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

2018-12-01 09:30周晔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互联网+互联网

周晔

摘 要:“互联网+”环境下要树立起大思政课格局,思政课应从“闭环”走向“开环”;应铺大平台,让其风云际会,群贤毕至;应让大数据跟踪检验学生课堂教育的终身效果,从而实现全国高校思政课的同频共振。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课;同频共振

思政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它关系着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消除西方“颜色革命”“政治转基因”等一切拔根去魂企图的最前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从而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走势呈现出新态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特征。“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如何击碎壁垒、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如何树立起大思政课格局,让思政课真正强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信息化社会切割着思政课的“闭环”法

以往的思政课,重点强调学生的理论需求,再稍加些实际需要;从课上到课下、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思想转化,好的思政课能给学生提供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思想升华。在以往的模式中,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好似一个原地转圈或摊饼似的“闭环”,学生只要在“闭环”中等着教师“投喂”即可。当下,这种电波图似的“闭环”法被汹涌而来的辐射线似的信息化切割着、穿透着。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一桶水”泼给学生,从教学设计到各种理论方法的提供全都“灌”给学生,实现了教学的“闭环”,这样做的好处是兢兢业业完成教书、给学生带来了便捷,但“他来了,他走了,他依旧茫然”的问题浮上水面,随处可见。这种中心化的做法,造成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高度依赖,很少独立思考问题,甚至考完试将课本扔在教室,该追星的还是去追星,很少有学生珍藏红色教科书。

现代理论的焦点是问题,后现代理论的焦点是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还要花大气力解决中间“十万八千里”的漫长过程中的问题。而这种“闭环”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创造性,课堂上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的学生不多,理性精神、批判精神、怀疑精神缺失,具有哲学气质的学生更是不多。

1946年2月,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國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估计信息社会要延续到2100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信息强国、握有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资源。主根服务器和九根辅助根服务器都在美国,剩下的三根辅助根服务器分别在英国、瑞典、日本。当下,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互联网上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思政课如何能使学生筑牢信仰之基、增强政治定力,实现自我超越,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互联网+”带来思政课 “开环”的五道命题

1.“应用题”。“互联网+”环境下,思政课不能总做填空题、证明题,而要开出一道道应用题,让“开环论”提供给所有学生一个新的思路:把过去教学中形成固化路径的节点,一个个打散、打掉,让思政课具有发散性思维;让课堂的触角延伸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上、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大教学经费,让课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延伸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延伸到校史馆以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中;让工农兵学商中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名人和平凡者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情实感地写出改革开放40年自己家庭的变迁等。

2.“排列组合”题。每一个班级都可以成为节点中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新来重新组合,拉开课程的层级性,让学生彼此挑战,让教师彼此挑战。“开环”法是以内容为王的,教学不是“杂耍”,内容要永远大于形式,否则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到头来终成为学生的“笑柄”;网络的省时、省力永远代替不了教育的费时、费力。如果教育到最后依然还是“谢室友不杀之恩”,那背后的悲凉注定是不言而喻的。“开环”法组合的结果可以是各校学生问题对垒式的“三角形”,也可以是各校教师话题论坛式的“长方形”等。总之,要打破“独居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老死不相往来”以及“不闻不问式”的“闭环”法。

3.“生态永续”题。构建“开环”的思政课教学生态,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开环”是一种态度。如何在中国高校数字思政课发展的关键阶段发挥每所高校的联结作用,让无数个数字思政课的“开环样本”落地,实现“开环”永续,办学定位和目标很重要。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办院理念定格在理论先导、学术引领、教师垂范、学生为本的“12355”方略。“一个目标”—“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目标。“两大工程”—铸魂工程、青马工程。“三个宗旨”—高举旗帜、立德树人、引领风尚。“五大理念”—质量立院,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制度建院,制度是治院之绳;人才强院,人才是强院之基;特色兴院,特色是兴院之道;开放活院,开放是扬院之帆。“五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办马院;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依托行业特色办马院;坚持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事业办马院;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办马院;坚持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办马院。同时,学院确定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三项方针和四项培养)。三项方针—将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思想研究阵地、教学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具有深厚思想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和通信信息领军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项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情系国脉的家国情怀、传邮万里的全球视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能够勇立潮头的综合素养。

4.“转型转换”题。学院在“课程导论+专题分论+经典回论+课堂讨论+实践检论”的“五论一体”线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启了“微课+慕课(MOOCs)+视频公开课+手机APP”四位一体线上的新教学模式,使“精品课+优质课+慕课(MOOCs)+共享课”四课建设融为一体,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一是实现教学由“粗放型”向“细节型”转变。从细节入手,以参与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据,对平时成绩进行奖励,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二是实现教学由“结果型”向“过程型”转变。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与辩论来提高认知,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三是实现教学由“灌输型”向“疏导型”转变。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提问、E-mail、手机私信、人人网、北邮人论坛等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采取“疏”“灌”结合,以“疏”为主的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配合感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四是实现教学由“重理论型”向“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型”转变。以主题社会实践调查来取代思政课期中考试。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伊利集团、航母主题公园、狼牙山烈士陵园、地道战遗址、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同向同行”题。“开环”的趋势是从平行线到交叉线,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同向同行的“并肩走”走向交叉科学的“手拉手”。教书是过程,育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所有学科都应渗透思政理论,因为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的成长成才。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态度应是“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点灯相依”。另外,让全程全网化的思政理论与每个学生不断深化融合,其中包括深化理论学习、服务社会实践、学生作品展示、新闻微关注、教学微调查、师生微观点、师生微吐槽、师生微服务、师生在线互动九个领域为重心,从思政课课堂向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横向扩展,构建一个开环的生态。

云计算让思政课平台风云际会、群贤毕至

随着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超大规模性、高可扩展性等特点,天下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要一家亲。我们构建的“开环”方略,应是一个蜘蛛网状。一所学校只做其中的一条强链,可扬长弃短,去赢得更多合作马院的强项支持。平台共享,千里稻花香;让大思政课堂网络中的优质课程纷沓而来,这会有力地消除各地域、各地区、各高校、各马院师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后“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思政课的命题必然是跨界融合的,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应尽早达成共识。在互联网与各高校马院融合进程不断加深、覆盖面不断加大的当下,融合或许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精致融合?如何構建融合后的学分,互相认可的合作生态?如何能跟线上结合产生协同效应?这不仅是一家马院的问题,而且也是所有马院希望利用互联网改造自身问题的迫切需求。

近期,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要求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健全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设立高校思政课发展创新研发中心,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向各地、各高校推广等就是一个“开环”的很好举措。“开环论”最大的意义在于,风云际会、群贤毕至中掀起蝴蝶效应,迅速提升思政课整体水平;不仅大学马院需要开放,而且那些希望借助优质资源转型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开放”自己,只有当双方不分你我地完成思政课优化时,才变成了“你成就我,我成就你”,这便是对数字思政课教学命运共同体最好的诠释。

大数据跟踪检验学生思政课教育的终身效果

数字思政课已经不是传统马院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简单相加,它蕴含着大量的创新,也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改变定位。思政课不能只考虑现在,而要考虑到转向服务全链条。过去这些课堂只是生产了自己的学生,最后扔给了社会,不再管问;学生与学校完全失去联系,学校对校友的追踪调查也是困难重重。现在好了,大数据时代将所有的环节串联起来,这就推动了在“后台制造”的学校要往前端走。所以,如何打造一套基于“互联网+”数字思政课工具箱的方法论体系,成为后“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思政课发展的重要议题。有了工具箱,再有方法论体系的指导,才能让“数字化助手”概念予以丰满,成为真正的“互联网+”的连接器。

真的教育是同频共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都清楚,两人相争,力者赢之;两力相争,勇者赢之;两勇相争,智者赢之;两智相争,德者赢之;两德相争,道者赢之;而强者胜人、智者胜己、德者赢民心、道者赢天下。高校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大战略中去寻找;应该在思政课整个体系、元素中去寻找;应该在“互联网+”整体发展的规律中、趋势上去寻找。寻觅的路上、求索的征程中,让自带清香的思政课,化作乾坤万里香。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暨2018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8ZD0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思政课互联网+互联网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