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庆诚 周欣萌
祝家甸古砖窑文化馆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面向长白荡临水而建。2015年底,无界景观工作室与中国建筑设计院本土研究中心合作,参与锦溪祝家甸淀砖厂改造项目,负责景观设计。项目整体包括一期砖窑文化馆和二期民宿两部分,一期总用地面积16000余平米,景观面积约14000平米,包括广场、水岸、生态种植园等主要区域。
锦溪素有“古砖瓦之乡”的美誉。早在西晋时期,就有制砖烧窑的传统。超群的古砖瓦制造手艺是这里的骄傲,古窑文化已成为锦溪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人口外流,曾经繁华一时的土地逐渐没落,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土砖窑在大量青壮年离开后,多已荒废。在这片土地上曾经遍布的大小砖窑场,本项目的甸西砖瓦二厂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已经废弃,通体由红砖砌筑而成的厂房在现在看来依然十分震撼,高耸的烟囱甚至成为了这里的标志,黝黑的窑洞使人不禁回想起这里生产青砖和红砖的悠久历史。
设计师发掘现有资源,延续场地历史记忆;通过景观设计,改善提升区域环境品质,赋予场地新的活力;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旅游建设,希望能为乡村的复兴做出一些有益尝试。
现状分析
分区解读
功能梳理
空间划定
以砖窑文化为切入点,当地生产的青砖、红砖作为主要铺装和构筑材料,延续场地文化。在广场区,红砖铺地从文化馆的一层开始,向四周延伸,与建筑融为一体。入口集散区域,红砖过渡为青砖,两种材料的穿插、跳跃,形成参差、斑驳的视觉印象,烘托历史的沧海桑田。材料颜色的变化,限定通行空间与活动广场,保证使用安全。
在小品构筑的设计上,以更为巧妙的方式表达了砖窑文化:广场上的座椅从晾晒砖坯的砖垛中提取符号意象,从最基本的砌筑方式开始,通过灵活的设计手法与创新的尝试,不断变化、叠加,衍生出多种的组合形式,展现砖砌艺术。人们在此休息,关注传统技艺,感受工匠精神,寓教于乐。
通过不同尺度空间的营造,满足场地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从文化馆广场,到林下休憩平台空间,再到亲水码头,形成大、中、小的空间过渡。
文化馆南北两侧空间整合,满足园区出入口集散功能,大尺度广场适宜人流聚集,举办各类户外活动。在文化馆底层,建筑师利用原有砖窑空间,植入了轻食餐厅、酒吧、会议室等新的功能与业态。景观借此向外延伸建筑功能,在馆前广场设置了9个错落起伏的平台,成为供人休憩、赏景的室外“包间”,唤醒场地活力。穿过广场,是几条延伸至水岸的通路,在尽端形成大小不一的亲水平台。参观者在此驻足冥想,在静谧的环境中追忆码头曾经的嘈杂与喧嚣,感受历史变迁。
在长白荡沿岸的滩涂地中,一条狭长的水湾向南延伸,形成了场地的亲水界面。选用姿态优美且喜水湿的乌桕、枫杨等植物,点缀水岸平台、码头周边,增加与水的互动,延续水乡田园气质。下层以观赏草、芦苇、荻花为主,营造雾霭苍茫的水岸印象,烘托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水岸内侧是开展户外活动的主要场地,香樟、无患子、榉树等为场地遮荫,冠大荫浓的乔木突出空间氛围和季相特色,衔接文化馆与水体,增加立面层次,营造山水画意。
在南侧的生态种植园,保留了原始的田野肌理,沿田埂和边角空间种植核桃、苦楝等花果乡土树种,增加游赏情趣。
场地身处优美的水乡田园基底中,设计师首先应以微设计、轻介入的姿态参与进来,景观应融入整体的环境氛围中。为展现历史底蕴,彰显场地特质,绿化植物、铺装材料等均应遵循乡土性和地域性原则,将在地性资源的体现与应用作为重点,注重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景观作为媒介,通过发挥资源整合、整体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功能,最大化提升场地吸引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