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热像仪协助识别血友病关节出血的初步观察

2018-11-30 11:57柳竹琴柴燕燕周璇孙雪岩庄金木钟小红孙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2期
关键词:热像仪血友病红外线

柳竹琴 柴燕燕 周璇 孙雪岩 庄金木 钟小红 孙竞

关节出血是血友病最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的出血表现, 也是血友病患者致残的原因, 还是一种伴性染色体隐性遗传出血性疾病。由于X染色体下基因缺陷导致了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改变而导致。目前, 临床判定关节出血主要依据患者主观感受、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1,2]。为了使关节出血能得到及时识别而获得治疗, 本血友病中心引进一台日本G100型红外线热像仪, 使用该红外线热像仪检测患者患侧与健侧关节温度并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 探讨客观识别血友病患者关节出血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临床报告出现关节出血的34例血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甲型32例, 乙型2例。甲型患者:轻度1例, 中度18例, 重度13例。乙型患者:轻度1例, 重度1例。年龄15~53岁,体重40~72 kg, 中位年龄26.5岁, 中位体重54.5 kg。34例患者均有明显的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 均为24 h内前来就诊。关节出血部位包括:19例膝关节, 4例肘关节, 8例踝关节,3例肩关节。

1.2 仪器 采用日本G100型红外线热像仪, 其原理为:当任何物体的温度超过绝对零度(-273℃)时, 表面即会放射出红外线能量, 此能量经由红外线热像仪的传感器(微热量)转换成为电信号, 并以彩色或黑白图像显示在屏幕上。该仪器可显示图像中最高温度及相应位置, 并可测量目标中各个点的位置。

1.3 方法 对患者关节出血部位进行临床判定, 即红肿热痛的关节部位, 进行红外线热像仪检测, 同时检测无临床表现的健侧部位。检查前患者禁止做剧烈运动, 红外线照射前需静坐10 min, 两侧关节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患者均为关节出血后24 h内进行检测。测量时室温应在25~28℃, 以温度计校准。焦距范围为30 cm, 镜头对准关节出血部位及健侧相同部位。采用设备自动进行校正, 保证测量温度与出血部位一致。首次红外线热像仪检测后, 给予相应治疗, 72 h后, 再次给予红外线热像仪检测, 并与之前的温度进行对比。

1.4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关节出血时患侧与健侧关节检测结果及关节止血前后患侧与健侧关节检测结果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出血时患侧与健侧温度比较 关节出血时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患侧温度分别为(36.12±2.67)、(35.32±2.12)、(35.91±2.01)、(35.98±0.52)℃ , 均明显高于相应关节健侧温度的(34.11±2.63)、(33.05±2.01)、(31.92±2.52)、(32.32±2.1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34 例患者关节出血时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合计患侧温度为(35.99±1.23)℃, 明显高于其健侧温度的(33.07±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关节出血时患侧与健侧温度比较( ±s, ℃)

表1 关节出血时患侧与健侧温度比较( ±s, ℃)

注:与关节出血时健侧温度比较, aP<0.05

出血部位 例数 关节出血时患侧温度 关节出血时健侧温度 t P膝关节 19 36.12±2.67a 34.11±2.63 2.34 <0.05踝关节 8 35.32±2.12a 33.05±2.01 2.20 <0.05肘关节 4 35.91±2.01a 31.92±2.52 2.48 <0.05肩关节 3 35.98±0.52a 32.32±2.13 2.89 <0.05合计 34 35.99±1.23a 33.07±2.00 7.25 <0.05

2.2 关节止血前后患侧与健侧温度比较 止血后临床表现消失、局部温度下降。患者止血后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患侧温度较止血前下降, 且与止血后健侧温度无异。

3 讨论

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缺乏凝血因子Ⅷ(FⅧ)或凝血因子Ⅸ(FⅨ)出血性疾病, 依据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种类分为血友病甲型和血友病乙型。血友病甲型患者体内缺乏FⅧ, 血友病乙型患者体内缺乏FⅨ, 按照体内FⅧ(FⅧ:C)/FⅨ(FⅨ:C)水平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1]:重型患者FⅧ:C/FⅨ:C<1%;中型患者FⅧ:C/FⅨ:C为1%~5%(包含1%, 不包含5%);轻型患者FⅧ:C/FⅨ:C为5%~40%(包含5%, 不包含40%)。理论上, 轻型、中型、重型血友病患者各占1/3, 但现在确诊的患者中重型血友病居多, 可能是由于中型和轻型患者平时出血症状不明显未得到确诊有关。

血友病患者以反复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部位可见于包括关节肌肉、皮肤黏膜、内脏等任何部位, 其中关节肌肉出血最常见, 约占3/4。关节出血易发生于活动量大而且承重力大的关节, 主要见于双侧肘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2]。关节发生出血时, 典型表现是关节红肿热痛表现, 而且由于疼痛, 会出现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关节出血时, 血液进入关节腔内, 引起炎性细胞的应答, 同时关节腔内滑膜增生, 血液大约会在1周内被滑膜细胞吸收清除。但是一旦出血频繁或出血量大, 超过了自身吸收的能力, 就会出现血液中红细胞中代谢的铁沉积在滑膜上, 也就是含铁血黄素沉积,含铁血黄素可刺激滑膜增生, 滑膜增生的同时, 滑膜内毛细胞血管增生, 增生的毛细血管脆而血供丰富, 容易再次发生出血, 从而形成了关节出血-炎症-出血的恶性循环。另外,血液进入关节腔内会引起关节软骨和骨质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患者关节结构功能情况恶化, 情况严重者可发生关节畸形、残疾或者死亡[3]。

因此, 临床工作中应用各种手段发现出血及时输注FⅧ:C或FⅨ治疗尤其重要。最传统的关节出血判断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及活动功能受限可判断为出血, 治疗后症状缓解可判断为出血被控制。这种方法较为简单, 但主观性强, 可靠性不高, 现在临床工作中判断是否发生出血, 可使用磁共振成像(MRI)、X线平片、关节肌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等[4-6]。X线平片有放射性, 仅能显示晚期关节的骨质破坏情况, 无助于判断关节早期出血;MRI检查是评估血友病患者关节结构的金标准, 可全面发现血友病性关节的各个时期病情[7], 但费用高, 需要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关节肌骨超声也有很高敏感性, 对关节各个时期的病变评价可跟MRI相媲美, 但其操作亦不十分简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 关节出血时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患侧温度分别为(36.12±2.67)、(35.32±2.12)、(35.91±2.01)、(35.98±0.52)℃, 均明显高于相应关节健侧温度的(34.11±2.63)、(33.05±2.01)、(31.92±2.52)、(32.32±2.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关节出血时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合计患侧温度为(35.99±1.23)℃,明显高于其健侧温度的(33.07±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红外线热像仪可辅助观察血友病关节出血情况[8]。

综上所述, 关节出血容易损伤关节结构功能,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目前判断关节出血除了根据临床主观感受“红肿热痛”症状外, 利用关节超声或MRI进行关节检查以发现出血的成本和时间、方便性都难于接受。本研究发现, 红外线热像仪可准确显示血友病患者出血时的患处温度, 提示红外线热像仪在辅助识别血友病关节出血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 红外线热像仪操作简便、经济、使用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 便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热像仪血友病红外线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我国初步建立现代血友病防治体系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血友病防治,了解三个关键点
关于血友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赤磷发烟剂/铜粉及其复合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性能研究
物品寻找器
俄罗斯BTR—82A装甲人员输送车集成新型热像仪
浅谈红外热像仪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