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礼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层次,也要让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套路和思想,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写作。在教師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都是分类指导的思想,但成果不尽如人意。从教学效果这一点出发,创新性的作文指导体系亟待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如今,小学生的文章都如出一辙,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观点。文章的亮点无处可寻,每篇文章的内容也相差甚微。并且,从几十年前到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并没有太大的进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太过于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作文分类指导教学进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兴趣引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小学生的作文都呈现出一种情感空缺化的趋势,文章辞藻华丽,但都华而不实,缺乏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今的趋势是教师迫切希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此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往往被忽略。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作文教案中的《走近书法名家》,小学生对书法的理解能力仅仅是停留在好看与否,对书法的内涵和笔法也只是浅尝辄止,更别说对书法家的了解有多少了。这种作文习题明显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并且对学生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就容易天马行空,让文章读起来很空。
2.缺少及时反馈
作文教学的一般模式都是老师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然后学生将完成的作文上交给老师,老师再进行评价打分。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老师一般会花费一周的时间来批改作文。这种反馈模式,信息的交流很慢,学生不能及时收到老师的修改意见。除此之外,当作业回到学生手里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忘记了最初写作的构思和中心观点。这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极其不利。
3.缺少实际联系
《二十年后回故乡》是人教版五年级作文题目之一,这个题目不仅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教师高分作文的标准是要思想深刻。而小学生都还只是十一二岁的稚嫩的孩童,在生活和心理上都难以达到老师出题的要求。这种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题目,让学生在写作时会感到十分迷茫,阻碍了学生真实想法和情感的表达。长此以往地进行这种写作,让学生会更善于套路写作——套用一些通俗的框架,再胡编乱造一些内容,凑整一篇文章。越来越多的套路写作让学生逐渐失去写作的动力和写作的自信,也成为作文教学创新的一大绊脚石。
二、教学创新的策略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要一开始就灌输写作技巧和写作要求等内容。首先,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讲这些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其次,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也会让教师上课缺少激情,容易使教师对教育事业失去最初的热爱,这就会导致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游戏往往是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教师可以采用以游戏为主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透彻,也更容易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2.采用小组讨论模式
由于在写作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往往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那么,教师就应该创造性地想出一个新的作文指导模式来让学生在写作方面真正的进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作文的互评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写作有着多方面的认识,还可以减轻老师评改大量作业的负担。在老师给出评价要求后,学生可以自行组队,将自己的文章放到组内让同学进行批改,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文章的优劣点在哪里,也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写作的好与坏,可谓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作文题目联系实际
考虑到小学生的阅历有限,教师在作文的选材上更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产生共鸣、有感而发。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作文是让学生写父母的爱,不管是从题目思想的深浅还是从与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题。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也是陪伴我们最久的人,所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父母对我们的爱,这就让学生容易上手,也可以借机表达对父母的爱,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是一篇文章真正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改变评价模式和贴近实际生活这三个方面出发。纵然作文水平是由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来反映的,但是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表达是辞藻堆砌不出来的,往往需要学生真正把自己带入到题目创设的情景中并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选材上要更多地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学生学习和各方面的情况,选出最适合学生写作的题目。
参考文献:
[1]王琴.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52.
[2]董长征.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5):62.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