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德育工作要有“五戒”

2018-11-30 02:40齐刚
中国德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活动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急、重、杂、散等现象,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新时代,要做好德育工作,增强其实效性和针对性,就需要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机制、采取新方法,协调好各方力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德育工作要戒“空”。当前,学校德育活动目标大而空,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很难让学生接受并认同;德育实践不接地气,往往人为拔高活动的德育价值,导致了小脚穿大鞋的现象;德育内容空洞,往往新瓶装旧酒,不适应新时代德育工作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把握德育规律,使德育内容与形式相脱节,仍用旧方治疗新疾;二是对德育总目标的分解不够科学,没有从学段和年段出发制定适切的分目标。

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想入耳、入心和入脑,就需要遵循德育规律,更新德育观念,转变德育方法,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实。第一,德育工作要落细,在坚定不移地追求德育总目标的同时做好目标分解工作,认真研究不同学段、年段德育目标的差异性和连续性,制定适切的分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德育活动。第二,德育工作要落实,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德育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要求、道德准则背后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实现德育方法的“软”“硬”结合,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德育活动,用学生的语言讲道理、讲故事,将道德观念和准则等采取“隐”的方式“藏”在后面,将学生的生活关切置于前边,如此,以“软”方式达到“硬”目的,以春风化雨的浸润代替强输硬灌的说教。

德育工作要戒“急”。德育工作中往往会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表现在德育方法上就是急功近利。德育工作者的功利性是德育工作“急”的直接原因,对德育规律性缺乏研究则是其根源。曾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师在课堂结尾插入了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想以此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但由于德育渗透过急、过硬,未实现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未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这种现象并非仅仅体现在这位教师身上,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德育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德育的对象是思想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学生,故而试图通过简单的德育活动就达成德育目标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时间,需要教育者静下心來思考、耐下心来施教。

德育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非常漫长的抑恶扬善的过程,并贯穿于学生的一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德育作为青少年人生的筑基工程,应该在学生心中种下善的种子。德育需要浸润,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设计德育活动,让德育更深入学生心灵。德育更需要慢下来,给予学生消化和吸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知晓、理解并践行。

德育工作要戒“重”。许多学校在设计德育活动时,不考虑年段和学段特点,往往会存在重复现象。如清明节扫墓,小学和初中阶段往往会到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方式参加英烈祭扫许多次。德育顶层设计的缺乏是导致重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德育工作者缺乏主动性,懒得动脑,被动应付,德育效果事倍功半。缺乏智慧,让施教者感觉厌倦的德育工作,恰恰是一种反德育的行为。

《指南》既回答了体现顶层设计的理论性问题,又指出了契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的可行性方案,每个德育工作者需要仔细研读,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做好活动设计。每所学校需要挖掘学校和区域的德育资源,设计好德育活动,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品牌。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注重思考,按照一体化的系统思维,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充分挖掘活动背后的德育内涵,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德育工作要戒“杂”。德育工作的“杂”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与德育活动的泛化,与德育无关的内容被拼命扯到德育之中,教学以外的活动统归于德育,使德育成为除教学以外包含一切的教育活动。德育内容与德育活动的“杂”使得德育聚焦功能减弱,针对性降低。其根源在于德育的边界不清晰,将周边的一切放进德育的“筐”里。

德育是有边界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德育内容体系来看,德育的边界不能无限扩大。从培养什么样的人角度,我们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学习科学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只是诸育之一,每个方面的教育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作用,不可或缺。

德育工作要戒“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往往缺乏合力,多头负责,实际上却又无人负责。如学校政教处主管德育,但对教务处所管的学科德育渗透却又无能为力;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教师是专门德育课程的实施者,却很难与其他各科教师相互配合。从组织形式看,德育忽视了协同育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很难形成德育合力。

要解决“散”的问题,首先,要健全德育工作机制,要有牵头者进行总体设计、系统规划,就学校而言,校长作为德育的第一责任人绝不能缺位,要聚合各方面的力量,让德育化零为整;其次,学校作为融合家庭和社会的最佳渠道,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掘家庭和社会德育资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主动与家庭和社会对接;最后,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德育活动设计要有整体的思维,要注重活动的总体设计和价值的挖掘与提升。

新时代,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导向,更新德育理念,认真研究德育自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自觉遵循,按照体验感悟—内化—践行的过程,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齐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责任编辑 谷 月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活动
“活动随手拍”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