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春
摘 要“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儿童去接受、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教育,是描述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理想的一个重要理念。“适合的教育”的实施,需遵循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可持续原则。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适合的教育”要求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推动德育个性化;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自主管理,体现德育主体性;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提升德育实效性。
关 键 词 适合的教育;个性发展;主体性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人类展开了持久地追问与探究。但是,鉴于人类个体的差异性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复杂性,学校教育也必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不可能提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尽管如此,随着人们对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因此,“适合的教育”逐渐成为描述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理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本文,我们将对“适合的教育”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实施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其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几点启示。
一、基本内涵
从应然的角度来看,教育本来就应该是适合儿童发展的。但现代教育充满了太多的功利,充斥着对教育本质的误解和扭曲,学校教育在很多方面反而不适合儿童了。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中,“适合”契合了儒家的“中庸”精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标准。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适”即“适合,符合”。《高君书·画策》:“由此观之,神農非高于皇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1]所谓“适”,意即“适用”“适当”“适宜”“适度”“适量”“适中”;所谓“合”,意即“合适”“符合”“恰好”“有分寸”。顾名思义,“适合的教育”就是适合儿童去接受、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教育。
(一)“适合的教育”是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教育
学校教育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学校教育具有不同的特征。“适合的教育”体现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规格。首先,“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内容(特别是课程设置)上要反映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要让儿童一开始就站在人类文化的最前沿,这样才能为未来培养人才。其次,“适合的教育”在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是先进的,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不是强制和压迫的。体罚、灌输、死记硬背……这些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与“适合的教育”相违背的。再次,“适合的教育”对教学技术和信息媒体持开放态度,也就是说,最新的科技发现和信息技术手段要及时进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之中,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这些信息技术,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丰富儿童的学习经验与体验。最后,“适合的教育”必然要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趋势不断进行改革。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中,改革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对既有的学校教育进行调适,从而维持“适合”的状态。
这样看来,“适合的教育”也就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出发点在于为未来谋发展、为未来培养人才。然而,现实中的学校教育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都大同小异:一名教师为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讲课,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科书和纸笔;课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考试则主要考察的是对讲授内容的回忆;学生的学习是个体行为,缺少同伴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在今天,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和困难,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让教学更能够面向未来。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已经越来越普遍,技术成为改变既有教育形式的利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适合的教育”的提出恰逢其时,也必然成为变革学校教育的重要理念。
(二)“适合的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并不是一开始就确立起来的。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儿童的教育是以统治者的意志为导向的,在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社会制度之下,儿童不能享受应有的受教育权利,更谈不上开展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进入近代社会,尽管义务教育的提出和逐渐普及扩大了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更多的儿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可能,但落后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儿童接受应有的教育,尤其是功利主义的观念使得学校教育忽视了儿童本身的发展而去追求外在的目标。只有到了现代社会之后,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才有可能实现。例如,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我们教育中的改变必将引起重心的转移。……儿童是中心,儿童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2]“适合的教育”是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的,也就是去除功利化的外在目的而回归教育的本真与本质。
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每个儿童都能获得自我成就的教育,这是“适合的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通过教育成就自我,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的基本理想,这是因为教育应该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每个儿童都能通过学校教育找到自我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潜能的发展。“适合的教育”应该能够激发儿童学习的热情,发掘儿童发展的潜力,实现自我超越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适合的教育”是关注个体成长的教育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人为地将学校与社会生活割裂,把学校作为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场所,学校中的教育活动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学生主体性不被重视。“适合的教育”关注个体的成长,学校不仅要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负责,还要成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乐园,成为丰富学生经验的最佳场所。显然,“适合的教育”必然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摆脱“分数至上”的竞争主义,克服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弊端,真正成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
要关注个体的成长,学校教育必须是快乐的教育。快乐的教育首先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快乐的教育还是一种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学会不断提出问题,进而不断解决问题。快乐的教育还必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教育才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这是由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
二、实施原则
为了落实开展“适合的教育”,中小学校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主要有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可持续原则。这些原则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适合的教育”能够产生的教育效果和育人价值,对于中小学校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体性原则
全体性原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适合的教育”是开放的,也是普惠性的;它又是不带任何偏见的,不会成就一部分人而放弃另一部分人。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不合格都不能有。”学生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可能就是一辈子。“适合的教育”反对给学生贴标签,反对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去悉心呵护、认真培养;它欣赏公平与公正,把智慧的阳光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两千多年前,孔子开坛讲学、广收门徒,他的口号就是“有教无类”,打破了“官守学业、以吏为师”的格局,从而使教育走向民间,推动了教育的平民化。“适合的教育”是与“有教无类”一脉相承的,只有面向全体、让所有儿童受惠,才能体现出“适合”这一基本的价值追求。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获得发展,因此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体现了现代社会最先进的发展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和人格特质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鉴于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获得,过于强调智育的发展,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我们更需要倡导“适合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全面发展的思想来之不易,它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经过教育家们漫长的探索才提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他首倡体、德、智、美“四育并举”。近代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论”的教育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更是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主张,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在于促进人的自然本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等。今天的教育者需要继承历史上这些思想家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勇于改革和创新,真正实施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
(三)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实施教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禀赋、潜能、性格和气质等都各不相同。“适合的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假如一个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创造意识很强,如果偏要让他去学他不喜欢的文科,岂不是对他最大的不公平?这就是没有找到孩子最适合的教育的结果。相反,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他们就能得到发展。
要落实差异性的原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长期以来,受到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往往用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用刻板的教学方法教育每一个学生,其结果造成了“千人一面”“千校一面”。殊不知这种“千人一面”的做法其实是伤害了一部分人,因为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往往不被重视,他们成为教室中受冷落、被淡漠的一批人。所以,“適合的教育”也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禀赋实施有差异性的教育。
(四)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原则意味着学校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持久的助力和支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好的教育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其教育效果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而要奠定这一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必须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视角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长远规划和设计,精选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教育内容,陶冶学生情操,从小就在学生的内心种下健康向上的种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适合的教育”必然是有生命力的教育,有助于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因为它要关注不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设计并提供不同的教育,从而迎合儿童发展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全程的支持。而且,一旦学校教育与儿童的发展需求相契合,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地发挥出来,自然也会给儿童带来一生的影响力。
三、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领域,也是多受诟病、积弊较多的领域。“适合的教育”的提出及其基本的实施原则为我们理解学校教育的本质打开了一扇窗,也为推动德育创新带来不少启示。
(一)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推动德育个性化
从本质上来说,“适合的教育”追求的也就是个性化的教育。诚如顾明远先生所言:“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3]德育个性化是个性化教育在德育领域的折射,它意味着德育活动一定要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和实施,学生有权利选择其喜欢的德育活动和教育方式。从这个视角看,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德育课程,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前提。如果德育课程仅仅局限于国家提供的德育教材,那么开展德育活动的载体就只能是单一的、基础性的,而不能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因此学校需要对既有的德育课程进行补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校本化的德育课程。此外,学校还要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活动,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应该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等德育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展参观、社会调查等主题性德育活动,让学生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
(二)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自主管理,体现德育主体性
“适合的教育”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关注如何提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和教学,还要求学校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管理实现德育效果最大化。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把学生作为客体进行道德灌输,学生被动地参与德育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实现自主管理,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内在的道德情感和活力,使自己成为道德提升的主人。自主管理首先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班集体中的学生组织(如班委会等)在很大程度上就担负起学生管理的职责,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自主管理还需要引导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对于德育工作来说,就是要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为自己制定道德发展的目标。显然,自律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基本力量,以自律为基础的自主管理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德育活动,弱化德育工作的强制性和机械化。
(三)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提升德育实效性
尽管中小学校在德育工作领域努力进行改革和探索,但德育效果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凸显出德育评价的重要性,传统的纸笔测验和以分数衡量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做法需要重新审视。面对这一问题有学者倡导“人文取向的德育评价”,提出“以实质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利为要义,尊重被评价对象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尊重他的道德理解和道德感受,鼓励评价的双方有一种理性的互动关系”[4],这一观点为我们反思德育评价提供了启示。应该说,自我评价就是人文取向的德育评价的一种具体方式,其前提就是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内在的发展力量。在德育工作中,这种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学生时刻监视自身的道德行为,有助于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总之,“适合的教育”必然是途徑多样的教育,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适合的教育”也必然是方式灵活的教育,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提供的教育活动才是可选择的、可以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适合的教育”符合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它尊重教育规律,推动科学发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适合的教育”一定能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开花、结果,让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从中受益。从“适合的教育”出发审视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可以为我们带来诸多的启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0卷[S].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1160.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6.
[3]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8.
[4]仲建维.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J].教育研究,2014(5):75-77.
责任编辑 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