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不去的童年

2018-12-02 22:30贺思嘉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小说创作孙犁

贺思嘉

摘要:孙犁小说创作中的深层冲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源于其无法排遣的童年情结。这种情结由主客观两个因素共同形成,具体表现为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浓郁的家园情怀,追求纯美人性三个方面。这也使其艺术风格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扩大了作品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孙犁;小说创作;童年情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对于情感丰富的作家们来说,童年的记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成年后,一些浮光掠影的浅层印象,犹如满江春水悄然流逝了,而那些童年时代埋下的、长期萦绕在心田的各种情感因子,经过岁月波涛的冲洗,却依然沉淀在记忆的土壤中,潜滋暗长,成为一种永远也无法排遣的情结。当作家们执笔为文时,这些情愫便不自觉地冲破意识的堤防,流布于笔端。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一位作家能拒绝童年生活记忆的眷顾。然而,在作家群体中,像孙犁那样经常直言不讳地提到童年情结对自己创作的巨大影响的,似乎也不多见。

1913年,孙犁出生在河北省安平县东辽城村。虽然家境清平,衣食难继,然而孙犁的童年生活是愉快的。他曾经不止一次说过:“人的一生,真正的欢乐,在于童年。”“对于我,如果说也有幸福的年代,那就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岁月。”童年的生活场景,童年的情感体验,对作家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对于“幼年的感受,故乡的印象,对于一个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正像母亲的语言对于婴儿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家一同成熟着,可以影响他毕生的作品。”这是孙犁对自己创作的最好阐释。

与其他作家略有不同的是,孙犁对自己创作中的童年情结有自觉的、清醒的认识,并在创作中自觉地追求。根据德莫斯等心理学家的考察,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的出生意象和童年意象能够“执着的活跃于许多成年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毕生的追求。孙犁正是如此。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总是试图再现童年生活的记忆,重演童年生活的场景。在《铁木前传》这一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如此严肃重大的主题的作品中,作者仍然不能释怀儿时的记忆。小说一开始,便通过儿童的视角,极力渲染木匠劳作的欢乐:“叮叮当当的斧凿声音”“那熊熊燃烧的火光”“多么引诱人”,多么“可爱”啊!小说的结尾,作者更是加入了大段的内心独白:

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像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

然而,就整篇小说而言,该段文字似乎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作者甘于冒着破坏全文结构的危险,也要打开童年情感的闸门,一泄为快。这份执着,也折射出童年情结在孙犁心中郁结之深。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和意识。在心理黑箱中,只有一小部分心理现象浮在上面,而绝大部分则沉入箱底,成为无意识。并且,“不但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远比有意识的心理过程玄虚奥妙,而且无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无意识在深层次上决定着意识的来源,决定着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外在表现。“往事依稀深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岁月的风雨,早已侵蚀了那些童年记忆的表层印象,更多的童年体验被压抑到了潜意识的层面。因此,孙犁的小说中,任童年的情感记忆像《铁木前传》那样喷薄而出、酣畅淋漓的并不多,而大多数时候,这种童年情结,主要以一种隐性的、被伪装的形式宣泄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女性的依恋,对故园的眷恋,对纯美人性的渴求。

孙犁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会塑造一位生动可爱的女性形象,《山地回忆》中天真、顽皮、纯洁的小姑娘;大胆活泼,带着几分浪漫的吴召儿,温柔贤淑的水生嫂,泼辣大方、颇具男儿风范的双眉,含蓄稳重的春儿和秀眉,等等。孙犁对女性的关注、对女性的赞美,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作家。他曾这样解释道;“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他们。”但是,孙犁何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他的童年生活、内心世界时,答案似乎清楚了。在孙犁的生活中,两位女性支起了他的整个世界。一位是他的母亲,另一位是结发妻子。在谈到她们时,孙犁总是满怀感激之情:“我的语言,像吸吮乳汁一样,最早得自母亲。母亲的语言,对我的文学创作,影响最大。母亲的故去,我的语言的乳汁,几乎断绝。其次是我童年结发的妻子,她的语言是我的第二个语言源泉。”关于母亲,孙犁谈得并不多,也许是不忍去触动记忆的伤口。但这段文字,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无以复加。孙犁的结发妻子,从孩提时,便一直默默地关心爱护着他。后来,孙犁参加革命,两人长期两地分居,一别数载,她一个人任劳任怨、扶老携幼,支撑着整个家庭。她的温柔贤惠、体贴关怀,成为孙犁的精神支柱。正是这两位女性,从孩童时起所给予孙犁的关爱,使孙犁的童年情结中,对女性充满的无限的依恋。这种来自童年的情感记忆,较之成年人而言,少了一份理智,多了几分单纯、执着,使孙犁笔下的女性带有浓厚的童年想象的色彩,否则,便不可能是每一位都是正面、健康、令人崇拜、让人向往的。也因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个刁泼、蛮横的妇女,在《山地回忆》中,竟能幻化为质朴热情又不乏纯真的小姑娘。

正是童年情结在潜意识中的翻动,当作家以一种异性的眼光来打量生活中的女性时,更多地关注到她们美好的一面。在进入文本时,便不自觉地将童年时代所形成的心理意象投诸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上,“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流溢出女性所能展示的所有美德:纯美、善良、温柔。《山地回忆》中的小姑娘,一出场便不乏頑皮、狡黠,把“我”戏弄一番后,当看到“我”没有袜子穿时,主动献出自己珍藏多时的一块布料,替“我”缝成袜子。小姑娘的形象也由单纯进而转为异性的关切。《光荣》里的秀梅,为了照顾一家抗属,承担起了一个本与自己毫无瓜葛的家庭的重担;《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虽然情感上与丈夫难舍难分,但仍理智地支持水生投身抗日。此外,《村歌》里的双眉,《风云初记》中的春儿,《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等,都摇曳多姿,流光溢彩,使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黯然失色。这些女性,虽各具形态,却都散发出母性的光芒,给男性以依赖感和亲近感,犹如一片可以放下一切生活负累,停泊休憩的港湾。这正是儿童视角中的女性所具有的特性。作家的童年情结在这些女性形象上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家,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人类情感的凝聚点,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物象,策划功能为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归属地。孙犁的许多作品,便弥漫着浓郁的家园情怀。

十二岁就离开家乡的孙犁,关于故园,基本上是童年记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是一片宁静温馨、充满人情美的世界,是一片无异己感、陌生感,可以让心灵得到安宁的天地。那里有善讲故事的德胜大伯,有一起玩耍嬉戏的儿时伙伴,更有牵肠挂肚思之深切的家。几十年军旅生涯,客居他乡,孤独寂寞的岁月,更加强化了童年形成的乡土记忆。这种浓郁的情感积累,如果得不到释放,作家便会感到郁闷,灵魂难以安宁。而创作便是宣泄情感的最佳途径。孙犁就把大量的故园记忆浸润到了作品中。他的代表作《荷花淀》,就是在延安期间,思念家乡、父母、妻儿时写成的。长期的戎马生涯,独处异乡,在热烈的思念中,家已完全变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形象,时刻在作家心头涌动。水生抗日走了,虽是为了民族大义,然而水生嫂终究难舍,那份牵挂与思念,正是孙犁渴求温暖的家庭生活,崇尚纯美人性的写真。

家是如此美好,人们才格外珍惜它、爱护它。对于那些毕生都系缚在土地上、期望以辛勤的劳作来获得幸福的农人们来说,家更具有特殊的意味,它维系着人生的整个价值和意义。童年时所形成的美好的家园记忆,使孙犁能更好地理解农人们的家园情怀。也因此,孙犁对农民自觉参加抗日斗争有了另一种理解:“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简单明了的陈述,胜过多少慷慨激昂的陈词。既要为国,更为保家。对农人们的朴素动机,作家给予了深切的理解。《嘱咐》中,水生在家留宿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被妻子送上了船,分別是为了更早地团聚。战争不是生活的内容,追求美好安定的生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和欢乐,才是农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农人们这种朴素的情感逻辑,作家在童年情结关于家园的情感记忆的观照下,能够完全理解和认同。他似乎无心用那个年代大部分作家所推崇的阶级理论、革命豪情去淹没农人们的家园情怀,相反,在作品中任期肆意流淌,构造出真实、淳朴的心灵世界,扩大了作品的审美意味。

阅读孙犁的作品,我们总是诧异与他笔下描绘的世界之美:芦花放白、水汽萦绕的白洋淀,摇曳多姿的女性形象。读了之后,无一不让人如饮琼浆、如沐春风,从身体到心灵都坦荡之极。从革命战争中走来的作家中,孙犁的创作风格多少有些另类。他似乎不热衷于描写波澜壮阔、敌死我活的残酷战争场景,也很少去表现径谓分明阶级斗争风云。他的作品,多把抗日战争的时代主题淡化为小说的背景,而着力挖掘生活中的人性美。生活总是复杂多样的,有阴暗面,也有灿烂面。但正如孙犁所言:“经过思考,经过选择”,总“喜欢写欢乐的东西”。美好的女性形象,是作品永恒的主角;浓郁的家园情怀是作品生命之所在。而对纯美人性的展现,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则是作品穿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对美的执着追求,烙上了很深的童年印记。童年的心灵,是一张尚未玷污的白纸,理性思维贫瘠,情感主宰着整个内心世界。外来的信息决定着这个世界的色泽。无忧无虑、饱受呵护的童年记忆,犹如一颗种子,在孙犁的心灵世界里长成了一棵“美”的大树,影响着作家的毕生创作。无论岁月的风雨怎样改变,他都坚守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追求“为人生进步、幸福、健康、美好的文学艺术”。

孙犁的童年情结,是一把开启他作品的重要钥匙,推开那扇门,我们就可以走进作品纯美的艺术天地,与作家一同,怀着一颗童心,去寻找散落在生活中的美的因子。它们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缕春风、一幅素画,是时代激流中的一片微澜,心灵世界的一星爝火。当其他同时代的作家们正“戴着政治的镣铐跳舞”时,孙犁却在童年情结的指引下,开拓了一片适合自己、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具有更为丰富的审美内涵,也因此,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更恒久。在同时代的许多作品已被历史尘封的今天,我们阅读孙犁的小说,仍是那么鲜活,光彩夺目令人感动。

猜你喜欢
小说创作孙犁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孙犁装外行
例谈家庭成长经历对张家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