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做教师

2018-12-01 09:24
江苏教育 2018年78期
关键词:子路老师教师

作为教师的孔子,绝不是高踞庙堂之上,接受万千人朝拜的千古一圣。“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极高评价,对于作为教师的孔子而言,不是一种崇高荣誉,而是一种捧杀。它将原本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一位个性教师,僵化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至圣先师,也就彻底割除了孔子作为教师所应有的那份亲和与可爱。其实,作为教师的孔子,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孔老师首先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是不以成绩论英雄。他不以学生读书时的成绩论英雄,即使在学生毕业若干年后,也不以他们取得的功业成绩论英雄。孔老师评价学生,有他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在孔老师的评价体系中,财富、地位永远臣服于品德。孔老师永远不会以某某诸侯、某某将相曾经听过自己的课为自豪,他倾心赞赏的,是颜回那样虽清贫却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的学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老师“贤哉,回也”的慨叹,将他对颜回这个学生无法掩饰的欣赏和钟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评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似乎早已难觅。当下的教师,还有多少人会为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学生发出这样的赞叹?我们早已习惯了宣扬自己教出了多少个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习惯了炫耀某某学生做了局长、厅长,某某学生成了亿万富翁……更有甚者,还以为这样的成绩是来自我们对学生灵魂的健康塑造,是素质教育的辉煌成果。跟孔老师相比,我们着实应该羞愧万分。

孔老师的这种“评优”标准,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当孔老师要求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理想追求时,面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鸿鹄之志”,孔老师并没有盲目欣赏,而是看到了壮志背后的性格缺陷。孔老师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老师就是先批评子路说话不谦虚,再批评冉有和公西华在过分谦逊中欠缺自信心。孔老师尊重学生的理想,却不容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有缺陷。

曾晳描绘的那副其乐融融的理想国画面,显然比较切合孔老师的理想价值诉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图景,无论是理解成王道礼制之下的太平盛世景象,还是解读成步入老年之后的孔老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其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彰显的都是内在情感与外在生活方式的高度和谐。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个体的生命才能体会到情感、精神、思想以及心灵的快乐,才能超越于无休止的战争之外,另构一份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王道乐土。因此,孔老师对曾晳的话很是赞同,不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老师用对待子路的“哂之”,对待冉有与公西华的不置可否,跟对皙的“喟然叹曰”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意无意间,将自身的价值诉求,化作了对学生的评价准则。

在另一场有关理想追求的讨论中,孔老师对自身理想的描述同曾晳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孔老师对曾晳描绘的画面的理论提炼: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篇》

在孔老师的志向中,“我”是一个拥有绝对的人格道德力量的长者。只有这样的长者,才有能力让老老少少乐于追随在自己的身旁。曾晳描绘的图景中,也同样有着这样一位长者。而这两个长者,其实又高度重合在孔老师身上。试想,孔老师将三千子弟聚集在自己身边,让这些学生安安心心、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不正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最好注释吗?

孔老师第二值得学习的,是他主张从兴趣出发读书,反对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孔老师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为学之道,把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育人的首要任务。也正因为如此,孔老师才会根据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将一干弟子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指熟悉古代文献)四大类型。孔老师督促着子路、冉有这类热心政事的人积极研究治国之道,也鼓励着颜回等热衷个性修为的人勤修心灵。

孔老师的学习兴趣注定是超越常人的,在常人感觉不到快乐的地方,孔老师可以轻松地获取学习的快乐。比如,孔老师就声明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先生把永不停歇地复习、实习当作学习的快乐境界来追求。我想,他自己觉得这样很快乐,也会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获取快乐。

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孔老师曾向师襄子学弹琴,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如今您已学会弹琴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师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师说:我还没有掌握乐曲的旨趣。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乐曲的旨趣,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师说:我还没有弄清楚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老师陷入沉思,表现出志向高远的样子,眺望远方,说:我大体明白作者的为人了。他面色较黑,身材高大,志向远广,使地方同归于一,除了周文王,谁还能做出这样的乐曲呢?

孔老师能从乐曲中弹奏出周文王的具体形象,当然离不开他“温故而知新”的目标追求和“学而时习之”的为学态度,但倘若没有“乐之”做支撑,还真无法解读。

孔老师还主张读书来完善自我,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孔老师强调做学问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倡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我反思精神,这些都确实值得后来者认真领悟、消化,并融入血液中。

孔老师第三值得学习的,是他的真性情。无论是因宰予昼寝而激发出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责骂,还是因颜回病逝而生发出的“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的悲伤,体现的都是孔老师的真实个性。正是这样的气恼和哀伤,才使他拥有了作为人所必备的喜怒哀乐,也才使他拥有了作为教师所必备的人格魅力与追求。

曾经有许多学者,从各种路径上考证出孔老师对宰予的这段评价并非是责骂,有人甚至从汉字的笔画上考证出这里的“昼”乃是篆文“画”的衍字。我对这样的考证并不欣赏,我更倾向于这个句子表达的就是孔老师在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时爆发出的一腔愤怒,只有这样,孔老师才更像一个真实的教师,而不至于成为城府深于大海的圣人。

孔老师当然有充足的理由痛骂宰予。面对着“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时光,孔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珍爱光阴,发愤学习。孔老师的时代,还没有教育局纪检科,宰予也不会到某个行政机构投诉自己的老师。所以,孔老师就痛痛快快地骂一嗓子,既骂给宰予听,也骂给其他学生听。

当然,孔老师是个重情感、有修养的人,这样的骂,《论语》中仅此一次。更多的时候,孔老师对学生充满了慈爱。当听说自己的学生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后,孔老师立刻带着一干人赶过去,隔着窗户拉着伯牛的手,痛楚欲绝地发出最无助的呼号:“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可以想象,孔老师当时一定是老泪横流。

孔老师第四值得学习的,是他对知识和理想永无止境的追求。孔老师深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意,不但乐于向正面形象学习,而且善于从反面形象中发现人性的弱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警戒。孔老师不像后世的有些人,对于不同于自己的人或言行,总喜好采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孔老师追求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点,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异曲同工。

作为教师,孔老师还时刻注意更新自己的“桶中之水”,将自身的“业务进修”推演到了极致。孔老师乐意于向一切人学习,从有特长的人身上学习其特长,从无特长的人身上吸取失败的教训。孔老师学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学弹琴而“未得其为人也”绝不停歇。如果没有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孔老师如何确立他多方面的成就,如何能够赢得三千弟子的信服?

近几年,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老师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多少可以阅读的书籍,他是如何能够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连带着,又一个问题紧随而出:当代的中国,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汗牛塞屋,为什么却产生不了孔老师这样的人?

我想,当下社会的学者们或许并不缺乏孔老师的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但却不见得具备孔老师的兼容并包,更不见得能像孔老师这样,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或事学习,并在学习中随时感悟出全新的意义。

说到孔老师的过人悟性,还有一个小故事:孔老师问道于老聃时,老聃只是张开嘴巴,让孔老师看了看他的脱落将尽的牙齿和依旧健康红润的舌头,便闭目不再说话。返回的路上,学生们纷纷抱怨,只有孔老师捻须大笑。孔老师告诉学生,老聃已经将大智慧传授给我了啊!他告诉我,牙齿虽然坚硬,却经常以硬碰硬,时间长了,受到的损伤就大;舌头虽软,却在和牙齿的几十年相处中以柔克刚,没有丝毫损坏。

我们无法考证这个故事的真伪,也无法考证老聃想要表达的作者意义和孔老师的读者意义是否吻合。但是,孔老师的解读,显然符合事理,经得起推敲。孔老师就是这样,从一切学习实践中不断发现生活的新感觉、新思考,直至思想丰盈成滋养一个国家两千年的“万世师表”。

孔老师第五值得学习的,是他无时不在的自我反省意识。孔老师唯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于是终日惴惴于自身品德的修炼。孔老师因肉不按规矩切割便坚决不吃,席位不正便坚决不就座,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便从来没有吃饱过。这种严谨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孔子作为教师所努力践行的“克己”精神。

初中教材《〈论语〉十则》中,摘录了孔老师的学生曾参的一段语录。这段话,虽非孔老师之言,却也可以看作孔老师的自我反省意识在学生身上的延续。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每天从为人、交友、学习三个方面对自身行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地扫描,目的当然是为了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

有一次,孔老师不知何故而发出感慨:“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正人君子要做到三个方面,我是做不到的:仁爱的人不会有忧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勇敢的人无所惧”。撇开谦逊的品德不看,单从自我反省的角度审视孔老师,便可发现这感慨背后,孔老师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

后世常用竹的“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来赞美那些品德高洁之士。倘若将这里的“节”故意理解为不停歇地自我总结反省,便可发现孔老师的“凌云”高度,正在于这不间断的自我省察。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总盯着自己的光彩一面,就会被光彩花了眼,进而丧失了客观看待世界的本领。只有学会从各个角度反思自我,才能正视优点和缺陷,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定位。

孔老师第六值得学习的,是他“人不知而不愠”的豁达品性。无论是面对学生的不理解,还是世人的冷嘲热讽,孔老师始终坚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人生追求。孔老师坚守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达观品性,将伯夷、叔齐一类“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上古高士视作自己的人生导师,在数十年的追求路上,始终以一颗坦然的心,迎接着八面风雨,成就着自身修为。

孔老师当然也需要他人的认同和接纳,这是人之常情。孔老师更深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道理。因此,孔老师在面对不理解时,除非事关公正和人品,便不会脸红脖子粗地争辩,更不会恼羞成怒,拔刀相向。

有一个问题,孔老师看得特别透彻。当子贡向孔老师请教“乡人皆好之,何如”和“乡人皆恶之,何如”时,孔老师立刻以“未可也”做出态度明确的回答。孔老师认为,无论是乡亲们都喜欢他,还是乡亲们都讨厌他,都不是值得追求的为人目标。正确的目标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想来,孔老师也正是因为明了了他人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才会对种种的“不知”坦然一笑。

六方面的品质支撑起鲜活的人。这种建立在“人”的品行基础上的孔老师形象,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万世高标。学习《论语》,就应该从一则则语录中,读出孔老师的睿智、通透与仁爱,并以其作为自身成长的养分。如此,才对得起孔老师,对得起传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化。

猜你喜欢
子路老师教师
最美教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师如何说课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