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张晓梅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三个阶段;创新规律
近两年。伴随着总局各项政策的引领,同时伴随着观众对娱乐综艺的审美疲劳和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文化类节目呈现出了模式丰富、制作精良、集中爆破的放送格局。迅速破局电视内容红海。
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开始,央视的知识性节目《百家讲坛》《鉴宝》,推出了一批文化名人;第二阶段是2013年以来,原创文化综艺与新兴娱乐综艺比肩荧屏,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文化综艺,集中连续播出后反响强烈。第三个阶段就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愈演愈火热的一系列文化“清流”节目,《朗读者》、《见字如面》、《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从几年来娱乐综艺“霸屏”模式中脱颖而出,迅速集结了优质的电视和网络资源,凝聚大众关注度,传播效果明显。
分析近年来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创新轨迹,笔者认为,以下五点创新规律,具有共性。
1.“导向金不换”。必须始终将引领正确价值观放在第一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节目创新和所有电视节目传播规律一样,首先要坚守传播底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口径观众。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喜爱之心,并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引导社会群体的社会行为。
2.必须丰富电视化表达手段
文化类节目在内容流程设置上宜简不宜繁,宜用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精华去架构节目,在简洁流程基础上,丰富电视化表达手段,通过提升节目可视性和现代感,吸引大众。
文化类节目集中上线,对创作者在表现手法的创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程模式设计、第二演播室、第二现场、演播室机关的设置、科技元素的加入、舞美灯光和演播室大屏的多维使用等等,要以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元素、文化类节目的电视表达吸引更多受众。
3.必须在创作题材上有所突破
以往的文化类节目题材高度集中在汉字、成语、唐诗、宋词上,目前上线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在题材上有所扩展。阅读、大国学概念和一部分与古诗词中内容相关的专题化内容进入节目内容设置中,但除此之外。中华传统文化中仍有可以深耕精做的内容,例如:对联、年俗、古乐器、武术、饮食文化、乃至业内专家力推的“四大名著”等,都是可供开发和拓展的文化节目题材。
另外,在地域性上接地气、植根本土注重原创也可能创出新路。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中华精神、彰显时代风貌,也是文化节目的一条创新之路。
4.必须跟踪、引领社会大众文化诉求
文化类节目要想受欢迎。必须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节目样态上不输娱乐综艺,必须跟得上大众对文化的时代诉求,而且要引领文化风尚。文化类节目不仅承担着展现优秀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更要满足大众实时文化诉求,创新契机要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和观众心理,要让“传统文化精粹的精神、价值与社会现实心理需求相契合”,方能达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
5.必须在文化内容的传播方式上实现跨界与融合
文化类节目内容生产固然重要,承载内容的传播方式更为重要,因为互联网时代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只有适合的传播方式才能将精耕细作的内容传播出去。VR视频、网络同步答题、实时弹幕、全网推广、抢红包、科技元素融入等多种融合传播方式的运用,才能让文化类节目在關注度上毫不逊色于综艺节目,引入更多年轻观众。
电视文化节目要谋求持久的生存发展,要做到通俗化、大众化、电视化、现代化。通俗化是将高雅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大众化是要让文化水平低的观众也能从节目中寻得美感:电视化是要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通过电视表达出来:现代化意味着传统要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结合。文化综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期待各卫视和节目制作机构追随总局对电视节目的引导和引领,坚守文化情怀,坚守传播底线,研发、制作、播出更多文化类节目精品,契合时代文化需求,满足观众文化诉求,传承好、传播好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