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性科学的中国式解读——以任务驱动的中国科技政策如何走出困境

2018-11-30 11:50张钦徽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2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政策科学

张钦徽



技性科学的中国式解读——以任务驱动的中国科技政策如何走出困境

张钦徽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49)

在现代社会,技术已经内化到科学当中,技术不再是科学理论的副产品,两者呈现出一种更加复杂的关系。拉图尔将“技性科学”一词引入到他的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当中,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他用该理论来描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三者之间的融合。在理解拉图尔“技性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从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中国文化3个方面提出了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中国科技政策中所存在的3个问题,即对科技工作者创造力的忽视、科技资源的浪费、科学文化在中国从未被真正接纳。如何借技性科学带来的新视角解决这3个问题,从而在“大科学”时代以任务驱动为主的科技政策的背景下,使得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析了技性科学概念本身的缺陷,并提出了技性科学给中国科技政策制订方面带来的几点启发。

技性科学;科技政策;科学文化;科研体制

法国哲学家的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首次引入“技性科学”(Technoscience)一词,其同胞拉图尔(Bruno Latour,1947—)将其引入到他的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当中。拉图尔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该理论对主观与客观、社会与自然等二元对立进行了消解。不存在“中心”,每一个结点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可以行动的行动者,彼此处于一种平权的地位。他用技性科学来描述所有与科学内容相关的因素。因此,其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行动者网络理论所面向的不再是科学和技术,而是技性科学。技性科学将科学与技术整合进了异质性的实践网络。

拉图尔认为技性科学研究揭示了科学家实际上是如何展开工作的,他试图把技术的社会建构向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建构扩展。在现代社会,技术已经内化到科学当中,技术不再是科学理论的副产品。科学和技术不再是彼此独立的领域,而是相互缠绕、相互建构、密不可分。技性科学强调了科学本身的物质性,但并不意味着以技术为中心导向,或者技术优先于科学。它是以一种去中心化的视角来看待今天科技的发展。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启发我们用历史的、动态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科学。而技性科学的科学观使得我们能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而言之,技性科学的提出,使得我们能重新审视传统观念里的科学与技术二分法。二分法展现的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别,而技性科学的科学观则强调了两者之间的融合。用技性科学来描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非常好的一个手段。

1 存在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科技政策将影响到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体制结构、科研投入利用率和科研工作者创造力的发挥。国家从整体上对科学技术资源进行管理,所推行的科技政策不仅对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并对经济等其他方面的政策有影响。建国以来,我国的科技政策一直以任务驱动为主,国家在科研的方向、布局、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1978年之前,我国参照的是苏联的科研政策,因此,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计划式的科研体制,采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相互独立的结构,用计划来推动科研项目和科研任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响应党中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鼓励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使得科学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国民经济。中国的科研政策是从国家需要为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从以国家任务为导向到以经济任务为导向。这是中国自古封建时代大一统的实用主义对科研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科研奖励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都是以发展经济、提高GDP为标准的实用主义。这一类的科技政策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没有后劲、不可持续的。以下从3个方面来分析以任务驱动的中国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

1.1 对科技工作者创造力的忽视

在科学技术政策的内容和结构中,在科研经费投入比、科研奖励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可看到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重心和导向。科技,在中文里是一个较新的词汇,这个词的出现导致了科学和技术从来都是一个混淆的状态。这种混淆和技性科学提供的新的视角是不同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逐渐融合,但我国科技政策提倡科技创新,更多的是重视技术创新,而非科学理论的创新。

科技政策和学术环境会影响到科技工作者创造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只有国家制订的科技政策是鼓励科技工作者进行创造时,才会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创造性的发挥。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待遇水平普遍不高,科研经费分配情况也不够合理,人际人才管理制度也未完善。这些情况都影响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创造力的发挥。

1.2 科技资源的浪费

在中国以任务驱动为主的科技政策背景下,科技政策的执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落实过程,这涉及到管理方式、工作效率等因素。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很合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也不高。在科研项目的审批上,也存在行政冗余、审批长征等因素。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指出,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外,而只有40%的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中国的大量科研资金用于购买大型的科研实验设备,但是设备的使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5.

尽管中国的科研经费总投入在连年增加,201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为14 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1],在科研投入的规模以及全球所占比例上,中国仅次于美国,位居全世界第二。但如果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即使投入再多,对科技进步、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1.3 科学文化在中国从未被真正接纳

有了科学并不等于有了科学文化,从科学到科学文化,需要经过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中介作用,使得科学精神在文化氛围中扩散。欧洲的科学文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与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同发展起来的。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缓慢地树立起以追求客观性、确定性为目标的科学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与科学文化的价值观是相对的,有一定的冲突。因此,虽然中国一直在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也始终在提倡科技创新、宣扬科学精神,但在文化层面,产生于西方的科学文化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几百年来科学文化始终没有被中国文化真正接纳。国家的文化对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当中国的文化对科学文化有一定的接纳,使得科学文化有其成长的土壤,科技工作者在这样的文化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2 技性科学对中国科技政策的启发

2.1 技性科学本身的问题

科学技术具有社会性,任何一项科学知识或技术产品都是与“实验室”内外的社会互动的过程。技性科学的兴起,代表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新的科学形象的出现,也表明科学实践和科学文化都进入了一种新的形态。它以技术为桥梁,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紧关联在一起[1]。

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既不属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在的研究领域,也不属于科学哲学家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方面,而非对于科学和技术的研究[1]。技性科学是在S&TS的框架内提出的新概念,这个概念为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这个概念本身是有局限性的,这就像提供了一张蓝图,但图中很多细节还有待完善。有了总的设计图纸,然而这个大厦如何建,是一个更加复杂也亟待解决的问题。S&TS的研究需要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其规划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而使得这类研究具有应用性。目前,技性科学的概念虽然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个视角只是众多研究“范式”中的其中一个。这个新的“范式”的研究边界在哪里?它对于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哪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它如何在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等学科中找到它的位置?它对我国科技政策能带来哪些启发?

2.2 技性科学应用于科技政策

20世纪的自然科学,经历了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转变,为技性科学的兴起创造了重要条件。技性科学的概念本身强调了技术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今这个“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对着自然进行直接的观察与实验,而是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对经过一定改造过的自然现象进行技术化的观察和实验。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和技术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更加紧密的结合。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其研究的目的越来越功利。这些都使得科学和技术带来了两大重要的转变,即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的社会化。在这些转变之下,我国的科技政策如何据此进行调整?

应按照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技性科学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而是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该概念的提出将突破单一的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传统科学所具有的单一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使得科学研究着重于短期的利益,对其他的非人类的利益也缺乏关注。技性科学概念的提出,使得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订更加关注人类的长远利益以及其他的非人类的利益。这种导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技性科学对传统科学的继承,使得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这个划分方式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技性科学与传统的科学技术有着某种相通之处,都表现了当代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在我国当前的科技政策的制订中,依然遵循着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定义。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某些现象,以及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为目的。应用研究是获取知识的原始性研究,以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随着“应用基础研究”概念的出现,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前的界限逐渐模糊,当前很多基础研究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基础研究,不再是“小科学”时代科学家漫无目的探索。技性科学的出现,更是强调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合作,而非区别。

技性科学对当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进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推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融,也促进了不同的科学学科之间的对话,使它们能交流合作。在科技政策的制订上,将有利于决策者将资金更多地投放于各科学学科间的交流及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这些交流与互动将极大地增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技性科学的提出,就像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1]郝苑,孟建伟.从知识理性到实践理性——论技性科学的根源、本质和意义[J].哲学动态,2014(12):94-100.

[2]陈光.STS: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科学,1996(05):8-10.

[3]闫琛.近十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简要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0):127-128.

[4]陈凡,傅畅梅,葛勇义.技术现象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江蕾.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杨亚琴.我国R&D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6.

F124.3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2.067

2095-6835(2018)22-0074-02

张钦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史。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政策科学
政策
政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助企政策
政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