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三策略”

2018-11-30 09:19王伟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策略引导自主学习

王伟平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这样能有效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课堂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核心问题”“引导操作探究”“借助拓展问题”三大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引导;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31-01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途径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本质内涵,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高效化。

一、设计核心问题,引导自主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究。这样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够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案例:“圆的面积”教学片断

师: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之前选择怎样的方法,成功地推导出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1:割补法、剪拼法,还有旋转法。

师:回答非常正确。这些方法其实就是通过转化策略,将未知化为已知。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大家是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探究呢?

生2:可以先把圆进行等分处理,再将其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份学具(可以将圆分为16等份),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并展开小组合作探究]

师:如果继续分下去的話,还可以将圆分成32等份,那么能够拼成怎样的图形呢?

生3:这样拼成的图形会比原来的更接近平行四边形。

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尝试拼一拼。你还希望能够把这个圆分成多少等份?等分的份数越多,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

上述教学,教师基于学生思维的连接处和转折处进行两次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自主展开全方位的思考,培养了协同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反思习惯。

二、引导操作探究,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等特点,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做数学”的地位和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搭建能够进行自主操作的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绘制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并测量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由教师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学生测量核对。经过多次验证,学生发现老师的每次回答都是正确的,立刻引起了激烈的反响。于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在三角形中,是否角的度数之间会存在特殊关系呢?”这一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猜想: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可能会是一个固定的值。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猜想成为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导火索,激起了他们渴望知道答案的欲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测量出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并相加。经过多次验证,学生发现这一猜测是正确的,由此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上述教学,教师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操作的平台,并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借助拓展问题,推进思维深度

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可能并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应提供课后探究的机会,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教学“认识比”一课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两组圆(其中一组圆的半径为2厘米和4厘米,另一组圆的半径为3厘米和6厘米),让学生自主找出每组圆的直径比、周长比以及面积比,然后根据数据,探究其中存在的规律。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圆不管是直径比,还是周长比,和半径比是完全相同的,只是面积比出现了1︰4的不同情况。这时有学生问道:“这是否是巧合?”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这一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最后,学生发现:能够对比值的最终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半径出现的次数,且不管是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还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存在圆周率,由此也可以断定圆的周长比实际上就是半径比,而面积比则是半径比的平方。在发现这一规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对这一规律的正向迁移,将其运用于正方体棱长比、表面积比以及体积比的探究上,为接下来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设计核心问题”“引导操作探究”“借助拓展问题”这三大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三策略引导自主学习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