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媚
【摘要】学生互评是德育评价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小学高年级德育课程中开展同学互评,对促进学生品德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在内容选择、环节设计、时间保障和教师指导等方面多用心探索,保证学生互评的有效性,使学生互评成为广受欢迎且有说服力的一种评价方式,最终对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学生互评 德育课程 策略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德发展和个性塑造的重要时期,不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更离不开朝夕相处的同学的互相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控制能力逐步加强,自我意识逐渐深刻,他们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他们能够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道德判断,对自己和他人能有较客观的评价。
笔者在所任教学校的六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6%的学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73%的学生认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能帮助自我提升;57%的学生喜欢同学之间互相评价;92%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是比较准确的。评价形式的受欢迎度依次是文字评价、口头评价、打分评价,学生最希望得到的评价是优点和缺点兼有。为此,笔者在高年级德育课堂中进行了学生互评的探索,有几点收获和感悟。
一、开展学生互评给课堂注入了活力
首先,学生互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彼此了解,取长补短。在互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很多平时未曾注意到的细节,看到了同学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通过比较找到了差距,从而由被动接受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互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合作机会较从前大大提高,不但增进了彼此了解和同窗感情,对提升沟通能力、锻炼合作精神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使班集体形成了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氛围。
第二,学生互评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因材施教、科学施教。为了有效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业状况、人际关系等因素,要不断采用各种有效策略解决在学生互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比如:互评能力的差异问题、学生互评的积极性问题、学生互评的公正性问题,等等。这就促使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更科学地实施教学,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第三,学生互评提高了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因为课内课外,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广泛的,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能否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学生看得最清楚,这就为德育课程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一条途径。
二、开展学生互评要注意的几点策略
1.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生互评
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从个体素养到群体形象,从古今中外到天南地北,可谓包罗万象,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应该有所甄选。例如:对五年级学生适合开展学生互评的内容为《我为母校添光彩》《诚信最可贵》《宽容与理解》《安全伴我行》等,六年级学生适合开展互评的内容为《拒绝不良生活习惯》《劳动成果要爱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责任与担当》。这些内容非常适合通过同学之间常态化的相处进行观察和积累,并通过学生互评来完成整体评价,这类评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在一个阶段中不断观察、反复评价的。每学期初,教师公布本学期的互评内容,让学生有清楚的目标,并带着任务去观察同学,同时也能时刻审视自我的日常行为。
2.设计合理的环节便于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对德育课程进行科学、全面评价的一种尝试,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专注度和持久性会有欠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互评的过程中还要通过精心设计合理的环节来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诚信最可贵》一课前,教师向学生有奖征集诚信和失信的班内实例,不能署真名。被录用的实例,将写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作为辨析题供大家讨论。这个活动参与率很高,被教师录用的实例比教科书上更贴近生活现状,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因为实例来源于自己的班级,大家在讨论中更热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同学互评,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作用也就更强了。又如:在《安全伴我行》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做客”活动,请同学之间互相约定时间,到对方家里去做客,不但考察对方待人接物的礼节,还要观察记录家庭中的用电安全情况,最终得出一个专题评价。这个活动,不但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支持,还增强了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3.提供充裕的时间开展学生互评
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互评形式,而且喜欢书面或口头评价优缺点,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充裕的时间开展学生互评。在实践中,笔者一般在每节课中留5~10分钟的时间用来同学互评,对课外延伸类的活动评价,则给予半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和互评。互评时间充裕了,评价结果就更显公正、全面、客观。只有在时间上有了保障,互评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人参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一对一、一对几、几对一、小组对小组等多种方式,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能力交替使用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打分评价等不同的形式。另外,一定要指导学生在评价中从辩证的角度去组织评价语言,对同学的表现既评缺点,又夸优点。教师同时应关注被評价对象的情绪,避免出现评价的负面心态。
4.注重全程的指导促进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还能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但在整个互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依然起着重要作用,更是学生互评能否真正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如:一些个性内向或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如果同学评价过于直接,会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或者出现一些难堪的局面,带来负面效果。这时,教师就应该在安排互评对象时提前考虑,精心设置名单,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表现差异不能太悬殊,双方的评价能力必须相当,个性上如果能达到互补则更佳。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经常进行提示性教育,如在互评中讲求客观公正的意义和要求,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评价别人既是对别人负责,也是自身责任心强的一种表现。当然,学生互评的结果对教师最终形成学期综合评价仅起到参考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进行学生互评的目的是为了发挥群体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更快地认同德育目标,实现自我提升。
总之,学生互评在小学高年级德育课程中的探索,使品德评价多了一种受学生欢迎且有说服力的评价方式,虽然它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值得大家共同探索,使之更易操作和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品德评价的否定之否定[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2).
[2]卢健.“学生互评”现状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