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兴小学 王 静
在小学学习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内容发展更新最迅速的课程。同时,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便是注重对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向全面化方向发展,教师如果想要在短暂的课时中教完所有的知识是不太实际的。那么,教师应该在这门课中重点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呢?笔者认为,现今的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是无限的,而培养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独立探索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获取新的知识。那么,教师具体该采取何种措施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笔者认为,教师如果想要有效的传授知识。首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进入适合学习的情绪、智力兴奋高昂的状态。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引起学生冷漠抵触的态度。同时,这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知识也会使学生产生疲惫与无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并不是完全没有兴趣,只是他们大多数更乐于上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而对于一些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内容、基本知识却兴趣阑珊。因此,笔者尝试在课前精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兴趣。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电子邮箱时,笔者创造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在课堂的开始阶段,笔者给同学们播放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起唱起来。众所周知,《爸爸去哪儿》是一个很受学生们欢迎与追捧的节目,其主题曲也耳熟能详、朗朗上口。通过一起唱歌,笔者成功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笔者会告诉学生们,这首歌是笔者的朋友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笔者的。再让学生们猜一猜如何使用电子邮箱发送,学生们就会对电子邮箱的使用产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接下来的课堂中,笔者会通过实践展示的方式教授学生们如何使用电子邮箱发送邮件。这种方式的教学,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方便了课堂知识的展开。
首先,笔者先解释一下学习动机这个词在心理学上的意思。学习动机的来源分为内在和外在,前者指的是学生们对于学习信息技术本身的兴趣所产生的动机,而后者指的是学生由于外部因素激励所引发的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灵活设置任务。比如设置知识竞答、比赛奖励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会主动去探索新知识,并且培养出自主搜集知识碎片、整合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求知欲的目的。笔者认为,课堂小任务的布置,要考虑到学生们学习能力及知识储备上的分层情况。并且,每一项任务的难度都要合理控制,既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完成,而且要确保各个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都不那么容易、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达成一项任务后,才会真正获得发自内心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学生们的求知欲会得到更好的激发,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勇敢挑战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笔者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在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时,要积极引导学习进行感官学习,听说看做缺一不可。比如上文提到的如何发送电子邮件的例子,笔者先是安排学生们看课本上关于电子邮件的概述,接着让学生们思考讨论电子邮件有哪些特点,最后带领学生们一起动手实践。学生在教师安排的任务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探索。通过听说看做相结合的训练,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学生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与潜能,从而达到增强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日常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积极性的评价。笔者认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正面的评价与适时的引导,并倡导学生进行自我学生生活上的总结与反思。使学生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细节以后能更好、更积极地加入到学习生活中来。比如在教学如何使用电子邮箱时,笔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与探索解答。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必须对自我有一个良好的评价与反思。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我信息技术素养,进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探索欲与学习热情。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内容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与技能不可或缺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实践课堂上,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与创造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学习潜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多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使用布置任务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十分重要。此种方式,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比如,在对学生们进行基本操作的强化时,笔者不提倡大量重复的练习。过度的重复,容易引发学生的抗拒心理,使学生充满乏味感,这样训练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改变教学模式,安排课程时要确保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并且,教师在课堂开展之前,要确定好本节课的任务与目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练习的软件与练习的时间,根据各人的学习进度,学生可以自主决定自己是否提前结束练习或是转向自己喜欢的项目。