不堪用”[6]485。实战中逐渐被淘汰。

(二)重型铁质铳炮

1.早期四箍铁炮。整炮合范铸成,范线明显。炮身通长77厘米,炮口外侈,内径8厘米,外径21厘米。炮身有四道宽箍,炮膛到炮尾逐步变粗,炮尾直径29厘米,底部宽大,便于装填弹药时竖立起来。可能是初期铸造铁炮经验不足,此炮尾部工艺粗糙,孔隙较多(图三,1)。明邱浚《大学衍义补》提到:“今炮之制,用铜或铁为具如筒状,中实以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线,用火发之。”[7]铳身采用多道宽箍,是为了增强炮膛抗压强度,提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

图三 永乐至弘治时期重型铁质铳炮

2.宽箍式铁炮。馆藏有两门,1979年江苏省镇江市福利院地基下出土。炮身呈圆筒形,通长74厘米,炮口内径7厘米,外径19厘米。炮口、炮身和炮尾有五道加厚宽箍,其中炮口、尾箍各宽5厘米,炮膛三道箍分别宽9厘米、15厘米、9厘米(图三,2)。1986年镇江市博物馆史宝珍在《镇江出土的明代火器》[8]一文中根据该炮形制特点,推测应系明初所造。

3.一箍式铁炮。1979年江苏省镇江市福利院地基下出土。通长95.5厘米。炮口加厚外侈,内径7.5厘米,外径15.5厘米。前膛有一道环形宽箍,药室凸形隆起,直径17厘米,尾部加厚,呈喇叭形,尾径20厘米,重87公斤(图三,3)。明代前期火炮大都没有耳轴,发射时将火炮安设于坑内,固定发射,后来变为安装在固定木架上,前膛的圆箍既可以防止炸裂,又可以用于固定炮架。

4.三箍式铁炮。1979年江苏省镇江市福利院地基下出土。通长64厘米,炮口加厚,内径6.5厘米,外径11.5厘米。前膛有三道较窄的圆箍以加强膛壁。药室凸形隆起,直径17厘米。炮尾呈喇叭形,尾径16厘米。整门炮从炮口至炮尾由细变粗,尾部宽大,便于立起装填火药和弹丸(图三,4)。

5.牛腿炮。山西省博物馆调拨。铁质,通长65厘米,形似牛腿。炮口加厚外侈,内径6.5厘米,外径14.5厘米。炮膛有三道圆箍,药室凸形隆起,直径17厘米。炮尾呈喇叭形,尾径20厘米。形制特点与“三箍式铁炮”类似(图三,5)。

6.竹节铁炮。形制与三箍式铁炮类似,更为细长。通长72厘米,炮口加厚外侈,内径6.5厘米,外径12厘米。炮膛有三道较窄的圆箍,药室凸形隆起,直径16厘米。炮尾呈喇叭形,弧度更大,炮尾宽大,炮身和炮膛内部光滑细腻,制作精良(图三,6)。

为了防止药室火药造成的巨大压力,这一时期的火铳,一方面增加铳壁厚度,另一方面增加多道加强箍,尤其在药室和炮膛做重点防护。

(三)轻型火器

图四 永乐至弘治时期轻型火器

1.永乐“壹千陆佰贰号”手铳。铜质,通长29.5厘米,铳口内径2厘米,外径3厘米。铳口有唇沿箍,管状前膛,膛壁刻有铭文“壹千陆百贰号”,靠近药室有两道箍,后接隆起的圆形药室,药室一侧有圆形的槽,槽无盖,内有一引信孔,孔径0.3厘米。尾銎呈喇叭形,直径3厘米,銎沿加箍,銎中空可插木柄(图四,1)。明初手铳多为铜质,“永乐元年奏准,铳炮用熟铜或生熟铜相兼铸造”[5]2619。手铳统一编号反映了当时由朝廷军工部门统一制造和管理手铳的状况。

2.“岁次乙未省府铸造”铳。铜质,通长42厘米,铳口内径2厘米,外径3厘米。铳膛至铳口呈喇叭形,药室为橄榄形,尾銎略外侈,铳膛刻有“岁次乙未,省府铸造”铭文(图四,2)。明代乙未年有永乐十三年(1415)、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四年(1535)和万历二十三年(1595)。此铳膛壁外侈,不利于集中火药力量增加射程,具有明代前期特征;标明是地方省府铸造,永乐时期明确规定“凡火器,系内府兵仗局掌管,在外不许成造”[9],应不是永乐时期;明宪宗“成化二年令天下卫所照依原定则例督匠按季成造军器”[5]2621,朝廷批准一些地区有限制地制造一些火器,作为中央的补充,因此此铳可能为成化年间生产。

3.正统九年铜铳。1978年辽宁省辽阳市出土。通长36厘米,铳口内径1.2厘米,外径2厘米。管状前膛,后部略粗,前膛无箍,药室为椭圆形空腔,上有长方形槽,内有直径0.2厘米的一个小引信孔与室腔相通,槽上原扣盖已佚失,药室前后各铸一道加强箍。尾銎为直筒状,有唇沿箍。銎壁上刻有铭文“胜字三万八千陆百伍拾陆号,正统玖年拾月日造”,反映出此时手铳制造数量巨大(图四,3)。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命工部造手把铳给各边……敕宣府大同冀州永平辽东各边总兵等官、永宁伯谭广等曰:朝廷特命内官提督神机铳炮,遇有贼寇,相机取用”[10],辽阳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辽东镇的驻地。

明永乐到弘治时期,传统火器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品种和数量进一步增加,出现体形更长、膛壁加厚的大型管状火炮;火器制造材质由铜向铁转化,铁质大型火器已成为主要趋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制造工艺规范统一,多铸造加强箍,重点对药室、靠近药室的铳膛以及口沿部位进行防护;装弹方式仍然是传统前装式,在发火装置上没有出现革命性改进和突破。

图五 佛郎机(嘉靖、万历时期)

三、嘉靖、万历时期:佛郎机盛行与传统火器的进一步发展

明正德末年,佛郎机传入中国,郑若曾《筹海图编》记载:“刑部尚书顾应祥云,佛郎机国名也,非铳名也。正德丁丑,予任广东佥事,署海道事,蓦有大海船二只,直至广城怀远驿,称系佛郎机国进贡……其铳以铁为之,长五六尺,巨腹长颈,以小铳五个轮流贮药安入腹中放之。”[11]这是一种与传统火器截然不同的后装滑膛炮,嘉靖、万历时期大量仿制和装备部队。与此同时,传统中国火器不断创新,向前发展。

(一)佛郎机

1.嘉靖二十四年造佛郎机。1984年河北省抚宁县城子峪古长城倒塌的军械楼处出土。铜质,通长63厘米,重4千克。铳口有唇箍,内径2.5厘米,外径4.5厘米。前膛有两道箍,膛壁刻有“嘉靖二十四年造,胜字三千二百五十八号”和“隆庆四年京运”两处铭文。弹仓长18厘米,宽6厘米,凹下呈半圆形,内有一件子铳,靠近尾銎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孔,可插销子抵住子铳尾部;尾銎中空,銎壁刻有“铸匠刘春”铭(图五,1)。“戚继光云:此器乃天下通有之利器……一号长九、八尺,口必容铅子,每丸一斤,用药一斤;二号长七、六尺,口必容铅子,每丸十两,用药十一两;三号长五、四尺,口必容铅子,每丸五两,用药六两;四号长三、二尺,口必容铅子,每丸三两,用药三两半;五号长一尺,口必容铅子,每丸三钱,用药五钱。”[12]5179此铳基本符合四号佛郎机的长度。

2.子铳

(1)嘉靖佛郎机子铳。铜质,共3件,与前述母铳同地出土。形制相同,由前膛、药室、尾冠三部分构成。通长15.5厘米,重0.85千克,铳口内径1.5厘米,前膛长8厘米。通体三道加强箍,铳身阴刻铭文一行,其中两件铭文分别为“胜字一千六百二十三号”和“胜字四千十三号”,另外一件铭文不清。药室长6厘米,中部上方有一小火线孔,两端上方各有一个提鋬,均有孔,可用于瞄准。扁平尾冠长1.5厘米,可在母铳内卡住固定(图五,2)。赵士祯在《神器谱》中介绍子铳:“长六寸,重十两许,前有圆小嘴,后有扁方旬,旬中有眼,受梢钉,防前撞、后坐。药二钱五分,弹二钱。”[13]

(2)万历二年中样佛郎机子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遗址出土。铜质,铳身通长38厘米,铳口内径3厘米,外径5厘米。共六道箍,第二道和第四道箍上有带孔提鋬,穿有一个环形提梁,便于提拿。药室上有火门槽,带盖,可防止引信被打湿。尾部为半圆柱形,刻有铭文“胜字壹万柒千壹百拾肆号,佛郎机中样铜铳,万历贰年,兵仗局造”(图五,3)。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修黄崖关长城,多置火器。中样佛郎机出土实物较少,此铳自铭证实了其存在,至万历时期兵仗局已大量制造。

(3)嘉靖九年流星炮子铳。1984年河北赤城县古长城脚下出土。铜质,共2件,形制相同,通长29厘米,铳口内径2.5厘米,外径3.5厘米。铳身有四道箍,在第二道和第四道箍上有带孔提鋬。药室呈灯笼形,上有火门槽,内有引信孔。一件尾壁上刻有铭文“胜字捌百拾捌号,流星炮,嘉靖庚寅年造”,另一件铭文“胜字捌百贰拾贰号”(图五,4),庚寅年为嘉靖九年(1530)。《大明会典》记载:“流星炮,嘉靖七年(1528),用黄铜铸一百六十副,发各边试验,式如佛朗机,每副炮三筒,共重五十九斤一十四两。”[5]2620流星炮构造、性能与其他佛朗机基本一致,区别主要是母铳的铳管较长,有利于提高射程,装弹室为方形等。

图六 嘉靖、万历时期的大型火炮和多管径轻型火器

(4)铁佛郎机子铳。共2件,通长29厘米,铳口内径3.5厘米,外径4.5厘米。铳管为直筒形,没有箍,铳壁有弓形手柄,在手柄右下方有一个火信孔,尾部扁平,便于卡在母铳药室内(图五,5)。这两件子铳为了节约材料,用铁皮随意卷成铁筒,厚薄不一,制作粗糙,戚继光曾申斥这种现象:“缘所制之人,洞晓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无一毫认真之心,不过卷成铁筒而已,腹内未曾用钢钻钻光,以致铅子不得到底,出口不直,铳身单卷成器,时有炸损。”[6]485

(二)受佛郎机技术影响的大型火炮

1.万历二十年“仁字伍号大将军”铁炮。通长145厘米,炮口内径11厘米,外径21厘米。炮身铸有九道箍,在第三道箍上有一个拱形准星,吸收了佛郎机的瞄准功能,第九道箍比其他箍更大,上有两个圆柱形耳轴。药室凸形隆起,上有火门槽,内有引信孔。炮尾呈喇叭形,尾壁上铸有一个铁环,可用于火炮吊装和瞄准。在每道箍上各刻有一行铭文:“保阵边疆,仁字伍号大将军,巡抚顺天都御史李颐置,整饬蓟州兵备佥事杨植立,整饬永宁兵备佥事杨镐,监造通判孙兴贤,万历壬辰孟冬吉日,兵部委官千总杭州陈云鸿造,教师陈胡,铁匠卢保”(图六,1)。壬辰年为万历二十年(1592)。明中期以后,出现威力巨大的大口径火炮,被称为将军或者大将军,此炮的形制还不属于红夷炮类型,多道固箍与明代中国传统铁炮相似,但耳轴和瞄准装置吸取了佛郎机的新技术。

2.万历大将军炮。铁质,形制与“仁字伍号大将军”炮类似,炮身通长144厘米,炮口内径11.5厘米,外径20.5厘米。炮身共有九道铁箍,第八道箍断开,第九道箍上原有两个耳轴,目前仅剩一侧耳轴。药室凸形隆起,炮尾呈喇叭形。炮身铸造粗糙,锈蚀严重,铭文已无法识别(图六,2)。茅元仪曾指出:“旧制大将军炮周围铁箍,徒增斤两,无益实用,点放亦不准”[12]5185,戚继光也认为传统大将军炮“体重千余斤,身长难移,预装则日久必结,线眼生涩,临时装则势有不及,一发之后,再不敢入药,又必直起,非数十人莫举”[14],即将被外来的红夷大炮取代。

3.十箍铁炮。炮身通长79厘米,炮口内径4厘米,外径8厘米。炮口有加强箍,炮身均匀铸造了六道箍,尾部有紧密贴合的三道箍,有一个垂直树立的铁销,尾径10.5厘米(图六,3)。此炮形制与文献中虎蹲炮类似,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创制了这种轻型火炮,“今乃特造熟铁炮,长二尺,腹内粗二寸余,外用五箍,光磨如镜棱而可爱……后尾稍用,去土三四寸不等,相地方高低前下二爪钉,后用双爪尖绊下,在四箍后,将前后箍俱前抵炮身大箍之眉,庶不退走”[15]652。此炮比前述文献记载多一道箍,尺寸略长,但《练兵实纪》也记载虎蹲炮有多个型号,其尾部铁销可能是用来下爪钉用的。

4.长管竹节火炮。铁质,通长191厘米,炮口内径5厘米,外径10厘米。炮口管壁加厚,前膛共有十二道窄箍,后膛有五道箍。铸有耳轴,两耳轴上装有一个尖状的铁销子,可能是用来插在炮架上以旋转火炮。尾銎长约27厘米(图六,4)。此炮与《兵录》中记载的百子铳近似,“铳管长,长则直而利远”[15]500,且能透重铠。明代火器的炮身、铳身的长度一直在逐步加长。

(三)技术创新的多管轻型火器

1.三眼铳。铁质,通长64厘米,铳身有四道箍,将三个单铳箍在一起,呈“品”字形布局,每铳铳口内径2厘米,外径4.5厘米。后接药室,药室开有火门,三个单铳的尾部汇集,合用一个尾銎柄(图六,5)。何汝斌指出:“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可着铅子二三百个,伺敌三十步内对准而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无有不中。虏马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铁盔铁甲,虽利刃不能入,唯以此铳击之。”[16]《武备要略》记述了三眼铳的制作方法:“三眼铳管约长一尺,铳口如鸟铳,大可容铅弹三钱。铁要炼熟,两筒相包,务使合缝密实,眼内大小得宜,亦以钢钻稍车之,使眼内光直,出弹方准。三管攒而为一,用箍三道或只用口箍一道,眼要挨底钻,使不后坐。铳后共打一库箍,装木柄,柄后用一铁钻或以铁箍。”[17]

2.四眼铳。安徽省潜山县潘下乡出土,出土时间不详。铁质,通长49厘米,铳身由四个铳管合成“田”字形,每个单铳的铳口内径1.5厘米,外径3.5厘米,有三道铁箍将其固定在一起。四个铳管共用一个尾柄,每个铳管各有一个火门,尾銎尾柄中空可以安装木柄(图六,6)。《大明会典》记载:“四眼铁枪,嘉靖二十五年造。”[5]2619四眼铳出土实物较少,此铳印证了文献的记载。

佛郎机是一种后装式火炮,采用了子母铳的结构,子铳预装火药,轮流装入母铳,提高了作战效率,铳膛管较长,提高了射程,带有准星或照门,提高了射击精度,这一技术深刻影响了中国火器的发展。随着中西方技术交流,中国传统火器不断创新,或加大口径,增长炮膛,或采取多管形式,形成了火器发展的高潮。

四、天启至崇祯时期:红夷大炮时代来临

明朝后期,欧洲制造的红夷大炮传人中国。所谓“红夷”,原指荷兰与葡萄牙,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这种大口径重型火炮迅速占据了火器的统治地位,沿用300余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一)红夷大炮

1.天启二年红夷大炮。铁质,通长305厘米,炮口内径12厘米,外径23.5厘米。管壁较厚,炮身铸有六道箍,炮口的箍线以下套有两道铁质带状箍。炮身中部两侧各有一只炮耳。炮身刻铭文“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左下方刻有编号“第十四门”,炮身刻盾形徽标。尾部形如覆笠,顶端有球珠(封三,1)。“两广军门胡”指时任两广总督的胡应台。明军在萨尔浒战役失败后,徐光启联络李之藻、张焘等人从澳门购炮,“澳商闻徐光启练兵,先进四门,迨李之藻督造,又进二十六门。调往山海者十一门,炸者一门,则都城当有十八门,足以守矣。”[18]此炮为天启年间从澳门引进,当时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徐光启在通州督练新军,光禄寺少卿兼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李之藻也积极上疏主张购买和仿制西洋铳炮,两广总督胡应台购募了22门红夷大炮,派人押解进京。这些炮是葡萄牙人从搁浅在澳门附近的“独角兽号”英国舰船上拆下来的舰炮,属于英国16世纪后期制造的前装滑膛加农炮,倍径设计先进,结构合理,身管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巨大,比佛郎机更先进。

2.崇祯二年红夷大炮。铁质,通长约170厘米,炮口内径7厘米,外径25厘米。炮口加厚,略外侈,炮身呈锥状,逐渐变粗。前膛有紧密排列的三道箍线,两个圆柱形耳轴设在炮身中部,后膛也有三道平行箍线。尾部形如斗笠状,顶端有球珠,用作拴系固定之用(封三,2)。炮身铸有凸起的阳文铭:“结二千斤,两广军门王造,督造官陈汝器。”“两广军门王”指的是王尊德,其在崇祯元年(1628)任两广总督,崇祯四年(1631)卒于任内,曾积极主张仿制红夷大炮。这门炮从炮口到炮尾明显加粗,当时的火器制造者已经认识到靠近药室的膛壁承受比较大的膛压,这是当时火铳设计科学性提高的表现。

图七 天启、崇祯时期传统竹节式火炮

3.崇祯六年红夷大炮。铁质,共有两门。一门通长152厘米,炮口内径6.5厘米,外径19厘米,炮身铸铭文“崇祯六年,岭西道左布政王,总督两广军门熊,督造官万文浩、何吾疑、张尚文”;另一门通长153厘米,炮口口径6.5厘米,外径18厘米,铸铭文“崇祯六年,总督两广军门熊,岭西道左布政王造,督造官万文浩、何吾疑、马继龙,广西”。炮口加厚,外侈,炮膛至炮尾逐次变粗,炮口和尾部均铸有加强箍,炮身三分之二处有一对圆柱形炮耳,每侧炮耳上方都有一个弓形装置,可平放在炮架上(封三,3)。“两广军门熊”是指熊文灿,崇祯五年(1632)任两广总督,与王尊德等人都积极主张仿制红夷大炮,用来围剿海寇。

4.崇祯十年红夷大炮。铁质,通长206厘米,炮口内径8厘米,外径26厘米。炮口为加厚圆柱形,上有准星,炮口与炮膛间有一道箍,炮身中部有四道箍,两侧各有一根圆柱形耳轴。后膛有一个方形凸起的药室盖,尾部由四道圆环组成,类似斗笠,尾部有不规则尾钮。前膛铸有铭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铭文为“总监中西二协御马监太监邓希诏,总督蓟辽等处兵部左侍郎张福臻,分监中西二协御马监太监杜勋,巡抚顺天等处都察院御使吴阿衡,崇祯十年五月吉日”,下部为“户部管饷郎中王征俊,密云兵道付使刘镐,镇守西协总兵吴国俊,密云管饷通判朱朝动,密云县知县王应元,总监中军游击□□□,总督中军参将□□□”(封三,4)。邓希诏为崇祯派到蓟镇的监军太监,蓟辽总督张福臻与其有隙,被迫辞归故里,邓希诏最终因清军破城被处死。

(二)传统竹节式火炮

1.崇祯十四年造竹节炮。北京密云县文物管理所移交。铁质,通长82厘米,炮口内径8厘米,外有一道铁箍,口径19厘米。前膛共有6道箍,其中第一和第二道箍上各有一个凸起的准星。药室呈凸形隆起,上有火门和火门盖。炮尾较直,末端外侈(图七,1)。此炮吸收了西方瞄准装置,提高了射击精度,相对轻便易携带,可以用于野战。

2.崇祯十四年铁炮。通长82厘米,炮口内径8厘米,外有一道宽箍,直径22厘米。前膛有三道宽箍,铭文“崇祯十四年拾月记,神机营四营三司头队二号”。药室凸形隆起,炮尾似喇叭形(图七,2)。神机炮是一种中型火炮,由明初的小型将军炮发展而来,最初为神机营用炮,到明末已普遍使用。

天启、崇祯时期,红夷大炮传入我国,炮管长,管壁厚,设有准星和照门,射程和威力远超以往的大将军炮;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膛压变化原理;在炮身的重心位置设置圆柱形炮耳,可以调节射角,改变射程。这一时期神机炮等传统火器仍大量装备,不过吸收了红夷大炮很多先进的技术特征。

[1]解缙,等.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四:洪武三年七月壬辰[M].影印本.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061.

[2]何汝宾.兵录:卷十二:火攻:碗口铳[M]//《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九册.明崇祯五年刻本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子9—663.

[3]郑绍宗.河北发现元明时期的管状火器:铜炮、铜铳的研究:下[J].华夏考古,2016(2):77—94.

[4]张廷玉,等.明史:卷九十:兵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11.

[5]李东阳,等.大明会典:工部十三:军器军装二:火器[M].明万历刊本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

[6]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储练通论:原火器[M]//《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19册.清京都琉璃厂摆板本影印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7]邱浚.大学衍义补:卷一二二[M]//于敏中,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经部:卷二千七百三十二.台北:世界书局,1985.

[8]史宝珍.镇江出土的明代火器[J].文物,1986(7):91—94.

[9]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五[M].明万历刊本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10172.

[10]孙继宗,等.明英宗实录[M].影印本.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2238.

[11]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十三:经略三:兵器[M]//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第58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2]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火器图说一:佛狼机[M]//《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27—36册.明天启刻本影印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3]赵士祯.神器谱:神器杂说三十条[M]//郑振铎.玄览堂丛书:第四册.明万历间精刊初印本影印本.台北:台湾“中央图书馆”,1981:18—207.

[14]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军器解[M]//《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19册.清京都琉璃厂摆板本影印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5]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五:布城诸器图说篇第十五[M]//《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18册.明万历十六年李承勋刻本影印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6]何汝斌.兵录:卷十一:火攻杂说[M]//《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九册.明崇祯五年刻本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9—653.

[17]程子颐,等.武备要略:火攻总论:三眼铳说[M]//《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二十八册.明崇祯五年刻本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子28—33.

[18]温体仁,等.明熹宗实录:卷六八:天启六年二月戊戌[M].影印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270.

猜你喜欢
火器炮口外径
炮口制退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敷设线缆用材料
敷设线缆用材料
三角形边长与内外径之间的三个不等式
一种便于连接的塑料管
高空灭火器
炮口结构参数对炮口性能的影响分析
炮口制退器效率计算方法分析
复合式炮口制退器上舰研究
明代火器的运用与军事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