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殿专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去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和事。但是现实问题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目前很多初中生不懂得感恩,没有以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家庭以及社会。那么,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去引导初中学生养成感恩的意识和美德并且付诸实践呢?结合本人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多年的经验,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感恩教育
引言:
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引导,使其懂得感恩并且学会去感恩。感恩教育在中学时期应该 如何去实施呢?本人也在文章中与大家一同探讨。
感恩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与法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感恩并不是人类一出生就会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中培养的。作为中学品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初中生的感恩之心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开展感恩教育的班级会议,让孩子讲述与感恩相关的故事
孩子讲述父母及亲人如何关爱自己,或者讲述老师如何关心自己的小事,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可以讓孩子回忆起身边的人平时为他做的一切,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爱,只有真正地感受到了爱,他们才能知道要去报答和感恩。孩子体会不到别人的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敌意,产生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那么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孩子的人格和性格都会存在缺陷,甚至会做出一些违反犯罪的行为。因此,让孩子体会到别人的爱是非常重要的,经常让孩子讲述亲人、老师甚至不认识的人对其做出的关心和善举等,会培养孩子感恩的品格。比如说,孩子在这种班会上讲述自己生病时家长是如何关心自己照顾自己,感受父母的爱,这种爱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在这种安全感中,他会懂得父母是爱他的,那么他会认为他也应该去爱父母。在他长大之后父母生病了,他也会去照顾父母,而不会出现“久病床头无孝子”的社会现象。
2、告诉孩子任何人对他的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是相互的
现在中国独生子女比例较大,因此很多家长都是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孩子要什么,家长都会竭尽全力去满足孩字的要求,甚至很多都不管不顾这些要求合不合理。孩子形成的心理就是别人爱我都是应该的,我想要什么就应该可以得到什么,所以他们就不知道去感恩。当一个人觉得全世界所有人对他的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以同样的好去对待他人。所以家长应该经常让孩子明白,所谓的爱都是相对的,没有人应该为你去做什么,如果你希望别人继续对你好,那么你就必须以同样的好去对待别人。否则这是不平衡的爱,当爱的两端所付出不一致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继续付出的,尽管是自己的父母,当我们认为他们的爱是理所应当而不去感恩他们,反而是经常让他们生气甚至是伤害他们,那么父母也会对我们失望,从而会导致他们觉得付出都是徒劳,从而对我们也会失望。因此,我们一定要教育孩子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只有明白这个道理孩子们才不会一直索取而不懂得感恩。
3、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细节培养其感恩的品德
很多家长和老师觉得教育孩子感恩或者说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孩子就可以学会感恩,殊不知这种口头上的教育远不及去做生活中的小事那么切实。我们可以让孩子回家帮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一方面可以让其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其做家务的能力。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什么都可以替孩子去做,最简单的家务活都不愿意让他去做,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写作业。一个从来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孩子是很难懂得去感恩的,反而会变得很自私,缺乏家庭责任感,不能够理解到父母的辛苦更不能理解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而应履行的职责。在生活中的小事中最能锻炼一个孩子,从小事做起,去感恩父母亲人及老师,将感恩落实到切实的行动中去。
4、要培养孩子大爱之心,整个社会他都应该去感恩
前面我们提到的孩子学会感恩更多的针对的是父母,亲人及老师这些身边的人,但是作为一名社会中的人,对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街上扫地的清洁工为我们清理街道给我们洁净的环境,我们应该对其感恩;医院里面的医生为我们治疗,医好我们的疾病,我们应该感恩;那些挑着担子在街头卖东西的爷爷奶奶为我们提供日常的蔬菜水果,我们应该感恩。当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要感恩的人很多,我们要感恩的职业很多,整个社会都是我们需要感恩的。当孩子有了这种品格和觉悟,那么我想整个社会会更加和谐和美好,也不会发生那么多违法犯错的事情了。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大爱精神,对社会秉承着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初中生中培养这种感情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正处于社会感发展的快速阶段也容易被感化,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再去对其进行类似的教育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他们可能已经养成了淡漠和自私的品行。
小结:
培养初中生的感恩之心,要落实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中,不仅落实在思想,还应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当中,不仅要感恩父母亲人和教师,还应对整个社会持一颗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做一个善良对社会有益的公民,是教育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韦秋梅.浅谈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J].2016(10)
[2]王辉.浅谈在感恩教育下的初中生学历提升策略[J].2015 (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