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季 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让他们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学习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呢?我园尝试把安全知识编入了我们的园本课程中。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教育。例如,在楼梯上贴小脚丫,让幼儿知道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行走;在活动区域创设电话亭,让幼儿知道遇到火灾、急病和坏人时各应该打什么电话;在走廊、过道等地挂上安全的图示,让幼儿在欣赏精美图画的同时知道过街要走人行道、要遵守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等安全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交通规则,学习自救技能。例如,自由活动时,幼儿带来了自己的交通玩具,先互相讨论交通规则,然后三三两两地玩起了游戏;社会活动中,来自交警大队的家长,指导幼儿了解汽车信号灯的含义,通过游戏模拟学习安全过马路;角色游戏中,设置公交车站,幼儿练习有序排队、不带危险品、礼让病弱等文明出行的行为。通过循序渐进的混龄交通游戏,幼儿掌握了交通规则,体验了良好的交通秩序。最后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把操场分割成若干个区域,有马路、岗亭、斑马线、停车场、公交站,还有加油站。这一组“最美的马路风景”,真实地反映了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的体验!幼儿还用精彩的表演,呼吁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环境。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对吃什么、怎么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虑。我园以社会生活为主要体验形式,适时开展食品安全课程,引导幼儿认识并抵制不安全食品,关注自身的饮食健康。老师带着幼儿去菜场、超市、食品店等地参观、调查,了解当季的蔬菜,筛选出安全食品。做医生的家长,也自发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了,他们指导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识别食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区别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指导孩子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了解细菌的危害,教育幼儿不生吃食物、不吃无证小摊食品,养成勤洗手、多喝白开水等好习惯。幼儿还在生活体验室体验亲子制作绿色食品的快乐,他们品尝了安全食品,也学会了简单的制作技能。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更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的,有的家庭对幼儿的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家长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未加防范,非常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于是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幼儿园网站、家校通平台、幼儿园宣传栏,用形象的图片、生动的案例,向家长宣传居家安全知识。幼儿园还经常开展居家安全分享活动,通过安全知识竞答、居家安全故事分享、现场游戏等方式,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居家安全内容,掌握更多的防范方式。有了安全的保障,家庭才能充满幸福和欢乐。
安全演练是我园安全模拟体验课程的一个重要形式。首先幼儿走进消防队,认识消防员叔叔,参观消防安全展览,认识各种消防车,了解各种消防器具的名称和用途。接着,认识园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寻找适合集体逃生的最短路线,共同绘制班级逃生图;练习弯腰跑、捂着鼻子跑、快速有序跑;熟记火警电话119,学习拨打电话,学会表述报警内容。我们还一起创编了《消防安全歌》,还以消防演练为基础,进行防震演练、防突发性袭击演练,演练活动还不时地安排在晨间活动、集体活动、午餐、午睡等不同时段,在多样的模拟场景中,引导幼儿体验“生命第一”的逃生原则,练就迅速有序的逃生技能。安全课程呵护幼儿的生命之花绚烂开放,安全课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将终身受用。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季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