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宾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畸形、活动障碍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1], 其手术效果不仅与术者的手术操作技能、医院条件等因素有关, 还与护理服务有关。本院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 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8例, 女22例;年龄56~82岁, 中位年龄65岁;膝骨关节炎24例, 创伤性关节炎17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19例;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43例, 膝关节置换术17例。观察组患者男40例, 女20例;年龄53~84岁, 中位年龄66岁;膝骨关节炎25例, 创伤性关节炎16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19例;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40例, 膝关节置换术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主要为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具体为:①强化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安排责任护士接待患者, 介绍入院须知、医院环境、住院注意事项等, 采集病史、临床症状等资料。责任护士耐心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病房环境护理、作息护理、饮食指导等基础护理, 尊重患者的意愿, 耐心解决患者的各种疑问和需求, 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案的意见, 适当调整护理方案。②心理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较大, 且多数患者年龄较大, 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 许多患者担心术后恢复问题, 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此,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解释、疏导、鼓舞, 给患者多讲解成功的病例, 增强患者自信心。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2~3 d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后即可开始早期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以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在拆线后即可在床上坐起进行关节活动, 待患者适应直立姿势后扶拐下地行走, 由家属或护士全程陪同注意保护, 以免患者跌倒。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在术后6~7周拆除石膏, 进行股四头肌的主动锻炼, 夜间睡眠时将患肢膝关节固定于屈曲20°, 持续5~7周。④术后早期活动。术前给患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积极意义, 并详细说明需要远离的危险活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恢复性训练, 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协助患者翻身, 并按摩受压部位, 抬高床位, 保持患肢屈曲10~15°外展, 在腿间放置软枕以免患肢内曲, 避免错误屈腿动作, 以免人工关节脱落。术后抬高床脚, 给患者下肢穿弹力袜, 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下肢肌肉活动, 如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等,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早期下床活动,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93±0.43)、(12.90±2.30)d, 均短于对照组的(3.28±0.65)、(20.10±3.20)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n(%),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并发症 疼痛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感染 关节脱位 胃肠道反应 总发生观察组 60 2(3.33) 1(1.67) 2(3.33) 5(8.33)a 1.93±0.43a 12.90±2.30a对照组 60 5(8.33) 3(5.00) 5(8.33) 13(21.67) 3.28±0.65 20.10±3.20 χ2/t 4.183 13.418 14.152 P 0.041 0.000 0.00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利用生物相容性以及机械性能良好的材料加工成类似于人体骨关节的假体, 替换患者失去功能的关节, 使关节重新恢复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2,3]。该术式是关节破坏到晚期、无其他方法治疗患者的主要方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术式风险大, 术后常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 强化围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在以患者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 其强化基础护理, 落实护理责任制, 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 护理人员主动观察患者的护理需求, 及时满足患者,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4,5]。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基于患者的身体、心理等特点, 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重视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不仅利于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重视术后的早期活动和康复锻炼, 促进疼痛程度缓解, 减少术后长期卧床等诱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93±0.43)、(12.90±2.30)d, 均短于对照组的 (3.28±0.65)、(20.10±3.20)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 以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