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型老年胸痹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2018-11-30 11:57马晓妍缪丹王军金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2期
关键词:补阳持续时间胸痛

马晓妍 缪丹 王军 金鑫

中医学中所提到的胸痹, 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相似,发病率较高, 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 使机体血液粘稠度增加,致使冠状动脉壁受损, 影响机体正常的血供。临床上多进行西药治疗, 但其效果不明显,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运用手术治疗风险较大, 且治疗费用较高。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推广应用, 应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本文旨在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胸痹患者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气虚血瘀型老年胸痹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4例。诊断标准:结合相关的检查,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诊断[1]。主症:可见胸闷、胸痛。次症:气短且急促、心慌、盗汗、面无血色、脉搏涩而细弱、舌质暗淡且舌苔白腻。符合主症2项, 次症2项, 结合舌苔和脉象可进行确诊[2]。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气虚血瘀型胸痹诊断标准的患者, ②年龄>60岁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损伤患者;②肾功能不全患者。研究组:男20例, 女24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50±9.50)岁;病程1.5~8.0年, 平均病程(4.55±3.52)年;心绞痛发作次数:2~6次, 平均发作次数(4±2)次。对照组:男23例, 女21例;年龄61~81岁, 平均年龄(70.45±10.45)岁;病程2~9年, 平均病程(5.50±3.51)年;心绞痛发作次数1~7次, 平均发作次数(4±3)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抗血栓药物、纤溶药物等西药治疗, 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方剂:黄芪10 g、当归尾10 g、赤芍10 g、桃仁5 g、地龙5 g、川芎5 g、红花5 g, 便秘者加火麻仁, 腹胀者加枳实, 血虚者加枸杞, 四肢厥冷者加桂枝, 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 水煎服用, 1剂/d,2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28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胃肠道反应)、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后, 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检查显示心电图恢复正常, 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为显效;治疗后, 患者疼痛症状逐渐缓解, 心电图逐渐恢复, 疼痛持续时间缩短为有效;治疗后, 患者疼痛症状未缓解, 心电图未恢复正常, 疼痛持续时间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0.91%(40/44);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2.73%(32/4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胸痛发作次数(次/周) 疼痛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4 8.63±2.41 3.71±1.42a 5.42±1.06 2.25±0.95a对照组 44 8.58±2.38 6.15±1.24 5.38±1.11 4.52±1.14 t 0.098 8.585 0.173 10.147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胃肠道反应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对照组患者出现腹泻4例、胃肠道反应7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1/44);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36, 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不足,主要表现为短暂性的心肌缺血缺氧, 并伴有阵发性的胸骨后疼痛, 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随着学者对该病病机、病因、治疗方法等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气虚血瘀型胸痹主要是由饮食失调、情志失节所致, 为本虚标实,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具有益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应用其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4]。

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 中医认为该病是由年老肾竭、禀赋不调、血气亏虚等引发的肾脏阴阳不调,致使心络不畅、痹而致痛。基于此, 治疗应遵循固本益气、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原则, 补阳还五汤中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的功效, 可以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抗菌作用;当归尾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赤芍味苦, 性微寒, 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桃仁有破血行瘀、抗炎、抗过敏的功效, 还能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地龙性寒, 味咸, 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效;川芎味辛, 性温, 具有活血止痛、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活络止痛、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5-8]。结合现代药理学, 黄芪可以明显扩张冠状动脉血管, 增强其血流量、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地龙可以软化血管, 恢复血管弹性;其余药物可以明显改善血液循环, 降低血管阻力。将上述诸药联合使用, 可以起到虚实兼顾、温补心阳的作用[9-12]。

综上所述,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 治疗后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缩短,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补阳持续时间胸痛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