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英静
安徽歙县鱼梁坝
皖南地处安徽南部,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其下辖古徽州一府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县、休宁县、祁门县、婺源县(历史上婺源属皖南徽州)更是徽文化的集中承载区。历史悠悠千百年,在古徽州留下了历代文化的珍贵印记,更为后人带来了集中成片的农耕文明传统村落群。
据统计,安徽省共有约1000个传统村落,保存完好的近500个,省级传统村落共363个;其中,163个村落被纳入前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63个村落集中分布在皖中与皖南地区;皖南有144个传统村落,数量巨大。
皖南传统村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遗存,也是安徽住建部门集中力量进行原生态保护的地方。
皖南大量传统村落均处于闭塞的大山深处,历史上的人口迁徙、交通不便,加之徽州人的思想观念等原因造就了遗存巨大且质量较高的传统村落集群的存在,村落中蕴藏着古人智慧,更汇聚着朝代更迭中沉淀出的文明。
安徽传统村落形成年代较早、历史悠久,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传统村落有万安古镇、卖花渔村、唐模、鱼梁坝、黄村等。
在历史的演变中,隋唐时期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传统村落仍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府邸、祠堂、民居等,是当时外出致富的徽商秉持“叶落归根” “光宗耀祖”的理念下,富则归乡建房的集中展现。
比如,从绩溪县湖里村走出了清代富甲江南的大徽商胡雪岩;祁门县礼屋村曾是近代瓷商、社会活动家康达的家乡,可以说徽州传统村落记载了中国几代商业人物的光荣与辉煌。
徽州大部分传统村落为唐末、南宋时期由中原人来此避难而建造,中原文化与当地山越文化的碰撞融合,催生了天井楼居式的徽派建筑。皖南传统村落集聚了大量的徽派建筑,例如,黟县关麓村现存有清中后期的徽派建筑群。徽派建筑在维系“肥梁瘦柱内天井,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基本风格之外,又通过横梁的肥瘦程度、木雕的精致程度反映出主人坐拥财富的多寡。关麓村富裕徽商汪氏八兄弟的住宅“关麓八家”即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汪氏兄弟的富裕直接促成了所居传统民居建筑中木雕、石雕的极致精细。江浙一带的建筑很大程度上属于泛徽派建筑,是徽商跨界交流的结果。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万安古镇
历史上,徽商聚集活动的水运码头、古镇,如安徽芜湖西河古镇、休宁万安古镇、徽州区唐模等都是如今的著名传统村落,它们记录了徽商的活动印记。休宁县万安古镇是徽商河运至杭州的源码头,横江蜿蜒而过,成就了盛极一时的徽商,也带动了罗经技术的发展。吴鲁衡老店是唯一留存至今的罗经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罗经不仅是徽商河运判断方向的指南,更是建房选址考察风水的必备之宝。
除此之外,徽州的传统村落还孕育了徽州的文房四宝。文房四宝存在于皖南歙县、泾县,歙砚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宣纸制造可追溯到宋元之时的泾县小岭村。徽笔制作技艺如今仍留存在泾县安吴村、紫阳村和黄村村。徽墨始于唐代的休宁县、歙县。历史上制墨名家辈出,歙县人汪节庵即属于“清代四大墨家”之一。
安徽传统村落在选址上极为讲究,背山环水面屏,水从村中过,充满水墨画韵味。绩溪县龙川村在选址上可视为经典,村落座落于登源河右岸一级阶地之上,依山傍水,选址格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从高处俯瞰,整个村基形似一条龙舟,“龙船”顺登源河驶向瀛洲,寓意龙川村人才辈出。
徽州的村落还十分重视水口园林的建设,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水流出村的位置设置水口园林以锁住财富,故名“水关锁”。素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的徽州区唐模村,背靠狮子山,南对象形山,选址有狮象拱卫气势。檀干溪流自西向东穿村而过,于村东古银杏林处设立水口,集中关锁、镇物和背景,堪称徽派水口园林的典范。
徽州传统村落中存有百余座牌坊,如旌表坊、功德坊、节烈坊、洁妇坊等。牌坊即是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社会伦理道德的物化象征,是村落及家族的无限荣耀。如安徽家朋乡坎头村许氏宗祠前的洁妇坊,即是许金为母章氏抚孤守志、孝事舅姑而申请修建的牌坊。
安徽绩溪县磡头村洁妇坊(秦祖泉 摄)
“肥梁瘦柱内天井,粉墙黛瓦马头墙”,这是世人对徽派建筑风格的提炼,徽州传统村落中就分布着大片徽派建筑。典型的徽派建筑上均有雕艺为伴,徽州四雕闻名远近。木雕大师李祥顺是歙县人,歙县深渡下铺姚氏祠堂、大茂村朱氏祠堂内的木雕均出自他手。发展至后期,徽州四雕融入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越发讲求艺术之美。
绩溪县孔灵村精美的徽州木雕(史英静 摄)
总之,皖南传统村落承载着广博精深的徽文化,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保护皖南珍贵的传统村落财富,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精神, 安徽住建部门大力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徽州传统村落是徽文化的遗珠,为此,安徽省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思维深入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之中,开展了整体设计、局部试点和保护发展模式的创新。在遵循“尊重现状、尽量少动、整合资源、因势利导”的原则下,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整体设计方案。
通过积极开展传统村落普查认定工作,安徽省已完成了363个省级传统村落的认定,实现了“一村一档”,有163个村落被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针对全省传统村落编制了《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对安徽全省数量巨大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
与此同时,安徽省住建厅正积极推进三个试点工程,对歙县汪村、绩溪县尚村、潜山县万涧村三个村庄进行了试点工作,其中,绩溪县尚村试点工作取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如今的尚村不仅风貌得到了改善,还通过举办大型晒秋节活动、流水豆腐宴、特色手工艺产品及农产品展销,带动村落以特色产业致富,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在古建修复方面,2009年,黄山市启动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政府投入约60亿用于修缮101个村落的1065幢传统建筑民居。通过不断更新年修缮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至少1325幢古建的修复工程。2016年,黟县政府拨款100万左右,委托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维修龙江村何氏祠堂,目前祠堂修缮基本完成。
除了自上而下的项目政策偏向与支持,皖南很多村落也探索出了自己的保护发展之路,形成了政府监督、社会个人推动的模式。如休宁县黄村(农户+旅行社)、祖源村(个人资本振兴)、万安古镇(政企合作);黟县南屏村(影视带动)等等,它们均依照传统村落自身的核心特色,依托当地独有的自然、人文或是历史、产业资源去发展。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始终实施了科学规划和严格监督。
比如,黟县的一些村落主要是开辟全域生态旅游,以好村带动普通村落发展。2012年11月,隶属安徽省黟县政府的国有企业徽黄旅游发展公司成立。该公司在黟县政府的科学监督下,对全县各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开发及公共设施资源的配套等,通过适当宣传带动县域内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徽黄集团以《卧虎藏龙》在黟县木坑村竹海拍摄为契机,开发竹子旅游,使木坑竹海兼顾了实用和观赏价值。目前,村中的21户人家几乎全部开办了农家乐,这不仅促进了年轻人返乡创业,更带动了农民致富。
歙县卖花渔村从唐代伊始就世代以栽种盆景而著称,基于此,雄村镇每年都会举办梅花节。其中一期就以“卖花一支梅,非遗看渔村”为主题开展活动。由此带来了赏盆景乡村旅游的风尚,更带动了农家乐的兴起和花卉盆景商业价值的提升。“中国徽派盆景第一村”的品牌效应将卖花渔村带上了致富之路。目前,有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已返村利用网络进行盆景销售,年销售额已达30余万元。
作为全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前列的省份,安徽皖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条件去孕育这些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同时住建部门也通过相应的政策倾向和引导监督包容了多种保护发展模式共存的可能性,这样探索多种路径下的传统保护发展模式,也许才是珍贵的徽州村落、徽州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和关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进行的尚村试点实践——竹蓬(夏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