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2018-11-30 11:50张朝刚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2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学

江 明,徐 伟,张朝刚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江 明,徐 伟,张朝刚

(江汉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简略分析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列举我国高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模式落后、教育方法落后和师资力量匮乏的四大问题,从地方高校的特点出发,以工程实践训练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重塑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建立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建设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模块,构建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改革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优化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发挥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辐射,对于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探索和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地方高校;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创业教育

1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随后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创新教育,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1]。1989-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并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阐述了“创业教育”内涵[2]。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又进一步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3]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潮流。1998年日本通过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在高校倡导创业教育;法国专门成立了创业计划培训中心;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来治理和实施创业教育,后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CNCG),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会等创业活动此起彼伏[4-6]。国外发达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做法为:确定了战略性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教育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正规教育的始终;设立了专职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培养了强大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了成熟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7]。

我国创新创业起源于20世纪 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帷幕;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并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启动[8]。

2006-02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重申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2015-04-27,国务院〔国发23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文件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路,必须着力创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2015-05-19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开篇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一环,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要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远未达到国家人才战略的要求,其对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多数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空缺状态或者流于形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走过场,甚至“名存实亡”。

2.1 教育理念滞后

功利化、简单化教育倾向严重,培养目标不清。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简单化倾向严重,误认为创新创业是未就业大学生的一种无奈之举,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同于开网店、做电商、摆地摊式的活动;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化为就业培训和岗前培训。

2.2 教育模式落后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延续和翻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仍然是以考试为考核方法,以灌输知识为手段,以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为特征,“知行分离”。

2.3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匾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和基石。但既懂得创新创业理论,又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非常匾乏,这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2.4 创新创业教育方法落后

我国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3 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3.1 重塑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江汉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综合高等院校(所谓“地方性高等学校”指位于地区(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地区(州、市)政府主管,或省市共管的高等学校),与省部级高校相比,一方面历史文化积淀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办学专业特色不突出[9]。但是由于其所处地域,同时也具备2个优势:①与当地社会联系比较密切;②在地方上处于文化辐射的中心地位,在地区学术、科研、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是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全国高校创客教育基地联盟理事单位。作为面向全校的工程素质实践教学基地,于2010年底正式更名挂牌,成为学校独立教学单位,归属教务处管理。2014年,中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资金450万元;2016年,中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项目283万元;同年,中心搬入新工程训练中心大楼,设备总数800多台套,设备总值3 200余万元,整体使用面积达到2万余平方米,其中创新创业基地使用面积达到5千余平方米。

基于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中心重塑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理念,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依据江汉大学“十三五”总体发展布局,围绕构建与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应用性、创造性、国际性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机械设计制造加工和先进制造为基础,以创新精神训练为重点,突出机电融合、跨专业融合、跨学科融合,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密切与地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合作,坚持实践育人、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及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此建设理念,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具有通识性工程教育规律的独立体系,又能够与院系的专业课程教育形成互补,从而构成有机知识的整体;同时,其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各工科专业的通用部分,即机械、电子和控制,而且初步包含了人文思想、哲学、管理等人文社会学科内容;另外,在学生掌握了机械制造加工和先进制造技术后,以创新精神和能力训练为重点,进行分层次、渐进式、以项目为导向的自发式创新创业训练,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工科学生,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

3.2 建立制度保障

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平台,必须是集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创新实践于一体的认知与实践平台,要能够充分发挥出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知客观世界、提炼客观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过程中的作用。

本中心积极争取,通过学校层面参与修订了《江汉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工程训练”环节作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同时,培养方案中“要求课外创新实践学生至少达到5学分”,为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课外创新实践5学分仍不计入应修总学分,且不收取学分学费”;另外,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类别”中将工程实践、创新创业作为八大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明确规定的2类课程,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3类8学分,其中工程实践类至少0.5学分,创新创业课程至少1学分”。

这些制度举措从学校层面构建了“通识综合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知识能力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创新实践”的课程体系,使中心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框架中,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也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意识融入并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中心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渠道进一步拓宽,教育资源得到充实,教育形式和内容变得丰富。

3.3 建设框架模块

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以下6个大的模块。

3.3.1 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以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为基本服务对象,主要通过创新理论教学实验室、创新设计实验室、创新实践实验室及其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动脑、会设计、会实践、有较全面现代先进制造加工基础。

3.3.2 创客空间工作室

创客空间工作室通过开展创客教育,为喜欢和享受创新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空间,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思想、灵感,发动头脑风暴,让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体验“实践中获得”的学习方式,体验“实践中探究”的创客态度,体验“实践中享受”的创客文化。

3.3.3 机器人工作室

机器人是集合了机械设计、电子工程、工业自动化及自动控制等专业课程实践的最佳载体,该工作室通过自行组装各式机器人,使学生对机械传动、机械加工、气动技术、电子电路和软件编程等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结合目前国内外小型个体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设置了慧鱼创意机器人实验室、轮式运动型机器人实验室和仿人形机器人实验室。

3.3.4 学生科技竞赛工作室

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以电子设计创新、ROBOCUP、挑战杯、恩智浦智能车、三维设计、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等赛事为主导项目建设,以训练为基础,以竞赛为导向,促进训练与竞赛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

3.3.5 校企合作工作室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这个平台,整合工程训练中心现有设备,使工程实践教学结合生产,不仅能够提高设备适用效率,而且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认识基本加工手段,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了解加工工艺流程,建立基本的工程概念,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6 “微创业”工作室

目前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在掌握技术能力后,在对社会、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投入,从教学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实际情况,使得大学生创业通常成功率较低。而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能够结合社会、企业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系统地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技能价值,了解社会,探知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尝试挖掘实际用户需求,有准备、有计划地投入到创业过程中去。

3.4 构建教学体系

本中心按照学校“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强调以下原则:重视素质教育,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重视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运用这些思维的实际技能与技巧,激发学生吸收新知识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提高学生养成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注重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就是充满探究的教学,其基本特征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通过互动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发挥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

按照培养方案,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①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比如开设的《工程中创意产生过程与方法》课程以TRIZ理论为基础,以创意产生的过程为主线,包括创意产生的心理学基础、创新思维、问题发现与解决、创意产生案例等。为了适应创业需要,还少量加入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这个层次的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目的是使学生受到基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教育。特别是在思考与训练环节中,中心注重案例教学,比如“请用发散思维方法改进雨伞”,教师启发学生列举雨伞的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容易刺伤人、拿伞的手不方便干其他工作、伞骨容易折断、乘车时容易弄湿他人和自己的衣服、晴雨两用伞使用时无法兼顾、伞具携带收藏不方便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②与专业结合比较紧密、但专业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项目课程,比如慧鱼创意“移动门”模型,基于Arduino接口板的“交通灯”“光敏竖琴”“自动跟踪风扇”等项目,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3D打印、激光雕刻、特种加工等项目,基于机械基础加工的桌面级小型设备加工、木创制作等项目,基于电工电子技术的智能物联网认知、PCB和SMT认知、无人机认知等项目。此外,还包括学科专业名师讲座、学术报告等。这些课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现代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将想法变成现实产品的方法。③带有较强专业性的课外兴趣课程和竞赛培训课程,比如产品测绘与逆向三维设计、典型形状的盲孔加工、VR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灌溉、蓝牙视屏监控和视觉循迹智能车、彩色目标追踪、物体轮廓面积识别等课程,这些项目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科技竞赛的活动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从产品设计、制造,到过程管理、创新实践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的综合实践能力。

3.5 改革教学模式

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项目化方面,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合格性评估工作,本中心重新修订了《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教学大纲》《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实训指导书》,自编了《工程中创意产生过程与方法》《慧鱼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基于Arduino的轮式运动型机器人》课程讲义和课件,编写了《项目导入的工程训练》教材,使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从最初的机械制造基础、先进制造、电工电子3个模块16个项目增加到机械制造基础、先进制造、电工电子、创新创业4个模块91个项目,增设了PCB设计制作、SMT技术、无人机、机器人、物联网、产品测绘与逆向工程、激光三维扫描等项目课程,这些新型的工程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训练从一般的基本技能训练上升到综合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单一的基础技术实践提升到综合的、较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全过程的实践。

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化、连续化方面,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形成“T”形结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较多的训练或认知,使大多数学生形成较宽的知识面,也就像“T”形结构上面的一横;同时,注重个别专业的少数学生在个别训练内容上的强化,实现他们在综合训练应用上的深入,也就像“T”形结构下面的一竖。比如,对于机器人项目,分为专业认知层次(2学时)、专业入门层次(4学时)、专业提高层次(8学时)和学科竞赛层次,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而且可以在不同学年分阶段完成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使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在大学4年能连续、渐进式进行。

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手段更新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利用虚拟仿真系统进行比如Arduino单片机的模拟接线、使用各种传感器、编程及仿真运行等,不仅使学生对实际操作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弥补真实环境下硬件条件的不足;在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一些重要知识点及内容制作成PPT,链接播放反映先进制造前沿技术的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同时,课件内容可以灵活编辑,更新方便;开放教学实践管理平台,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训练项目的课件、设备使用教学视频和使用指南、三维设计软件、计算机编程软件、范例开源程序等可供学生下载使用,同时,学生可以在线提出问题,请相关指导教师及时作答;开放管理系统,学生用学号登录该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采取选时间、选项目、选教师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

3.6 优化师资队伍

为了建设一流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更好地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工程训练中心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重视“软件”建设,深化改革,突破原有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服务全校学生和各院系教学科研的管理体制。

在内部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使中心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比如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教职工的考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要求,安全卫生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做到人手一册,经常督促检查,严格考核,严格管理。

在队伍建设方面,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开拓创新、学科门类齐全的实践教学队伍。随着实践教学课程的不断调整,新设备的大量增加,原有的队伍已不适应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

针对本中心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合适人才,补充优秀大学毕业生,同时,对不适应搞教学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整分流,使中心的实践教学队伍的学历、知识、职称结构有较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把现有人员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培训,鼓励本科学历的教师在职读研究生和技术工人考等级。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组织教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他们一专多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另外,加强对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教育,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3.7 发挥文化辐射作用

社团在高校中往往起到先锋作用,充当着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发挥着思想教育、服务大学生发展需求的作用。中心通过校团委,成立了江汉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会,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会“科技为基础、创新为手段、创业为目的”的宗旨开展活动。会员共计150余人,都是有着共同兴趣、喜欢和享受乐于创新创造的大学生群体。中心结合比如恩智浦智能车、电子创新设计、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激光雕刻、木艺制作等相关项目,不仅为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授课,而且还面对全校学生开放项目免费体验,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比如创业讲座、创业沙龙、专业技能竞赛、各类型的文化指导服务等,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方式,积极走出校园,与武汉经济开发区中小学、开发区创客组织联系,利用技术资源优势和硬件资源优势,加大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将课堂、实训室、科技平台、创业实践基地构建成高校双创实践平台,扩大学生参与双创实践活动的覆盖率。

中心充分发挥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公共实验平台的作用,陆续与蒂森克虏伯金属成型(武汉)公司(现海斯坦普金属成型(武汉)公司)、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创科集团、武汉FIAMM非凡电源有限公司、戴蒙德电力机械(湖北)有限公司、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有限公司、武汉马仕特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尝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即从课堂理论教学到社会合作育人,从合作育人到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现代教育模式教学。

这种教育模式使教学内容由“理论”与“实践”二元化组成,办学主体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同时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学习方式以“工”“学”交替方式进行。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宽而深的理论基础,深入的实践经验,工作技术的经验和能力,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在方法能力方面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上的经验和能力,整体联想的思维结构;在社会能力方面具有包括联系与协作的能力,职业道德意识,团队行为方式及对社会及小组的责任意识,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应用技术研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地的功能。

4 结束语

经过多年积累和过去一年的强化建设,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了全方位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创新教育建设的系统性和建设水平,使更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教育,将工程训练中心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基地建成在市属、省属高校中有特色、有强项、门类齐全、设施先进,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一流的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多作贡献。

[1]卢娜.哈佛大学国际化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2008(02):82-84.

[2]周自刚,邱荣.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03):57-59.

[3]翁丽霞,陈昌贵.中美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94-100.

[4]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89-95.

[5]王守伦,李长明,毕廷延.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基于国外实践经验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3):8-12.

[6]王澄海.中美研究型大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差异[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88-89.

[7]包国宪,叶杰.大陆商学院需向国际顶级商学院学习什么——基于十所中外顶级商学院网络主页新闻报道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9):73-81.

[8]邓建平.基于体系工程理论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6):78-80.

[9]李天然,李旎. 地方性高等学校的特殊性与其社会服务功能[J].教育管理研究,2009(04):47-49.

G647.38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2.007

2095-6835(2018)22-0007-05

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一般项目(项目号:IWHS2016334)

江明(1963—),男,高级实验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控制、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

徐伟(1977—),男,实验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机械创新。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题解教育『三问』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