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柳
〔摘要〕积极心理品质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多维度的积极品质的集合。描绘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全貌,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可以为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本文研究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共九个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得到了该校学生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自评重要性排序,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序列化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有效进行朋辈互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九年一贯制;朋辈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2-0009-08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界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的积极改变,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1]。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发展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寻找机遇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面对那些对能力提出要求的挑战并加以应对,并在整个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技能、能力以及力量,这就是积极改变。成功的自我改变者在他们尝试改变问题行为的过程中,会运用来自家庭、朋友以及自助群体的信任、接纳和社会支持[1]。帮助关系在人的积极改变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促进人积极改变的过程中,朋辈心理互助过程中建立的朋辈关系,例如与家庭成员、朋友及其他群体建立起的帮助关系,相对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而言,是一种非正式的帮助关系。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准心理咨询(para counseling),可以被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2]。
综合比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可发现,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研究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也多在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严重程度,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预防性和发展性的轨道。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3]。因此,描绘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全貌,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可以为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二、积极心理品质及其研究意义
探讨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和结构,了解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和特点,进而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成长,成为当前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以塞里格曼为核心的“价值在行动( Values in Action,VIA) ”项目组,展开了“重要优势品质”的研究,着力研究哪些优势品质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最优化[4]。经过多年研究,VIA项目组首次对人类优良品质和美德的结构与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划分,进而通过跨文化、跨年龄群体的比较研究,最终确立了24个为人们广泛认可的人格特质,并把它们划分为6大维度,命名为六大美德力量。它们分别为:(1)认知力量,主要指智慧与知识,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思维、热爱学习和洞察力5个人格特质;(2)情感力量,主要指勇气,包括真诚、勇敢、坚持和热情活力4个人格特质;(3)人际力量,主要指人性方面,包括善良、爱与被爱的能力和社交智力3个人格特质;(4)公民性力量,主要指公正性,包括公平、领导力和团队精神3个人格特质;(5)避免极端的力量,主要指节制,包括宽容、谦虚、审慎和自制4 个人格特质;(6)与更大的精神和意义世界建立起联系的力量,主要指精神超越,包括审美、感恩、希望、幽默和信仰5个人格特质[5] 。24个人格特质是人类历史不同文化中都强调的对于实现美好生活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系列积极心理特征[4]。
从积极心理学层面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比临床干预覆盖面更大,成长性更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及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6]。
基于此,本研究以江蘇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为基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化行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对24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情况进行排序,调查各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积极心理品质上的重视程度,并依此作积极心理品质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序列化培养的实证研究参考。这不仅对于研究青少年阶段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具有理论意义,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三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中进行普测,共发放问卷120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1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3.1%。其中男生715人(64.0%),女生403人(36.0%)。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见表1。
(二)研究工具
采用Park 和Peterson 等人[7]根据上述美德力量的成分和维度编制的儿童版和成人版两套积极人格特质问卷。该问卷是自陈式的,涵盖24 个积极人格特质。儿童版问卷( VIA - Youth) 共有198 道题目,每个心理特征包括7~9个题项,并且各心理特征中所包含的题项都有良好的信度( 克隆巴赫a系数都在0.70以上)。而从整个问卷的内容看,题项主要围绕10~17岁的中小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如学校、家庭和朋友等方面设计。
(三)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每个班级由两名经过培训的心理学教师共同进行施测。在统计分析中,对24个变量进行编号(见表2),最终得到每个学生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排序。通过对排序中各项品质出现的次数进行频数统计,以得到不同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状况
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得分最高的是“与更大的精神和意义世界建立起联系的力量”,即审美、感恩、希望、幽默和信仰等个性特质,24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描述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发展较好的积极品质为感恩、对卓越事物的欣赏,发展较弱的三项品质为爱与被爱的能力、精神感悟、对目的的观念和信念(见图1、图2、图3)。
(二)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年级差异
对于三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分成三段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其中三年级为低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为中年级,七年级至九年级为高年级。统计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年级差异。
对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比较显著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感恩、真诚以及领导才能,发展较为滞后的积极心理品质是精神感悟、对目的的观念和信念、爱与被爱的能力以及小心、谨慎(见图4)。
对中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年级学生比较显著的积极心理品质为感恩、创造力、灵巧性和独创性、诚实、真诚等心理品质,发展较为滞后的积极心理品质是精神感悟、对目的的观念和信念、爱与被爱的能力和审慎(见图5)。
对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高年级学生比较显著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对卓越事物的欣赏、感恩、创造力和灵巧性(见图6)。发展较为滞后的积极心理品质是精神感悟、爱与被爱的能力、谦虚和审慎。
对比三个年级的排序前三的积极心理品质百分比分布图,可以发现排序均靠前的心理品质和总体发展一致,即编号为1和22的两项均比较突出,分别代表着“感恩”和“创造力、灵巧性和独创性”。而排序靠后的心理品质为“精神感悟、对目的的观念和信念”。
(三)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性别差异
对排序前三的各项积极心理品质的男生女生分别进行研究,由于男女生人数有一定悬殊,因此以排序前三的各项频数占总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
从总体来看,男生女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男生女生均具有发展优势的心理品质是感恩、对卓越事物的欣赏以及创造性、灵巧性和独创性,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女生在感恩和对卓越事物的欣赏两项品质上百分比显著高于男生。在个别品质上男女生有一定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例如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在个别品质上,女生发展优于男生,如公民感和团队精神(图7、图8)。
再分别比较男女生排序第一的各项占比,显示出了更丰富的差异性。男生除了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这项品质以外,在勇敢和勇气上的发展程度也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排序第一的心理品质上呈现了更为集中的趋势,除了感恩和对卓越事物的欣赏,女生在判断力、批判性的思考、自我控制和自我规范这些品质上优于男生(见图9、图10)。
五、讨论
低中高年级学生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显著积极品质为感恩和对卓越事物的欣赏。感恩具体体现在,“你留意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但从不会视之为理所当然。你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你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你常常表达谢意。”这个品质主要体现在人际之间。对卓越事物的欣赏即为审美,具体体现在“在生命中的一切,由大自然、艺术、数学、科学以至日常生活体验,你都有留意和欣赏到其美丽、优秀,和富于技巧之处。”
本研究以九年一贯制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为基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辅导活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群体在各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排序,掌握各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积极心理品质上的表现,并以此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序列化培养的实证研究参考。这不仅对于研究青少年阶段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具有理论意义,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是在一所学校进行的,受学校自身特点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扩大采样范围来进一步检验。从实际工作角度看,对一种品质是否应重点培养,该在什么年级培养,应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心理学中关于品德培养的内容,专家的意见,以及一线工作教师的实践经验。后续研究还可以通过理论综述、专家访谈以及进一步问卷调查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六 、结论与建议
1.在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低中高年级学生呈现出一些共同点,从总体看,排在前列的积极心理品质为感恩和对卓越事物的欣赏。
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24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排序,在总体上呈现了发展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序列化的特点,可以为制定有效的朋辈辅导方案和有实效性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
3.具体到每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在某些品质上不同年段的学生呈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性差异。对于这些品质,适合在发展的关键期进行适当干预。有些品质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的发展性变化。这些品质更适合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常规性的培养。
4.从性别上来看,在某些品质上男生的优势明显,例如勇气、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个别品质上,女生表现优于男生,如判断力、批判性的思考、自我控制和自我规范。这与男生、女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联,体现出了个体发展在性别上的差异。这也为如何实施差异教學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5.借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以及其他活动,如朋辈辅导、心理课、心理社团等,对于适合其年龄阶段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全方位培养和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将能获得最有效的促进。
6.对于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他们需要了解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从而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制定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教育和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ALAN CARR.积极心理学[M].郑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J].高教论坛,2010(10):25-28.
[3]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5):110-116.
[4]官群,孟万金.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
[5]Park N,Peterson C.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 Strengths:Application to Strengths- based School Counseling.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2008,12 (2) :85- 92.
[6]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7]Park N,Peterson C. 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c,29:891- 9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苏州,2150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