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的一天下午,小杨走进我的办公室。
“校长,下个学期我不想做班主任了。”
我有些惊讶,小杨的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做得还是不错的。“为什么呢?”我笑着问。
“我各方面的经验都不足,我想再多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学习。”
“我们可以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经验呀,再说你虽然是班务管理工作上的新兵,但班级管理认真负责,我看好你,你可不要做‘逃兵’哦。”
小杨老师有点难为情,对我说:“谢谢校长看重,那我能不能提个请求?下学期我不想跟Y老师搭班。”
在接下来的交流了解中,我知道了小杨的“苦衷”。小杨是个刚工作两年的新手班主任,因为工作经验不足,他常常会谦虚地就班级工作征求其他任课教师的意见,大家对小杨的虚心和认真很赞赏,也都能积极主动地配合他的工作。但让小杨感到委屈的是,Y老师常常不但不配合他的工作,甚至还会与他“唱反调”。如Y老师常常会占用体育课和音乐课时间让学生在教室里写作业,但他又不在班级里管理这些学生。这些留在教室里的学生,因为无人看管,总是打闹玩耍。小杨起初以为Y老师是因为有课或者是忘记了,经常主动帮助管理。但多次后,他发现Y老师并非是有课务冲突,于是小杨好心提醒Y老师:学生留教室里,不去上该上的课,家长知道了会有意见,而且学生在教室打闹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果,Y老师非但不接受小杨的意见,反而责怪小杨班级管理工作没做好,所以学生才会在教室里打闹。
听完小杨的讲述,我深感班主任与搭班教师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我想,从班主任专业化的角度出发,班主任协调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应该是班主任专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谈一谈我对班主任搭班之道的几点认识:
一个班级搭班的几位教师中,难免会有个性比较强,处处“自我为重”,甚至对同事不够友好的人。遇到这样的搭档,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友善包容,对搭班教师的一些失当言行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针锋相对。班主任要以班级为重,以大局为重,坚持“补台”不“拆台”。当然,包容并不是说班主任要处处“忍气吞声”,事事“委曲求全”,因为冲突都是因为双方的对立。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班主任善于打“太极”,懂得“能伸能屈”,知晓“以柔克刚”,那么,只要不涉及道德底线,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只要不违背教育原则,我想,班主任还是应该坚持“班级第一,学生至上”的原则,友善、积极地应对,而不是逃避闪躲。
班主任要友善包容但不回避问题、避让矛盾。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要协调好与班级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帮助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或是与家长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等。面对发生在搭班教师身上的事情,班主任千万不能说“这事是发生在某某老师身上的,与我无关”。只要是发生在班级里的问题,班主任都要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简而言之,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品行的养成,他们的整体发展,都需要班主任统筹规划。因此,班主任一定不能有畏难情绪,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积极姿态,要有一种“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要有一种“乐在其中”的阳光心态。
1.事实胜于雄辩。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与人相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相信时间是消除误会的“良药”。我曾有这样一个搭班教师,他兼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一开始,他总是数落我班上的学生不如另一个班。我没有与之争辩,而是虚心接受他的意见,并主动向他请教,同时认真观察他任教的另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常对这位搭班教师说:“学生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我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的。”我针对搭班教师指出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我的激励和引导下,我班的学风渐浓,班风愈正。后来,这位搭班教师也主动对我的工作拍手称赞。所以,我觉得班主任与其无谓地争辩,还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赢得搭班教师的理解和认同。
2.有理走遍天下。班主任在处理与搭班教师的问题时,一定要重事实、讲道理。在与搭班教师据理力争时,我们也要讲究沟通的技巧,不能“得理不饶人”。性子急的人,我们慢慢说;看清场合,我们悄悄说;话题重的,我们轻轻说。我们要注意这样的一些忌语,如“这件事分明就是你错了”“我是班主任,这件事我就说了算”“不服气,我们去找人评理吧”。更多时候,班主任还要瞅准时机,在大家开心的时候,把一些“纠结”在笑谈中说破;或者在办公室、教室无第三者的时候,两个人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谈开,彼此交换意见,求大同、存小异。只要大家的初心都是为了班级和学生的发展,我想班主任和搭班教师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3.不妨巧借东风。当然,我们不排除班主任的“让步”,会让部分搭班教师“得寸进尺”。但如果班主任以退为进、旁敲侧击都无济于事的话,那么我们还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善借外力,巧借东风,通过一些“外援”(同事、领导、家长甚至学生)解决问题。比如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搭班教师,他经常性拖课,有时课间操时间也把学生留在教室里。这不单单是影响了班级的常规考核,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学生学习和休息的节奏,导致学生对该门学科产生了厌学情绪。为此,我积极寻求学校领导的帮助,请学校领导从规范学校日常教学秩序的角度,与这位教师谈心,避免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正面冲突。再比如在调整学生座位时,当我与搭班教师意见相左时,我会请家长代表“出场”,此举不但能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家长对班级常规和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借东风贵在一个“巧”字,毕竟班主任不是搭班教师的领导,不可能发号施令,所以有些班主任不好直接说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转达,这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班主任需要切记,寻求“外援”助力,不是找一群人来对一个人“发难”,更不是“群起而攻之”。
班主任和搭班教师需要在工作中结成志同道合的“同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处理班级问题、处理学生问题上,同频共振,形成合力,管好班级,育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