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慎花
〔摘要〕父母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父母的语言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焦虑水平、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些都将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因素。要想使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发展起积极的引领作用,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这几点:一是要以一种平等、尊重、温暖而又充满期待与信任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二是尽量多用关心、支持、鼓励或赏识性语言与孩子沟通;三是尽量少用批评或指责性语言。四是有意识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态度,处理好情绪后平静地和孩子交流;五是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出发,说一些孩子能听得进去、想听的话语。
〔关键词〕父母影响;语言表达;孩子个性发展;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2-0070-04
一、由妈妈们的抱怨引发的思考
在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连几天都遇到女儿班上一个同学的妈妈。每次一遇到那位妈妈,她都会满面愁容地数落她女儿的种种不是:如每天早晨都睡到快迟到了才匆匆起床,连早饭都来不及吃;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写,能躲则躲,实在躲不过去才硬着头皮去写;花钱上那么多辅导班,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等。反正,每次一遇到我,她对女儿的抱怨模式就自动开启,感觉她的女儿身上有数不完的缺点和不足,没有一丁点儿的长处和优点。之前我对她的女儿一无所知,但在这位妈妈持续的语言描述下,我头脑中逐渐建构出了一个懒散、顽劣而又不爱上进的女孩形象。在听完她接二连三的抱怨后,我突然对那个妈妈的女儿,而不是对那位妈妈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每天生活在这位妈妈消极的语言炮轰下,女孩内心又受到了哪些伤害?她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妈妈这种没完没了、慢慢浸入式的隐性伤害呢?
后来我很好奇地问女儿,那个妈妈口中的女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女儿说那个女孩学习比较懒散,上课从不专心听讲,经常因不及时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且嘴巴特别能损人,什么话难听说什么,同学都不太乐意和她一起玩。
由眼前这个女孩的经历,突然想起一位好友的经历。在我眼里,友人毕业于一所知名大学,容貌气质典雅,才气逼人,这样的条件应该有足够的理由自信吧。可真实的情况是,我朋友一直生活在极度自卑里,做什么事情都不够自信,为此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和深造的机会,事业发展的高度与她的才华远远不匹配。
为何会如此?这要从好友儿时的成长经历谈起。其实友人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四口,兄妹两人,父母婚姻美满,对自己的孩子也很温暖、体贴。但问题却出在妈妈身上,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尽自己最大可能呵护和宠爱两个孩子。但是唯一的缺憾是妈妈的脾气特别率真,口无遮拦。友人的哥哥继承了父母的优势,长得非常高大帅气,但是友人小时显得有点先天不足,体型瘦弱,偏偏额头又很高大凸出,头发又黄又少。因此,妈妈经常会玩笑地说:“闺女啊,你看你哥多帅,再看看你,真不知你随谁啦,你看你那高额头,真丑啊!”每当友人做事情失败时,妈妈也会开玩笑地说:“闺女啊,你可真够笨的,连你哥聪明程度一半都不如,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女儿”等等。诸如此类事情发生多了,友人说自己逐渐对自己的容貌和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越来越不自信。所以,成年后,即使友人出落得美丽异常,才气逼人,经常被周围赏识的目光包围,但童年的经历让她始终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和认可。
记得一位心理专家说过:“你的世界就在你的头脑中。”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建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语言,尤其是与之朝夕相处的父母和家人。父母通过语言传达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信息,同时也传递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并在无意识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为人是语言化的动物,语言对人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语言可以成功地将人的观念、期待以及无意识的态度和看法带入到被评价者內心世界中,从而影响被评价者的个性、世界观或人生观的形成。此外,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语言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焦虑水平、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1]。
二、心理学家关于语言对人的影射的实验
关于语言对人的影射作用,心理学家曾做过许多相关的实验研究。如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Bargh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他用“年老”的相关词(包括皱纹、年老等)影射实验对象。这种影射导致的结果是,实验参与者走路更慢、更佝偻了。然后Bargh将实验更进了一步,决定使用积极的影射,比如“成就”“毅力”和“成功”等词,结果发现,实验对象被这些词影射后,智力及记忆力测试的成绩,比没有影射的对照组好。再如荷兰研究人员Dijksterhuis和Knippensberg进行的影射实验。他们找了一批人,请他们为下一次实验进行描述。他们被告知,这是为下次实验做准备,需要对“足球流氓”“秘书”及“教授”这三种原型进行描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通过对原型进行描述,自己已经被影射了。参与实验的被试分别被“足球流氓”“秘书”或“教授”影射后,他们接受了智力测试及记忆力测试。描述“足球流氓”的人,无论是记忆力还是智力的测试,表现得最糟;其次是描述“秘书”的人;表现最好的,是描述“教授”的人。而且在实验之前被试都没有更努力学习,什么也没有改变,除了发生的影射。
三、父母可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形式。Jackson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与其社会适应程度存在一定相关,父母通过语言传递的一切信息都在教导儿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会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1]。父母的语言或诉说其实就是在向孩子传递或建构一种信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所以,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导师和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经常向孩子说什么,并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说,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通过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而这些都将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因素。
(一)父母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说
曾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位日本妈妈,拉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找到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教育专家铃木镇一,说:“铃木先生,你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你看我的孩子能够成才吗?”铃木头也不抬地说:“不能。”那位母亲很疑惑地说:“你头都没抬,怎么能看得准?”铃木说:“你在怀疑孩子不能成才,所以她成不了才。”由此,我想到古希腊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据说希腊有一位擅长雕刻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一次他爱上自己亲手雕刻出来的一尊少女画像。于是,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他的梦想成真,与之结成夫妻。再如,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心理专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以随机挑选的小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做一个普通的智力测验,然后告知实验学校的老师和校长:“这个智力测验可以显现出儿童今后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名单上的这些孩子都是很有潜力的学生。”半年后,实验者重新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被告知“有潜力”的学生测验结果比没有告知“有潜力”的学生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明显提高。事实上所谓“有潜力”的学生只不过是从班级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与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实验中对学生学业成绩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教师对“有潜力学生”的期待和关注,其中必然包括教师激励的语言和期待的目光,而学生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而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达到老师心目中的期望标准。心理学界把这种期待着一种可能实现的强烈信心,对方便会答应他的期望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社会化的基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语言的雕琢或塑造作用更持久也更具有影响力。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技能和技巧。在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如果想使沟通达到积极的效果,父母首先要以一种平等、尊重、温暖而又充满期待与信任的态度与孩子交往。也就是说父母想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有相应的充满鼓励和期待的语言去暗示和塑造孩子。深谙儿童心理的几米曾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漫画中以孩子的口吻抱怨道:“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意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收音机里有位专家悠悠地说:多少人希望他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往往却让他的孩子累死在终点;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却总是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无论孩子顽劣于否、聪明于否,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能始终以一种温暖、充满关爱和期待的态度对待孩子,能始终用一种正面积极而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定会成长为一个快乐而又积极健康的人。
(二)父母不可以说什么
社会学家布迪厄明确地指出,语言是一种“温和的暴力”或者是“软性的暴力”。有学者将父母语言类型分为积极语言类型和消极语言类型。积极语言类型包括尊重型、鼓励型、赞美型、宽容型、关心型及教导型;消极语言类型包括话语霸权型、指责型、侮辱谩骂型、冷漠孤立型、妄言断定型、威胁恐吓型及比较型。孩子最喜欢的语言类型是鼓励型,而孩子最讨厌的语言类型包括侮辱谩骂型、妄言断定型、冷漠孤立型及比较型。父母的积极语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消极语言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且消极语言的频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最大[2]。
在就“成长过程中你觉得父母说过的最伤害自己的话是什么?”的话题调查中,发现初中生觉得父母说过的最伤害自己的语言是比较型的,也就是通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例如,有的父母说“你看你班那个某某,人家多聪明,数学每次都是满分,你学习那么认真也只考那么几分,难道你真的是脑子笨吗”;“你看看某某是怎么学的,进步那么大,成绩那么好,你和别人差距这么大,以后怎么与别人一起玩啊”。二是以成绩论英雄。例如,有的父母说“你看看你在学校都干了啥,除了玩就是玩,每次都考这么差,长大以后能干什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看电视,连笔都不动一下,整天在学校都干啥了,初中毕业后赶紧下来打工挣钱”。三是全面否定型语言。一个孩子在调查中写道自己妈妈最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是:“你看看你怎么长得那么丑呢,真不知随了谁……你做什么事都那么粗心,长大后怎么自己生活……你看你什么都不會,如果没有我准得饿死”;还有家长骂孩子骂得更过分:“你看你这个熊孩子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你看你那个成绩还有什么脸活在世界上,赶紧跳河死了算了”。从家长角度而言,以上消极指责的话语都是家长“恨铁不成钢”的表现,是在孩子出现种种令人不太满意情况时无奈之语,其实家长内心深处迫切希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好、更完美,本身并不想伤害孩子。但是,家长的无心之语却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听得多了,上进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慢慢消失。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频频使用负面的否定性语言,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孩子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又会如何解读这种信息呢?很显然,父母的否定性话语首先会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你不应该这样做等等;负面的语言听得多了,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索性会放弃努力,为所欲为,变得更加任性、不听话。另外,父母的指责和批评性语言只是暂时阻止了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记住了不要做什么;而没有从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因此,孩子内心仍然很混乱,不知自己该如何去做。
基于此,父母在教育或批评孩子时,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只看孩子行为本身,就事论事,不要无限把孩子的问题放大,更不要批评或指责孩子先天不足。当孩子出错时,父母可以适时委婉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就此与孩子展开讨论,或给孩子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促使孩子做出改变。反之,如果孩子出错时,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指责或批评,其结果必然是孩子伤心难过甚至愤怒,心理上的逆反会使孩子的行为变本加厉。因为错误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无声的惩罚,在迫切需要理解、支持和帮助时,父母的批评或指责更会加重孩子的难过和不安,让其跌入自卑的深渊。如有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道:“一次数学考试我好不容易考了八十多分,当我高兴地告诉父母这个成绩时,他们却冷冷地来了句‘那二十分到哪去了,我像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内心绝望无比。他们只关注我有没有考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分数,全然不关心我为了那八十分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从孩子的自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内心那无以言表的伤心和失望。这个孩子是多么期望父母能以积极赏识的态度去看待这个分数,能肯定他为学习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但是父母冷冷的否定话语顿时让孩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愿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伤人六月寒。”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父母的语言是塑造孩子个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的谈话。世上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和父母说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父母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可能会成为植入孩子心中的一枚种子,从而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父母可以说什么
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个体的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作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中最亲密的伴随者和引导者,父母对孩子关注的视角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某种行为的关注,会在无形中给孩子提供一种暗示,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朝向父母关注的方向发展。父母积极的、充满期待的关注会给孩子以前行的力量和勇气,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孩子发展的潜能。相反,父母对孩子消极的、负面的评价,会培养出一个灰头灰脑、萎靡不振的孩子。
孩子喜欢或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话语呢?在就“记忆中父母说过的最让你感动或温暖的话语”调查中,有许多孩子说父母说过的最让自己感动或温暖的话语有:“加油,宝贝!也许你有缺点和不足,但在父母眼里你是最棒的,我们相信你,也会永远爱你”;“也许有时我们会朝你发脾气,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是发自内心为你好;你要相信我们,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你能原谅父母无心的过错”;“宝贝,要记得每天按时吃三餐,晚上要早点休息,学习很重要,但爸爸妈妈不希望你因学习而熬坏身体”;“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你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的努力和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辛苦啦,宝贝!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争取好好考”等等。从以上话语可以看出,其实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并不高,失败时父母一句宽容激励的语话会给孩子注入重新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忙碌学习生活中,父母体贴而充满关心的问候会给孩子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注入一些温暖和力量;当学习上取得进步时,父母不遗余力的肯定和赞赏会是他们不断追求的动力和支撑。
总之,作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引领和人格上的塑造。孩子在家庭中生活,不仅仅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父母语言的影响和塑造中。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不能无所顾忌、口不择言。虽然父母不一定能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但是只要家长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自己不想听、不愿意听的话语决不出现在自己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的沟通必然是积极而友好的,孩子自然不会为父母的语言所伤害或激怒。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温暖而又善解人意的父母。无论何时,当我们想要和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态度,无论多么愤怒、焦虑和难过,都要处理好情绪后冷静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有种被尊重、被理解的好感觉。这样的谈话才有可能触及孩子的灵魂深处,才能真正发挥父母的教育引领作用。此外,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一句话可以把人说笑,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跳”,父母不要想当然地以“真理的化身”或“命令传递者角色”与孩子沟通,不对等的交流很难获得期待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把自己的心门早早关闭。
参考文献
[1]詹芳香.家长语言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徐州,2213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