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华俊
一所幼儿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差异,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不可替代。作为园长,只有尊重每一个成员,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才能使每一个个体获得生命的尊严,感受自身的价值,才能培育相亲相敬、和睦共融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乡镇幼儿园逐步配齐了保育员,使他们成为保教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其学历低、专业性不强,他们往往感到低人一等,产生了自卑心理。作为园长,我最渴望解决的不仅仅是他们保教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我希望和幼儿接触的每一个成人,都有着积极向上和努力提升自我的品质。为此,我想方设法让他们融入集体氛围中,努力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在2017年蜀幼春晚,我亲自为保育员导演了一个节目,编写了说唱歌词《我是蜀幼的保育员》,当保育员、炊事员、保安共同完成节目表演时,台下所有人掌声雷动,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心灵碰撞的乐音。而在“感动蜀幼人物”的评选时,我从来不会落下后勤人员,使他们为成为蜀幼大家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对待新分配入园的教师,我们同样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对他们进行入门引领的同时,搭建平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使他们感受到在蜀幼大家庭中有用武之地。新教师的身上有着一些学生气,也有着宝贵的大学社团活动的经验,例如,在2017年蜀幼春晚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上,就是由8名新教师全程策划组织,他们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与教职工团队建立了亲密的同事关系。
所谓团队文化,我认为是每一个人气质与涵养的汇集,是每一个人潜能与才干的迸发,是每一个人经历岁月磨砺的集体修行。园长虽然是一所幼儿园的核心和灵魂,但园长并不是万能的。园长对幼儿园的发展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的领导和规划的引领上,而要办好一所幼儿园,必须挖掘和汇聚每一个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园长的智慧就在于善于用人、善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才会让创造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幼儿园发展的动力。2017年我园承办了省科学教育现场会分会场,从前期策划方案到整个过程的实施,每一个教师都积极参与了。从理论学习、现场教研、电视宣传脚本的撰写、画册设计都是所有教师的分工与合作,骨干教师担任小组组长引领其他教师,现场会顺利而圆满地落幕了,教师们不但收获了经验和感悟,而且形成了一篇篇有质量的论文和案例。2017年暑期,我园还开展了“舌尖上的蜀幼”幼儿金牌菜谱评选活动,我们将炊事员和保育员分成三组,共同制定菜谱、购买食材,保健教师指导膳食营养,然后由教师评选打分,通过海选的菜品进入9月份的幼儿评选。这样,使得原本日复一日的单调劳动,变成了有趣的团队活动,成为后勤人员的研训课堂。
锻造“雁行团队”,并不意味着要求所有教职工都是一种思想、一种想法、一致行动,而应当珍视差异,尊重个性,包容不同,追求和而不同的团队文化。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似的人。作为园长,应当用悦纳的情怀,善待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并且善于利用个体差异的优势,共享互补,激活团队生机,达到和而不同的管理境界。个体的知识、能力和特长往往是有限的,需要各成员之间的分享交流。因此,我们搭建了“沁心讲坛”,除了邀请专家、教授登台讲座外,更鼓励广大教职工登场。有时是教师共读一本书,每人登台主讲一个章节;有时是“芬芳社团”的成员上台分享种植的技巧;有时是保健教师分享保健常识;有时是文学、哲学类书籍的推荐。
个性需要展示,优势需要互补,幼儿园鼓励拥有兴趣特长的教师成立“蜀幼社团”,培养教师的高雅情趣。烹饪社团、健身社团、文学社团,不仅拓展了教师的专业视域,而且也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丰富了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沁心讲坛”、精彩纷呈的“芬芳社团”,给大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成为教职员工期盼的精神之旅、文化盛宴。
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兴趣,相互碰撞,相互交织,汇聚成一首和而不同、和雅有致的交响曲,谱写了蜀幼“雁行团队”文化的新篇章。
(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刘艳珍.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