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陶继宏
音乐作为一门高雅审美艺术,既能熏陶学生的思想性情,又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其音乐思维能力。小学生年龄阶段,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维相对比较发散,可以从多角度来直观地评价音乐。针对这一特性,小学音乐课堂应尽可能地多些童趣的色彩,运用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落实音乐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笔者将从多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还能满足其表现欲。有效的课堂提问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的同时,理解性地去欣赏音乐、享受音乐。
小学音乐课堂上提问,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知识,查漏补缺,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比较有针对性。比如音乐课上欣赏《茉莉花》这首歌时,因为歌曲本身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风情,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前了解一下班级学生的家乡,如果恰好有江苏一带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在听完歌曲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切实感受,甚至由此想到的家乡风俗、民间舞蹈等。经过提问交流后,教师就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的一些视频或者图片展示江南一带美丽的风景和精美的舞蹈,最后可以让学生分组选择舞蹈片段来演绎《茉莉花》这首歌,这样有助于学生基本掌握歌曲的特色以及曲风曲调。
课堂上的提问,不仅需要有针对性的问题,还需要教师预设好提出问题的恰当时机。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留心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抓住学生的疑惑点,问题层层深入,鼓励学生及时、积极地思考。当然,提出的问题要符合教学内容,难度可随着教学过程发展逐步提升,可以把已学知识作为切入口,加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在学唱《全都认识我》这首歌时,最后一句倚音是这首歌的重难点,学生一下子无法理解那种婉转亲切的情感态度。这是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哎啰喂哎啰喂”这句是在向谁亲切地打招呼?“那你愿意和它们打招呼吗?”“你想用怎样的语气和它打招呼呢?”用普通的生活场景经验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里的音乐形象,从而更好地掌握演唱方式和技巧。
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并不是说为了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多地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欣赏能力,从而提升艺术气质。传统老套的问题,一方面限制了学生音乐思维的发散,另一方面会使音乐课堂变得沉闷无趣,学生也逐渐对音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音乐作为一门十分具有美感的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着重突出了情感知识技能的运用,集美与情感于一身。所以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感染力,多多少少能够引起学生在音乐上的情感共鸣,继而深层次地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态度。比如在欣赏《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小星星和谁住在一块吗”“你喜欢什么样的星星呢”“你愿意做一颗闪烁的小星星吗”。诸如此类的提问,不仅有效地彰显出音乐学科的特色,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尝试着用音乐来自由表达内心情感。
小学生常常会因为不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而讨厌那门学科,不是因为学生过于任性,而是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情感态度相对比较单一直白化,不会掺杂太多复杂的因素。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创设充满爱的教学环境对于能否有效、顺利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本身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用爱去聆听学生的每个声音。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在课上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要用单一、学术化的评价去衡量学生的音乐天赋,用爱去包容他们稚嫩的声音,委婉地告诉学生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帮助。给学生多一点表达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空间施展,多听听他们的声音,相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不是难事。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良好的默契配合程度将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
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这个课堂可以说是失败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教师所讲内容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小学音乐课堂也是这样,课堂应该交给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模仿、表演等形式,从多方面去诠释、演绎音乐。虽然说小学阶段让孩子去创作不是很现实,但是教师也不能忽略这一点,这方面还是以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