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远乡村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2018-12-01 03:59沈晓芸
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汉语学困生交流

文 | 沈晓芸

1999年,我选择成为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名支教教师。

我来自农村,从小就有当老师这个梦想,所以毕业之后就考了教师资格证。我希望自己也能带着一群孩子去田野踏青、撒欢,把带着梦想的风筝放飞到白云深处……告诉他们,没有谁的命运是注定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颗闪闪发光的赤子之心,而我更愿意做那个拥有一颗温暖的心去影响别人的乡村教师。

39岁的我在18年的乡村教师生涯中,一直从事语文、思品和班主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我一直尽力做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我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微笑。我总是试着去寻找每个孩子的优点,用微笑去欣赏他们,用微笑鼓励和督促他们。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接触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汉语基础差,苦恼得都想放弃语文的学习。我了解了情况,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山上放牧,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平时连午饭都吃不上,更不用说学习汉语。为了更好地和他们交流沟通,我开始尝试着向孩子们学哈萨克语言,因为初学,我经常把单词说混淆或是发音不准确,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

我的“勤学好问”也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慢慢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逐渐地喜欢上学习汉语了。

在安排学生座位时,我采用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相邻的形式,并且尽量使二人的性格不相近,这样他们在一起学习交流时,更能产生碰撞,也起到重要的“帮扶”作用,这样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更会“守候初心,静待花开”。平时的课堂上,我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只要他们有闪光点,我就会真诚地称赞他们。教学中,我总是以轻松幽默、自然易懂的口语进行交流,因为我觉得,自己感觉很精彩的语言他们很可能都听不懂,何不用亲切生动的口语进行教学呢?

在课堂上,我不会刻意地背一些预先设定好的“台词”,不会惦记自己是否都讲得出彩,而是更关注自己设计的这节课,学生是否能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意的是课堂的生成,是那些学困生是否真的理解。

因为很多家长常年在山上放牧,平时孩子的管理自然成了问题,我就利用每次校联席会,平时的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和家长朋友一起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帮助他们在如何管理孩子、关心孩子等方面做分析,让他们不要只在乎孩子的成绩,更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品德的培养。我们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去影响家长。

总之,我不愿只做一个教书匠,我更想做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老师,让课堂变得更有生命活力而又不失语文教学的本体。我很珍惜现在的自己,珍惜自己的付出,只要明天比今天好,就是超越了自己,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汉语学困生交流
学汉语
如此交流,太暖!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