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外祖父是山西临汾人。10岁那年,随父亲逃荒来宁夏做生意。没想到路途遥远,舟车劳顿,他的父亲不幸在途中病逝。外祖父和他的哥哥擦干了眼泪,草草埋葬了父亲后,只好继续西行,来到了宁夏。
看到外祖父资质聪慧,一家店铺的老板收留了他,并教他认字算账,生活终于稳定了下来。可没过几年,国民党军队大溃败,为了拼死一搏,到处抓壮丁,外祖父外出办事时不幸被抓走了。好在几天后,解放军来了,就把他们给放了。了解到外祖父识文断字,就安排他到粮食部门工作。后来,凭借着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外祖父成了我们县粮食局的干部。就这样,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几十年,一直到退休。
原本我和外祖父的生活并无太多的交集,但高二那年,性格叛逆的我和父母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那时成绩很好,外祖父和外祖母看到我这个样子,很担心我的未来,也心疼我妈妈,就把我叫到他们家里住,这一住就是两年。
两位老人家当时已经70多岁了,我这个外孙女的到来给他们平添了很多麻烦。但外祖父外祖母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每天早早起床就为我准备好了早餐、午餐。尤其是外祖父,他做的红烧鱼和红烧肉超级好吃。
逃离了纷纷扰扰的环境,我就像一个遍体鳞伤的小兽,终于可以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慢慢疗伤。到现在还记得,每天早晨,两位老人家5点多起床,把里里外外打理得清清爽爽的,等我起床的时候,早点已准备好了。在晨曦中,外祖父抽烟的氤氲缭绕、外祖母的絮絮叨叨,那是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岁月静好。
退休的生活平淡而又有规律,外祖父每天早晨吃完饭后就会带着他的猫去散步,回来后就带着老花镜看书。他看的书大多是竖排版的线装书、繁体字,具体是些什么书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有一本《古诗十九首》,那里面收的诗浅显易懂,解释到位。我那时正对古诗兴趣浓厚,基本背会了里面所有的诗。
据说外祖父脾气非常耿直,刚正不阿,在单位从不趋炎附势,所以才没升到更高的位置。他却不以为意,感觉他就像一个淡泊名利的君子。虽然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骨,总让我觉得他和其他老人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那时候的我还太年轻,并没有能力去理解,更不要说精神层面的沟通了。
高三的一天,我因为违纪,被老师赶回家。被赶回家的那几天我不敢让外祖父和外祖母知道,更不敢让父母知道,每天背着书包在街上游荡,想过去流浪、甚至自杀……纸里包不住火,后来我向外祖父招认了一切。意外的是外祖父并没有骂我,也没有指责我,而是对我说,老师是不能随便赶学生回家的,这是违法的。那时还是上世纪80年代,是老师可以体罚学生的时代,外祖父却有这样的法制观念。
外祖父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对于我这样的、感觉被整个世界都抛弃了的孩子来说有多暖心,就可想而知了。我痛哭流涕,内心的坚冰开始一点点地融化。后来在他的劝告下,我找老师承认了错误,也得到了老师的谅解,高考后,终于如愿以偿读了大学。
再到后来我毕业、工作、结婚,外祖父却一天天地衰老了。在他去世前一年的生日,他好像预感到了什么,主动召集儿孙们给他过一个生日。当时这多少让我们感到意外,因为外祖父是属于那种从来不会向子女提出任何要求、只知道默默付出的父亲。
直到后来我的父亲去世后,我才深深懂得了外祖父这个安排的含义。因为远在外地,父亲去世前后我都没能在他身边尽孝,这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我内心深处过不去的坎。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想起这些事,我常常泪流满面。外祖父是想给儿孙们尽孝的机会,让我们在他走后也能心安啊。
让我震撼的是外祖父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他要求子女把自己火化了,骨灰撒到黄河里,这样他的灵魂就可以跟着黄河回到家乡。还在遗嘱里说,不必每年都烧纸,也不用念经,他们已经尽了孝心。
我時常想,一个人内心要有多通达,对生死看得多透彻,才能做出这样的安排?真后悔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和他聊过……
外祖父已经去世许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他,无法忘怀。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体会了外祖父关于人生的智慧。他给了我物质上的关爱和精神上的引领,走得越远,越感觉到这笔财富的厚重与珍贵。我想,我也会把这份宝贵的财富传递下去……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