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要:陶瓷艺术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发展中,形成了“自然心灵”与“城市喧嚣”的鲜明对比,陶艺成为人们深刻感悟“天人合一”意趣的内在体验方式,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未来发展应具有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不但要体现东方的意蕴和审美,还应有展现这个时代精神的现代性的思考。
关键词:现代陶艺;发展;反思
现代陶艺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美国的彼得·沃克思、日本的八木一夫等是现代陶艺初始发展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虽然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悠远,但是现代陶艺的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传入中国,那时候中国的部分陶瓷艺术家才逐渐吸收国外艺术新的理念,在深厚的传统陶瓷艺术中寻找现代陶艺语言。现代陶艺源起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二战后)是西方现代艺术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方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质疑的时期,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甚至音乐都产生了比以往更加巨大的变化,这种突破传统的理性精神、扬弃模仿论、建立新艺术观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术上积极探索和试验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启了道路。
中国现代陶艺的介入时间较晚,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闭关自守,对国外文化了解甚少。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陶艺家早已在国际性的交流中,开始吸收和发展现代陶艺观。我国进入现代陶艺的时候更多的是被吸收,被接受,被认同,就像是在细细的夹缝中生存。回望我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二三十年,最重要的依然是现代陶艺定位的问题。
此问题并不是影响中国陶瓷大国身份,因为全世界范围内,在传统陶瓷范畴里,中国陶瓷的历史“话语权”是世界公认的,而现代陶艺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在全世界陶瓷艺术中是具有很高的地位,这种地位是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底蕴。假设彻底离开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现代陶艺的未来发展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失去血脉关联和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我们应该清楚,传统陶瓷虽然对我国的陶瓷发展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现代艺术背景下,这种文化底蕴显得过于博大精深,封建传统的保守观念,使得很多精湛的技术过度隐私保护,形成单薄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同时,散乱的行业环境,匮乏的产业政策,使得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难以得到推广,整个产业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引导。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国际上很多国家相继建立起自己的陶瓷观念,开始展现出具有很强活力和潜力的发展势态。这都是对中国传统陶瓷的挑战。
中國现代陶艺的发展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现代陶艺观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不是落后更不是敌对,而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深厚陶瓷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我们应该在创新上要保持与国际陶艺发展的同步性,还要在寻求突破的同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以日本陶艺的发展为例,陶瓷艺术在日本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大和民族对陶艺的理解不只是实用的碗盘器皿,他们以陶瓷这种形式的物质形态为基础,渗透了他们的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了日本的茶道、花道,料理等等方面,这些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发展现代陶艺的同时并没有丢掉民族的传统文化。反观我国的现代陶艺发展,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及日本陶艺的影响,最初的形象是以抽象的表现主义风格来展现出来。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的根本动力,并不是来自我们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化,而更像是对于西方艺术的盲目追求。这与国际上现代陶艺发达的国家产生现代陶艺的道路并不一样,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学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最初产生时与本国的艺术观并不同行。这使得我国的现当代陶艺发展总是被先进的现代观念引领,并未形成完整的属于自己国家审美的现代陶艺观念。
中国的现代陶艺的未来发展,我想首先要符合自己国家的时代精神或者说国情,又不要轻易丢失传统文化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要积极的开拓本民族的现代艺术观念,形成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的审美取向。从大艺术的范畴上说,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没有任何艺术门类和形式是过时的和腐朽的,只要是有创造性的和符合艺术规律的一切艺术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我们常说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的潮流中去,这样的说法虽然简单,但是要是想实现,让其具有生命力,并形成本民族公认的艺术观念却是任重道远。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期,努力推动构建承载着中国价值观的当代艺术创作与国际影响力,是体现中国时代精神的重要方面。中国现当代陶艺自诞生以来,一直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并存发展。陶瓷艺术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发展中,形成了“自然心灵”与“城市喧嚣”的鲜明对比,陶艺成为人们深刻感悟“天人合一”意趣的内在体验方式,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未来发展应具有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不但要体现东方的意蕴和审美,还应有展现这个时代精神的现代性的思考。陶瓷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最好礼物,它的文化属性几千年来都体现着中国人内在的精神气质,陶瓷艺术彰显了一种“泥性与人性、自然与内心”的审美情趣。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现当代陶艺尽管借助西方观念,在材料和技艺方面丰富了新的表现技巧,但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现当代陶艺并不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代替品,它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审美观念的本质影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坚定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最强音,这是党中央首次从国家层面指出本土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中,艺术工作者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并努力在国际舞台上体现本民族文化的话语权。中国现当代陶艺走出去,不是宣扬西方艺术价值观,而是体现东方的文化价值观和东方的艺术境界,它既需要有东方艺术含蓄的精神内核,又要有现当代艺术的语言和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