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如何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2018-11-30 07:03杨芳莲
读写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初中

杨芳莲

摘 要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初中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学生养成辩证性的眼光、正确的看待历史和现实、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教育在变革中强调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颇深,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化教学模式相碰撞,导致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实际开展教学中走入了教学“误区”,影响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老师,对目前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有一些想法和见解,也将从该课程教学现状出发,谈一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107-01

高效的教学课堂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课堂新要求。高效的教学课堂,不仅能够改变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实现教学气氛的活跃化、师生之间的配合发展,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颇深,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气氛营造以及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跟上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所以导致教学课堂僵硬化发展。笔者认为要想构建高效的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首先要明确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实际开展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高效教学课堂的开展。

首先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过于注重教材的“分值”,教学完全依照教材来,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以应对考试能够获取好成绩,这样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布置的一些教学任务也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参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压力过大。其次,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过于传统化,采用“喂养式”的教学模式,既不能够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导致教学课堂的僵硬化。其实这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教学素养没有及时地跟上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不能够灵活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也不能够依照教学新理念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所以导致教学课程“低效”开展。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如何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笔者认为,上述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开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所以笔者也将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要求,重制课程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四大要素构成,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

这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开展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新方向,教师必须从原本的分值化教学转为核心素养教学,在重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教学实质性、符合新课改教学需要的教学目标,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与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积极作用。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丰富教学课堂

新课改提供了丰富的新式教学模式于教学课堂,所以教师必须结合自身教学需要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让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活过来”。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作用和教学特点,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和教学需要来进行合理的选择。笔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法十分契合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如学习“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时,为了让学生们认识诸子百家,并且找到不同学派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为小组对书本教材进行探讨和学习以在沟通、交流、总结的自我学习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延伸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学习趣味

教师不要将教学内容限制在课本中,要注意延伸教材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与独特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开展课程教学,有两个注意方面。

(1)结合社会热点:中学生在成长和学习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历史与会课程知识也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上的新鲜、热点知识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辩证和学习的同时掌握历史知识。

(2)利用信息技术延伸学科知识: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历史与社会知识中的一小小的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认知,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来扩大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面,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并且参与历史学习。

如在学习“百家争鸣”知识点时,学生对诸子百家儒家、墨家、道家的认识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几个人物或者几条理论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播放有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全面地看到不同的诸子百家在当时的言论、派别,以便学生深入认识诸子百家,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历史与社会高效教学课堂构建上的“小绊脚石”。所以任课教师要积极解决问题,通过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实现教学课堂的新突破,从而构建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焦芳亭.打造高效课堂,将兴趣内化成动力——《历史与社会》教学“六步三查”模式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

[2]赵妮.淺议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3).

[3]江国荣.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J].求知导刊,2015(08).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初中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