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卢小玲
如何有效应用自制玩具,更好地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这已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但是,从目前自主游戏中的自制玩具利用过程可以看出,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对如何有效应用自制玩具做了如下探究。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提高自制玩具的有效性。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对自制玩具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对自制玩具的类型做出确定;其次,对自制玩具所需要的材料要做好预备;最后,合理划分制作程序,师幼讨论参与制作的小组,明确制作任务,制作结束后再通过组合完成整个玩具的制作。
比如,在学习认识蔬菜时,教师可以有效地应用自制玩具提升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游戏欲望。例如,提供绿色纸张、各色卡纸、书钉、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出蔬菜”,梳理对蔬菜的认识。例如,用绿色纸张变成各种绿叶蔬菜:菠菜、小油菜、白菜等;用海绵变成土豆、藕、黄瓜等。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具体分类为“吃叶子的蔬菜”“吃果实的蔬菜”“吃茎的蔬菜”“吃根的蔬菜”。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制作不同的蔬菜玩具,最后,邀请每个制作小组的幼儿结合自己制作的蔬菜,创编并讲述一个小故事,比如,《小山羊逛菜园》《藕的自述》等。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自制玩具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自主游戏的环境及空间是重要因素。
首先,教师可以经过精心策划,将游戏场地中的一些家具、杂物等合理利用起来。比如,在“医院游戏”中,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医院,设置门诊、药房、挂号处等,用包装盒制作悬挂的牌子。其次,教师充分结合自主游戏的需求,将游戏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比如,将美术区、手工区划分为紧邻的区域。另外,在生活化的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突出真实、趣味的特点。例如,在自主游戏“银行”中,幼儿发挥想象,用卡纸、废纸板等制作电话、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银行工作人员的胸牌等,幼儿在制作这些玩具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熟悉了银行的工作内容。
幼儿园自制玩具是一个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的实践活动。对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地融入制作过程中,从而提高自制玩具的使用效率。
首先,教师应结合幼儿兴趣和需要,确定一个制作的主题,如公共汽车。首先,教师利用家长、社区资源收集材料,把所准备用于自制玩具的材料集中到一起,幼儿自由组建制作团队,自主选择公共汽车的制作材料。接着,每个制作团队推出一名代表,给自己的“杰作”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介绍“我的公共汽车”。幼儿自制的公共汽车,又可以生成下一个游戏情境,反复使用。而作为教师,此时应该蹲下来,追随幼儿的脚步,以幼儿的视角去观察,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让幼儿体验自主创造的愉悦。在这一过程中,自由组建团队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团队制作培养了其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制玩具的材料大部分是废旧的物资及自然材料,这些材料的收集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而仅仅依靠幼儿教师往往会力不从心,只有依靠家长、幼儿、社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满足需求。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比如,幼儿可以用麦草变出小人、青蛙、金鱼,可以用泥巴捏成小乌龟,还可以用玉米皮制作出鲜花、水果等。要求家长和教师都要做到善于发现、善于利用,成为自制玩具的有心人。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玩具的制作中,实现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目标。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提升自制玩具的有效性,可以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创新想象的机会,通过自制玩具还能加强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实现共同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将幼儿自制的玩具投放到游戏中,是对幼儿极大的肯定,提高了幼儿的创造力,增强了其自信心,又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幼儿自主游戏中有效利用自制玩具还可以挖掘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如自然资源、废品资源等,使这些资源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应用,为幼儿园活动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1]郑莉.教师区域游戏中观察与指导能力提高策略[J].江苏幼儿教育,2016,(3).
[2]冒慧萍.自制玩具对儿童发展的真正价值[J].新课程(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