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论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思政教育

2018-11-30 02:30卜华张宜
人力资源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卜华 张宜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宣传部、教务处立项课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部分内容。

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根据上述指示,论文认为应该将思政教育融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论文阐述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含义以及《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提出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思政教育应达到的目标,论文结合课程内容就如何推进《中級财务会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会计专业

一、引言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话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综合发展的人才,既是当代高校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人来说,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会计行为的发生是存在在特定的环境中的,会计人员面临的制度环境有两种,一种是正式制度,另一种是非正式制度。无论面临怎样的制度环境,会计人员在进行经济业务的处理时,许多方面都是需要通过人员自身的道德判断予以解决,如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审计判断等。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会计人才的主要供应方,亟需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调整,在吸收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需铭记保持“中国特色”,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导向作用,以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以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中级财务会计》为例,从《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推进《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的实施这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的含义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割裂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只是思政教师的工作,而与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广大专任教师没能体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没有真正的形成。因此,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完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任务迫在眉睫。所谓“课程思政”,指的是高校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及教学活动,都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和承载在其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始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项目的展开意味着中国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从原来的单一讲授升级为联动成面式讲授,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再仅仅依靠思政课程,也将依靠其他每一门课程,思政教育将成为每一位课程教师的职责。“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即任何课程教学的中心是立德树人,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即任何课程教学都肩负以德育人的责任。“课程思政”并不意味着用德育替代专业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的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找出专业课程中 “隐形”的思想政治资源,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使学生得到正确的精神指引。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政策,能在各类型机构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的实务性工作,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会计高级人才。其行业特色决定了会计学科会具有显著的德育内涵,应充分挖掘和深化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功能,将课程知识点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以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各大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学生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和应用技能的知识体系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会计学科体系中与会计实务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该课程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侧重于共性会计业务的处理。其理论性强、操作性强、业务范围广、难度大,课程中大量的概念、规则、原理、方法需要学生去理解、记忆和应用。因此,充分挖掘该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资源相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应对今后的挑战,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减少未来步入社会所发生的道德风险。

3.《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的作用

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其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终生的学问。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培养了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创造出“1+1>2”的功效。因此,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说来,《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树立诚信品质,促进道德建设

“立信,乃会计之本”,诚信是会计师行业的灵魂,对于为社会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职业来说,诚信不仅具有一般的意义,更是安身立命之本。例如,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可以发现,一旦诚信成为会计行业的稀缺资源,真实性、可靠性、重要性等会计质量特征则会形同虚设,假帐将无处不在。再如,在学习研发支出、借款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时,更需要会计人员坚定诚信的职业操守,因为不同的处理将增加或减少本年度的利润,从而对企业所得税直至国家税收产生巨大影响。这些隐含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有关诚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有着深深的啟迪作用,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时,只有具备诚信这个基本的道德品质,才能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真实的财务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健康发展。

3.2 培养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质

李克强总理在 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工匠精神”,使我们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乃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有着许多内涵,它是一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而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中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精神,例如,我们在学习具体经济业务分录的编制、年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和填写时,无不需要我们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去认真掌握,一旦某一环节有所疏漏就会导致最终整个报表编制不平衡不正确。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初步涉及会计行业走向社会之前就充分意识到此行业所需要的敬业精神,从而提升职业素质。

3.3 增强爱国意识,加深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例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中的应交税费知识点时,教师通过告诉学生中国为了积极应对雾霾治理、水污染防治等众多环境问题,在2018年正式开征了环境保护税,此举既响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也展现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强国姿态。再者,让学生了解了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不动产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分两年抵扣、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减轻税负的举措,可以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国家给人民带来的福祉,体会到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国家自豪感和专业自豪感。

三、《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应达到的目标

1.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关系

知识导向必须需要价值作支撑,从一定程度上说,知识导向就是价值导向,失去价值导向就意味着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化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学生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学习利润表的编制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虚增企业利润而通过某些手段增加营业外利润从而使企业利润总额虚高进而欺骗外部投资者。

2.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

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以德为本,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重视对文化知识、拼搏精神、审美情操等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为了充分发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改革应与思政有机融合起来,深入挖掘提炼《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规范等德育元素,积极研究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所蕴含的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职业品质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3.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要根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有所侧重,使主导性与多样性紧密结合。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将课程内容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来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例如,李克强总理于今年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确定了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0%。毫无疑问,此次政策的制定,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会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学习收入的确认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增值税问题,而此次税率的下降,

意味着学生们要消除原有税率在脑海中的印象,转而采取全新的税率来进行业务的处理。更重要的是,降低增值税税率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政府“降低税负,让利于民”的基本思想。

四、如何推进《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的实施

1.发挥引领协同作用,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中级财务会计》中思政教育实施结果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因此,针对本课程的重要性,形成一支有教师培养规划,教师队伍稳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教学研究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在整个师资团队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很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当然对《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学校也要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使每一位教师内心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课程内容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思想价值的升华,推动“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教育。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有效性

“课程思政”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挑战,也同时是一个新的机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育人的要求,亟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法。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教学载体方面,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中级财务会计》之间的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立足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从课程中提炼出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有效载体。课堂讲授方面,教师应注重开拓创新,可将国家发生的大事与专业课问题结合开展专题研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贯穿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力避生硬式说教。例如,通过将《中级财务会计》的各个案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在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专注度的同时,也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

3.创新教学设计,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思政建设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在教学设计上,把握学生需求,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一是挖掘《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充分融合,使专业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灵活载体,让大学生入脑入心。二是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试点方案,编写教学指南。三是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相关建设意见的方案。要准确把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既牢牢把握会计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应着重长效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思想;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安排;最终,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4.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完善评价标准

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级财务会计》的牵引和带动作用,鼓励教师将国内外发生的大事結合课程中的专业问题让学生们展开思考。例如,此次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再度升级,7月6日,美国宣布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7月11日,美国又突然公布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清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公布拟对我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清单发表谈话。商务部表示,为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另外,将立即就美方的单边主义行为向世界贸易组织追加起诉。教师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就可以针对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可以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思考此次贸易摩擦会使某些进出口企业税负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而对企业利润有着怎样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建立课堂教学效果的“双评估”机制,增加对课堂育人方面的评价权重,将学生在课题项目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纳入期末课程成绩的考核。进行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标准,除一般的课堂满意度外,还要考察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将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所应有的功能,实现专业课程既重教学、又重育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卜华,张银杰.行动学习法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04):100-103.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7-69.

[4]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育,2017(Z3):28-29.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邢维全.思想政治教育与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新会计,2017(12):14-17.

[7]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8]周爱军.本科会计教学中会计思维培养的实践--以中级财务会计为例[J].纳税,2017(31):42.

作者简介:卜华(1963-),男,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江苏 徐州 221116);张宜(1995-),女,汉族,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徐州 221116)。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