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 琼
植物界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被称为“共生效应”。而在幼儿园,幼儿也是共生体,他们的成长发展也存在“共生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日活动中的“生生互动”。他们之间的分享、交流往往能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获得丰富的体验。因此,我尝试从大班的一次绘本阅读活动《狐狐》的跟进过程中,谈谈如何引发幼儿间的有效“共生”。这两次活动教学材料相同,幼儿的水平相同,但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不同,所引发幼儿间的互动也不同,体现了不同层次的效果。
课例1
过程:绘本里的狐狐的爱好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按照PPT的顺序观察页面,在教师的提问下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观察)如:这是什么地方?狐狐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接着往下看,狐狐来到了哪里?他看到了什么?他们全家是怎么做的?一起再来看下一页。
课例2
过程:这本绘本里藏了许多有趣的秘密,请你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页,或者你觉得读哪一页有困难?
幼1:我最喜欢2、3页,这里是狐狐的家。幼2:我最喜欢看15页,他们躲在房子后面偷东西。
师:那他们的计划成功了吗?在哪一页上能找到秘密?
幼2:第18、19页,没有成功,他们碰到猎人了,猎人叫他们举起手来。
师:狐狐一家后来的遭遇如何呢?
幼2:狐狐美妙的歌声感动了猎人,猎人就把他们放走了。
师:原来狐狐家是安安静静的,后来为什么他唱起了动听的歌呢?
幼2:我找到答案了,在第7页。
评价:前半部分多为教师选取的以PPT形式和预设的问题为主的页面,引发幼儿互动,对指定的页面逐页进行观察,幼儿围绕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整个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幼儿的表达不够充分,如:幼儿喜爱的狐狐的家、有趣的鸭子拉手等情节都一笔带过了。
评价:幼儿有了充分的时间了解绘本,每个幼儿都获得了不同的经验。如:有的幼儿喜欢看“狐狐一家觅食”这一部分,因此在观察了前几页狐狐的特性后便跳到这一部分进行观察与讲述。但这又是与开头部分相冲突的,从沉默寡言到放声高歌,这时候教师抛出问题:“原来狐狐家是安安静静的,后来为什么他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呢?”在刚才阅读中找到答案的幼儿给予了解答。在第一次的交流、分享、汇集下,教师用适当的言语应答、引导,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给了他们更多的阅读和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集体的智慧下初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教师经常会对绘本学习进行大致的安排,或逐页或有选择性地集体阅读绘本,帮助幼儿更快地理解绘本的内涵,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推进。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幼儿更多地是跟着教师的脚步走,关注教师预设的点,而绘本通常蕴含着大量与主题思想相关的信息,在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兴趣点之间有时候会出现偏差,使得幼儿之间的互动显得单一枯燥。那么,教师如何让幼儿的阅读更加深入,能够自主地与同伴寻找书中的秘密,进而理解绘本内容呢?
在环节安排上,课例1是教师带着幼儿共同阅读,虽然降低了幼儿的阅读难度,但是在教师手牵手的集体阅读中没有深层次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需要,而且逐页共同阅读耗时较长,缺少一个统筹的分与合的过程,不利于幼儿将各自观察到的经验进行共享。在课例2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了幼儿的兴趣,以自主阅读统领整个活动,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和适宜的应答引发幼儿互动,如:“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页?”“读哪一页觉得有困难?”由此可见,放手让幼儿阅读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幼儿由个体获得零碎的认识到达成某些共识,主动推进了课堂各环节的发展,理顺了绘本的主线,在反复阅读和分享中相融“共”进。可见,在初次接触绘本时,让幼儿浏览整本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或是喜爱的页面进行交流、分享,尤为重要。幼儿的经验存在差异性,在阅读中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把时间留给幼儿自主去发现、解读,通过多元的回答使他们对画面的理解更丰满。在幼儿介绍时可能会出现跨度较大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巧妙地用适宜的语言“搭桥”,让幼儿在集思广益中了解绘本故事的来龙去脉,从而有效地促成幼儿的生生互动。
幼儿阅读是从图画入手的,在欣赏单页时要一方面引导幼儿观察,一方面设疑引导幼儿步步深入。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有时会有着类似的喜好,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页面也会有不同的观察侧重点。此时,如果不能让幼儿充分地欣赏页面,让他们表达不同的看法,而只把单一的问题抛给幼儿,那么整个活动就会黯淡无光,幼儿之间就不会迸发出太多的火花。如:“这是什么?他在干什么?”等等问题都阻碍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以及经验的传递。
课例1
根据提问,集体观察PPT,这是什么地方?看上去怎么样?
幼1:这是狐狐的家,他们把家藏在地洞里。
幼2:很大。
幼3:狐狐的家很黑暗。
课例2
自主阅读后,请幼儿介绍最喜爱的页面,以及这一页上有什么,并和大家分享、交流。
幼1:每个地洞里都是用鸭子的图案装饰的。
幼2:有很多洞,有卫生间、储藏室、厨房间。
幼3:最下面的洞是狐狐睡觉的地方。师:狐狐家有一层、两层、三层,这个洞看起来怎么样?
幼4:非常深。
幼5:上面有卫生间,里面的水是用管子从小河里引流进来的。
幼6:洞旁边很黑。
师:狐狐的家就藏在深深的地底下。
在课例1中,幼儿是带着问题对单幅画面进行观察的,但是对于一本页数很多的绘本来说,教师只是选择了页面中的部分特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因此,幼儿的语言比较集中、不丰富,在理解狐狐的家“深而黑”的特点上缺乏幼儿自身经验的支撑。而课例2选择的是幼儿最感兴趣的页面,许多幼儿在阅读时观察了很久,才在分享时出示自己选择的页面。这时,教师抛出了问题:“这一页上有什么?请你和大家分享。”幼儿观察到了许多细节,如:鸭子图案、房间分布以及巧取水源等,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从而自然地得出结论:“狐狐的家就藏在深深的地底下。”可见,教师在处理页面时不妨粗线条一些,给幼儿时间和空间,抛给幼儿的提示问题要兼具包容性和选择性,让幼儿在思维、表达上进行选择,从而鼓励幼儿倾听、交流、分享,敢于在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观点,质疑不同见解,在互动中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从而博采众长、互相影响、共享经验,进一步理解绘本的内涵。
幼儿在阅读后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小小发现,也正是这种分享、交流成了知识的传递棒。这种无所畏惧、平等的交流与碰撞最直接地让他们接收到实在的信息。幼儿的表达有时候会有局限,有时候也会在电光火石之间涌现出许多优美的词句,但却转瞬即逝。如何鼓励幼儿表达心中的所想?如何能让幼儿用优美的句子感染更多的幼儿呢?通过开放性的引导,我们发现富有启发性的言语往往更能将幼儿引向深入。
课例1
师:狐狐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1:青蛙在唱歌。
幼2:鸭子在唱歌。
师:还有吗?
幼3:小鸟也在电线杆上唱歌。
课例2
师:多么快乐的场景,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幼:青蛙在唱歌。
师:青蛙的歌声是什么样的?
幼:青蛙呱呱呱,鸭子嘎嘎嘎,就像大合唱。
师:你们用了这么多好听的词,真棒!许多美妙的声音合在一起就成了大合唱,狐狐还听到了什么曲子?
幼1:狐狐听到蜜蜂在嗡嗡嗡地唱小夜曲。
幼2:老牛在哞哞地唱交响曲。
言语的碰撞,会将幼儿的思维一点点发散开来。在课例1中,幼儿将观察到的场景进行了全面却肤浅的表达,对于页面中所蕴含的积极、快乐的情感,他们能感受到,却表达不出来。因此,第三个幼儿仍是停留在第一个幼儿的表达水平上。而在课例2中,围绕“多么快乐的场景,上面有什么?”这个更为开放的问题进行自由表达,教师选择了“声音”这个切入点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表达有了更深入的内容,在第二个幼儿的词句水平出现飞跃时,教师即时地给予积极明确的反馈:“许多美妙的声音合在一起就成了大合唱。”后面的幼儿借助了前面幼儿的表达经验也尝试使用了优美的词句,画面中的意蕴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可见,幼儿是表达的主角,应充分让幼儿先说,教师站在观察者、倾听者的角度,同时给予幼儿一定的语言支持,抓住机会“打开局面,扩大优势”,让幼儿能感受到同伴的适宜的、优美的词句,在同伴给的阶梯上拾级而上。
幼儿不是修剪得整齐划一的绿化带,教师也不应如同指挥军队般让其齐步向前,面对形形色色的幼儿,我们需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主、快乐地发展,让他们在集体这个有足够空间和肥沃土壤的“共生圈”里,共享交流之乐,共探未解之谜,共享成功喜悦,从而让个体形成独立的个性,促进自身生动和谐地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